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络腧穴学试题六

经络腧穴学试题六

<<经络腧穴学>>试题六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奇经八脉2. 募穴3. 气街4. 一夫法5. 经络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经,原意是“纵丝”,就是_____的意思,络则是_____的意思。

2、十二经脉者,内____,外_____,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

3、十二经脉之分布,大致是手三阴联系______,手足三阳都联系_____故称头为______,足三阴则联系______.4、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躯干部的_______, _______及______总为十五络脉。

5、胃足阳明之脉,起于____,交____,旁约____,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____.6、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___,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____抵腰中,入循__,络___,属膀胱.7、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故有____和_____的说法.8、腧穴是人体_____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又是_____反应点和_____刺激点。

9、任脉有_____个经穴,起穴_____,止穴_____。

10、在体表标志取穴中,肩胛骨下角平对_____椎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通过_____椎棘突之间的缝隙。

11、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是_____,郗穴是_____。

12、足少阳经的络穴是_____,原穴是_____。

13、丰隆为人体祛_____要穴,足少阴肾经即能止汗,又能发汗的穴位是_____。

14、肩平伸在肩峰前下方凹陷处是_____穴,属于_____经,肩峰后下方凹陷处是_____穴,属于_____经。

15、五输穴配五行,阴经井穴属_____,阳经井穴属__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从小趾下经足心至下肢内侧面后缘的是()A、足厥阴经B、足少阴经C、足太阴经D、以上都不是2、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的是()A、足少阴肾经B、足厥阴肝C、手阳明大肠D、手少阳三焦3、临床上的皮肤针,刺络,敷贴等方法,是结合()理论运用的。

A、经筋B、十五络脉C、皮部D、十二经别4、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此为()经病候。

A、手太阳小肠B、手阳明大肠C、足阳明胃D、足少阳胆5、不入耳中的经脉是()A、手少阳三焦B、足少阳胆C、手太阳小肠D、足少阴肾6、“实则脊强,虚则头重”是()经病证。

A、任脉B、督脉C、带脉D、足太阳7、行于腰腹,主约束诸经脉的是()A、带脉B、阴维脉C、阴跷脉D、任脉8、《十四经发挥》是何人所著?A、杨继洲B、李时珍C、滑寿D、李学川E、徐风9、督脉的络穴是:()A、大椎B、腰阳关C、脊中D、至阳E、都不是10、根据骨度分寸法,除那项之外,两者之间均为9寸。

()A、两完骨间B、腋前纹头至肘横纹C、两额角发际间D、天突至岐骨E、两乳之间11、下列腧穴中不属于督脉的有:()A、人中B、风府C、百会D、印堂E、囟门12、手太阴肺经在前臂的支脉是从何穴分出?A、孔最B、列缺C、太渊D、经渠E、鱼际13、下列穴位中对心率有良性双向调整作用的穴位是()A、神门B、内关C、巨阙D、少府E、尺泽14、下列穴位既是输穴又是原穴的是()A、大陵B、间使C、合谷D、后溪E、丘墟15、急性腰扭伤如需取手太阳经穴,应取何穴?()A、少泽B、后溪C、肩外俞D、养老E、肩贞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甲乙经》是晋代皇甫谧编集()等针灸经络文献而成。

A、《内经》B、《难经》C、《针灸大成》D、《明堂孔穴》2、于巅的十二正经有()A、足太阳B、足阳明C、手太阳D、足厥阴3、过鼻的经脉有()A、足厥阴B、手太阳C、足阳明D、手阳明4、循行路线与耳有关的经脉是()A、足太阳B、足少阴C、足厥阴D、手厥阴5、其经脉循行“循喉咙”的有()A、足阳明B、足少阳C、足厥阴D、手厥阴6、其经脉循行与“心”无关的是()A、手太阳B、足少阴C、手太阳D、足厥阴7、以下腧穴为原穴的有()A、太白B、冲阳C、神门D、腕骨E、丘墟8、以下腧穴归属任脉的有()A、石门B、华盖C、阴交D、命门E、气街9、十四经中穴位最少的经脉是()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阴心经C、足厥阴肝经D、手厥阴心包经E、手少阳三焦经10、归属足阳胆胃经的腧穴有()A、巨髎B、颧髎C、下关D、上关E、头维11、对人体胃肠蠕动有良性双向调整作用的腧穴有()A、天枢B、足三里C、气冲D、承山E、归来12、位于耳轮部的穴位有()A、尿道B、直肠C、内生殖器D、肛门E、结节13、位于耳甲艇的穴位有()A、肾B、阑尾C、十二直肠D、贲门E、食道14、属于人体强壮要穴的是()A、膻中B、关元C、足三里D、心俞E、血海15、下列何穴在针刺时需张口进针()A、耳门B、下关C、上关D、听宫E、颊车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二经脉以四肢末端的井穴为根,“结”的部位则不指具体穴位。

