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依托世翰大学孔子学院的师资力量,汉语课被纳入世翰大学本科教学规划。
本年度在世翰大学木浦和唐津两个校区开设了“生活汉语”课程。
“生活汉语”课旨在教授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简单会话、生词和句型。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日常会话用语,用汉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通过汉语学习和交流,了解中国文化,加强中韩之间的文化交流。
“生活汉语”使用的是汉办推荐的课本《北京40》,课程分为一二册,教学对象为世翰大学汉语零基础的学生,教授内容包括汉语语音、简单的日常会话、语法和会话所涉及的中国文化。
二、教学案例
第二课您贵姓?
[课文]
金哲秀:你叫什么名字?
王兰:我叫王兰。
您贵姓?
金哲秀:我姓金,叫金哲秀。
王兰:认识您,我很高兴。
金哲秀:认识您,我也很高兴。
王兰:再见!
金哲秀:再见!
(一) 、教学课时:两课时
(二) 、教学目标:掌握本课词语,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句子和语言点“也”“不”的语义及语用功能,精讲多练,提高学生的开口度;结合实际,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 、教学重点:一是对于生词和语言点的讲解,重点放在词义、语义以及用法上。
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语境,对重点生词和语法进行操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达到会应用的目的。
二是在课文教学中,在掌握生词的基础上,通过领读和大声朗读使学生熟悉课文,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
(四)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日常会话。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以复习上一课对话“你好吗?”“我很好!”为导入,自然过渡到第二课:您贵姓?
2、词句结合学习
(1) 板书词语:叫什么名字您贵姓我姓
(2) 学生试读→领读→齐读→一个一个地读
(3) 领读词语结合为一个句子“你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我叫……。
”然后问题接力(你问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开口练习的机会。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您贵姓?”“我姓…”也通过上面的方法进行练习。
3、学习课文内容及语法
(1) 课文内容的学习
①领读课文。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③.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语法理解及应用
①“不”的学习,让学生先看课本上“不”的韩语解释,教师讲解,然后进行练习。
有意说错一位同学的名字,比如:他叫金秀贤。
引导另一位同学用“不”回答出这样的句子:他不叫金秀贤。
提供多语境让学生练习,从而加强课堂的趣味性。
比如:他是中国人。
他不是中国人。
他姓金。
他不姓金。
②”也”的学习,方法同上。
先看课本解释,教师讲解,然后提供多语境练习。
师:你姓什么?生:我姓金。
再问另一名姓金的同学,引导他用“也”来回答。
我也姓金。
第二课时
1、回归课文,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强对话的练习。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3) 领读课文。
2、处理课后习题
3、课外作业
(1)复习课上学习的生字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用所学语言点和句子进行交流
4、课堂总结
(1)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着引导者
的作用。
(2)在讲解语言点的时候,提供丰富的语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注重结合实际,增加课堂趣味性的教学原则
三、案例小结
“生活汉语”课程的开设,为韩国学生提供了了解中国的机会。
学生不仅可以用汉语进行简单的交流,而且对中国文化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教师精心的备课,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了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传播。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全身反应法等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当然,课程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例如想对学生们增加了解的时候,因为语言上的障碍,也难免出现不太顺利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没有充分的了解,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感受;教学内容的设置欠紧凑等等。
在日后的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分步骤进行教学,尽可能让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表达。
世翰领航美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