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一册高中地理期末测试卷第I卷(选择题)1.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下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大气——地球的保护伞,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大气成分及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大量的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B.水汽能够吸收地面辐射C.氮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氧是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3.一架飞机从南极飞往我国的海口,高度一直保持在12千米,那么这架飞机是从()A.对流层飞往平流层B.对流层飞往对流层C.平流层飞往对流层D.平流层飞往平流层读“我国某河流补给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图中a、b、c三种补给类型分别是()A.地下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B.大气降水、湖泊水、冰川融水C.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D.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5.图示河流可能位于我国()A.西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北地区读某种地貌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形成该种地貌的因素是()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冰川侵蚀D.流水堆积7.下列省区中可能有该种地貌的是()A.云南B.四川C.新疆D.陕西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9.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C.寒带苔原D.热带草原10.读“华北地区海河某支流流域图”,完成下题。
下列不属于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A.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C.水库较多D.支流众多11.新京报2018年12月31日消息: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31日说,菲律宾中部和北部山区连日来的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截至目前造成的遇难者人数已上升至68人,另有18人失踪。
关于该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B.该滑坡的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先兆信息C.该滑坡的形成是持续强降雨诱发D.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2020年5月28日,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站数据显示,太阳表面出现了一次极为激烈的耀斑活动,这次的太阳耀斑是自2017年10月以来,太阳爆发的最强的耀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太阳大气层上发生的太阳活动及成因对应关系匹配的是()A.光球—耀斑—光球能量激烈暴发B.色球—黑子—色球局部温度低2000KC.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高温加速脱离太阳引力场D.日珥—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核聚变13.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①产生磁暴,干扰电子设备②我国多地发生强烈地震③浙江地区上空出现极光④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日照时教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
下图为我国东北图们江流域多年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流域多年日照时数最少的月份是A.1月B.7月C.11月D.12月15.3-5月该流域日照时数最多的主要原因是①太阳直射点北移,昼长渐长②雨季未到,多晴朗天气③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④海拔高,大气透明度好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下图为“世界某海区7月表层水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6.造成甲海区水温不同于同纬度其他海区的主要原因是A.寒流流经B.暖流流经C.径流汇入D.多阴雨天气17.甲处沿海的气候特征是A.夏季高温多雨B.冬季多雨C.降水稀少D.冬凉夏温18.读“某地区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该地区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A.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B.为逃避野兽袭击而建在山口C.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顺河谷而建D.为防洪水,村落建在山脊19.青居镇位于嘉陵江畔,其形态的发展深受河流的影响。
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测,未来青居镇城镇最不可能( )A.被河流划分成两部分B.根本不受洪水威胁C.部分搬迁到大中坝D.因河流而发展壮大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20.图中A—B—C三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A.森林、草原、荒漠B.草原、荒漠、森林C.森林、荒漠、草原D.荒漠、草原、森林21.引起自然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从东向西降水减少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C.从东向西气温升高D.从东向西海拔增加22.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A.非地带性的分异B.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C.沿纬度方向的分异D.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23.下列关于遇到泥石流时的逃生方法,说法正确的有()①如果在山区遇到泥石流,不要顾及随身物品,不要背很重的行李②不要往空旷地或树木稀疏的地方逃生③选择在陡峻的山坡下面或是爬树躲避④在遇到强降雨出现泥石流的时候,不要往土层较厚的地带逃生⑤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⑥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⑥24.读“‘醉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地形区,最有可能存在此景观的是()A.内蒙古高原B.准噶尔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D.云贵高原下图中的虚线是某岛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线,a<b<c。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该火山喷发时最有可能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6.下列关于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终年温和多雨②植被具有耐旱特征③雨热同期④适宜生长柑橘、葡萄A.②④B.②③C.①④D.③④27.关于该山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组成岩石以花岗岩为主B.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C.与我国华山成因相同D.形成物质来自于上地幔第II卷(非选择题)28.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藏部分地区简图和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左上角)。
材料二冬虫夏草是虫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虫的复合体,适宜生长在雪线附近的草甸高山区。
每年五月中下旬,气候转暖,冰山上的冬雪开始融化,草蝙蝠蛾的幼虫破土而出。
在腐殖质中爬行,等头向上爬到虫体直立时。
寄生在虫头顶的菌孢开始生长并把死亡的虫体当做养料,生长迅速,形成虫菌一体的“冬虫夏草”。
三江源区是冬虫夏草的优质产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的掠夺式采挖等原因,冬虫夏草的生存区域逐渐萎缩。
(1)影响图中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从水循环角度看.图中主要河流中的水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径流输送等环节,参与了全球水体的海陆间循环。
(2)按波长划分。
到达三江源地区的太阳辐射以________为主,该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特征是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
冬虫夏草属于________:简析三江源区成为冬虫夏草优质产区的主要原因。
________(4)雪线分布的高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和地形条件:请分析近年来冬虫夏草生存区域逐渐萎缩的主要自然原因。
29.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夏季的是________图,C地夏季风主要是受________影响而形成的。
(2)乙图中B的风向是________ ,受其控制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亚洲季风环流在甲图控制时段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西北地区昼长夜短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均向北移动D.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进入最佳时期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材料二: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曾一度出现耕地、林地、草地退化。
(1)下图示意黄土高原上某区域黄土形成过程,该区域的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图中字母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从西北到东南,黄土高原上黄土颗粒大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3)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广布的黄土属于________地貌,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属于________地貌。
有学者结合现代黄土高原的实际,建议该区域修改“植树种草”的提法。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最可行的是(________)A.蓄水植树种草B.植树造林C.退耕还林D.退耕还牧(4)请从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列举黄土高原在耕地、林地、草地退化期间造成的主要危害。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受寒潮影响,2018年1月2日起我国五省出现暴雪灾害,截止到1月5日造成56.7万人受灾突,农作物受灾面积131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1亿元。
下面为灾情图片。
(1)说出这次雪灾可能造成的危害。
(2)面对雪灾冻害,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如何应对?参考答案1.D2.B3.C4.C5.D6.B7.C8.C9.B10.C11.C12.C13.D14.D15.C16.A17.C18.C19.B 20.A21.A22.D23.D24.D25.D26.A27.D28.【答案】(1)地形;蒸发;降水;大气输送(2)可见光(短波辐射);由西向东递减;气象(天气)(3)生物资源;①海拔高,气温低:①气候湿润,适宜生长:①生态环境良好(4)气温;降水量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化加剧等原因,促使雪线上升【解析】(1)河流的流向主要受地势影响,水流总是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较低的地方,地形因素是影响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可知,图中的河流为外流河,参与了蒸发、降水、大气输送和径流输送等环节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2)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图示区域的太阳辐射量分布规律是由西向东递减,其原因是东部受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形成大量的降水,云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而西部处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近地面的到达太阳辐射较多。
因此导致该区域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象。
(3)根据自然属性,冬虫夏草属于生物资源;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的尸体的复合体。
冬虫夏草为兼性腐生菌,以鳞翅目蝙蝠蛾科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为寄主,染菌致病幼虫冬季潜入土中,死亡后虫体上形成菌核,翌年春季在较温暖、潮湿的环境下,虫体头部生长出有柄棒状棕色的子实体。
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候湿润,适宜生长;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冬虫夏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