()2、跷脉的功能关系到人体的活动与睡眠。

()3、足厥阴肝经注于肺。

()4、心包经循胸下腋,入掌至无名指端;一支由掌中至中指端连接于三焦经。

()5、经络循行路线与疾病症候的反映部位有关。

()6、李学川的《针灸逢源》在359个经穴的基础上新增补眉冲,中枢,急脉三穴,而把经穴确定为361个。

()7、背俞穴以治疗五脏为主,募穴以治疗腑病为主。

()8、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督、冲、带脉各有1个郗穴,人体共有16郗穴。

()9、上巨虚为小肠的“下合穴”。

()10、任脉从曲骨至神阙隔1寸有一个穴位。

()六.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默写《内经》中足太阴脾经循行路线。

2、十二经脉逐经循环传注的次序?3、简要回答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不同点?4、指出手三阴三阳位于腕关节的六个穴的名称、位置、归经。

5、按顺序写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

6、奇穴的特点是什么?《经络腧穴学》答案(6)一、解词1、奇经八脉是指十二正经以外的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2、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输穴。

3、气街是指经气通行的路径,分四气街。

4、以第二至第五指并合,当中节上横度,其两侧间距离为一夫,折作3寸,用来定取穴位的方法。

5、是指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体,沟通内外上下,调整人体各部功能的通路。

二、填空1.直行主线网络2.属于府脏,络于肢节3.胸、头、诸阳之会,腹及胸4.任脉络,督脉络、脾之大络5、鼻,中,太阳之脉,承浆6、脑,挟,膂,肾7、总督诸阳,阳脉之海8、脏腑经络疾病的治疗的9、24 会阴承浆10、第7胸第四第五腰11、偏历温溜12、光明丘墟13、痰复溜14、肩髃手阳明肩髎手少阳15、木金三、单选题1.B2.D3. A4. B5. D6. B7. A 8、C 9、E 10、E 11、C 12、B 13、B 14、A 15、B四、多选题1.A.B.D2.A.D3.BCD4.ABCD5.ABCD6.CD 7、ABCDE 8、ABC 9、BD 10、ACE 11、AB 12、ABDE 13、ABC 14、BC 15、AD五、判断题1.√2.√3.√4.×5.√ 6、× 7、√ 8、× 9、× 10、×六、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2.起于中焦→ 从手太阴开始→ 手阳明大肠→ 足阳明胃→ 足太阴脾→ 手少阴心→ 手太阳小肠→ 足太阳膀胱→ 足厥阴心包→ 手少阳三焦→ 足少阳胆→ 足厥阴肝→ 手太阴肺3、循行程序上,奇经八脉没有互相衔接循行的顺逆规律,十二经脉则按一定程序或顺逆相互衔接循行。

B、循行方向,奇脉八脉中带脉横线而行,其它七条都由下而上直行,十二经则纵贯全身,或上或下。

C、脏腑配属:奇经八脉与奇恒之府相关联,无一定脏腑配属,也无表里关系,十二经脉有脏腑配属和表里关系。

D、腧穴关系:奇经八脉中除任、督有腧穴外,其余六经均无本经穴位;十二经脉有本经腧穴。

4、太渊——手太阴经——腕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阳溪——手阳明经——腕背横纹桡侧,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中。

神门——手少阴经——腕横纹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阳谷——手太阳经——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大陵——手厥阴经——腕横纹中点,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阳池——手少阴经——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5、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6、①具有固定的名称,位置和主治,但未归属十四经的腧穴②分布较为分散③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的不在,却与经络系统有密切联系④存在一穴多位现象⑤一般主治作用比较单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