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分章练习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2013.4.7.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缺乏辩证法的观点,另一个是()P102A.缺乏实践的观点 B.缺乏反映论的观点C.缺乏一元论的观点D.缺乏可知论的观点2013.4.8.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A.客观性 B.能动性C.抽象性D.形象性2013.4.9.真理具有客观性,被称为客观真理,是因为()P114A.真理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C.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D.真理是大多数人承认的客观事实2013.4.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P119A.普遍性 B.特殊性C.不确定性D.绝对性2012.10.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P104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2012.10.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P110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C.认识—实践—认识D.实践—认识—实践2012.10.9.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P116 A.相对性 B.能动性C.绝对性 D.普遍性2012.10.10.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P114A.与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相符合 B.与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相符合C.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D.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2012.4.7.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 ) P104 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C.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观点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2012.4.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P110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理论—实践—理论D.实践—认识—实践2012.4.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A.形象性B.能动性C.客观性D.抽象性2012.4.10.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P116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中包含着错误D.真理来源于主观创造2011.10.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P93A.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2011.10.9.感觉、知觉、表象是()P106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思想体系的三种形式2011.10.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
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唯理论的错误D.经验论的错误2011.10.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P118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2011.4.8.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P101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2011.4.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 )P109A.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D.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2011.4.10.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 )P111A.感性和理性的统一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正确和错误的统一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2011.4.1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P127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010.10.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这是一种( )P104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2010.10.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P110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2010.10.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A.能动性B.间接性C.客观性D.直接性2010.10.10.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因为( )P115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B.真理具有客观性,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不断发展的D.真理是具体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2010.4.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 )P96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2010.4.9.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P106A.感觉、概念、判断B.概念、判断、推理C.感觉、知觉、表象D.感觉、知觉、推理2010.4.10.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P107A.唯理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2010.4.11.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P116A.真理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具有主观性D.真理具有绝对性2009.10.8.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P98A.能动性B.被动性C.消极性D.积极性2009.10.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P111A.唯心主义辩证法B.唯物主义辩证法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2009.10.10.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P120A.真理是有价值的B.有用即真理C.真理是永恒的D.真理是万能的2009.10.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P123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2009.4.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P93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2009.4.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2009.4.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P96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2008.10.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P96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2008.10.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P109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2008.10.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P120A.客观性B.相对性(有价值的)C.绝对性D.全面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013.4.34.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形式的有()P106A.概念 B.感觉 C.知觉 D.表象2012.10.3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P95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都有认识)2012.4.3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P109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2011.10.33.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P125A.一切从实际出发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D.实事求是2011.4.33.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 )P106A.感觉B.知觉C.概念D.表象2010.10.3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P95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经验材料和新的认识工具C.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D.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2010.4.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P93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009.10.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P93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产物2009.4.34.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P125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008.10.33.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性是指()P115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013.4.4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P1012012.4.42.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P952011.10.4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P1152010.10.4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