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电梯维保作业设计作者* * *指导教师* * *研究方向电梯维保实习单位****电梯有限公司完成日期201*-**-*** * 大学摘要作为一种频繁使用的特种建筑设备,电梯的安全运行不仅与产品质量和安装有关,更与定期维修保养有关,“三分产品,七分保养”是电梯行业内的共识,维保是电梯整个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配套环节。
电梯在安装调试完毕,通过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交付使用后,各零部件会随着电梯的运行而产生变化,这些变化会使电梯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为此需要对电梯的各部件进行定期维修保养,并根据各零部件的磨损情况或使用寿命情况等进行更换,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使用不当、安装不到位、高龄电梯等,都是导致电梯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
因此,就需要电梯维修人员及时、高效地处理突发故障,同时还需要维保人员对电梯进行定期的日常保养,让电梯运行在最佳状态,使每位乘客都能安全、舒适地到达目的层,并尽可能地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电梯维保轿厢层门井道目录引言 (4)第一章电梯维修保养制度 (4)一、每周保养检查 (4)二、季度保养检查 (4)三、年度保养检查 (4)四、电梯润滑周期 (4)第二章电梯维护保养要点 (4)一、曳引电动机 (4)(一)曳引电动机维护检查 (4)(二)曳引电动机完好标准 (5)(三)曳引电动机设置条件 (5)二、制动器 (6)(一)制动器维护检查 (6)(二)制动器的维修调整 (6)三、减速器 (7)(一)减速器维护检查 (7)(二)减速器蜗杆传动的齿侧间隙及调整 (8)四、曳引钢丝绳 (8)(一)钢丝绳维护检查 (8)(二)钢丝绳更换标准 (9)(三)钢丝绳维修调整 (9)五、限速器 (10)(一)限速器维护检查 (10)(二)限速器的维修调整 (11)六、安全钳维护检查 (11)七、层门、轿门和自动门 (12)(一)层门、轿门维护检查 (12)(二)自动门机构维护调整 (13)(三)安全触板维护调整 (13)八、限位开关与极限开关 (13)(一)限位开关维护检查 (13)(二)极限开关维护检查 (14)(三)极限开关维修调整 (14)第三章电梯故障的逻辑判别方法 (14)一、常用电工仪表 (14)(一)万用表 (14)(二)兆欧表 (15)(三)钳型电流表 (15)二、电梯运行逻辑图 (15)三、电气系统故障的判别方法 (15)(一)电阻测量法 (15)(二)电位测量法 (15)(三)短接法 (15)总结 (16)参考文献 (16)谢辞 (17)附表1 (18)附表2 (19)引言电梯是高层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工具,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大型综合设备。
电梯为保障其安全可靠,从多方面设置了防范措施,如电气安全装置和机械安全装置。
随着电梯生产能力的迅速增长,技术发展潮流及产品结构日趋合理,电梯行业的“双高”产品(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的双重壁垒)使得整梯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
同时也加深了电梯行业对其维保人员的素质要求。
而电梯与汽车不同,汽车是在工厂进行组装调试的,电梯是散装运到工地后,现场进行组装的,其工艺要求、安装质量很难有效控制。
社会在发展,更多的高层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耸立起来。
在这些建筑物中每天都有许许多多人们和物流都是用电梯来进行垂直运输传送的。
在高层的建筑物中,电梯的使用价值尤为重要。
例如纽约世贸中心大楼,高度410m共有110层,几乎每天的客运流量都超过5万人次,此外还有不固定的8万多的游客及采访人员。
为了高效地进行运输,大厦共设置了垂直电梯208台、自动扶梯49台。
并通过合理的安排与设计,使得上下运输过程变得简单、便捷。
由此可见,为了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维修保养的重要性,目前电梯向着安全、稳定、高速的方向发展,本文着重介绍电梯在维保过程中的基本技术要求。
第一章电梯维护保养制度(一)每周保养检查电梯保养人员每两周对电梯的主要机构和部件作一次保养、检查,并进行全面的清洁、除尘、润滑等工作。
每台工作量应视电梯层站而定,一般不少于2小时。
(二)季度保养检查电梯保养人员每隔九十天左右,对电梯的各重要机械部件和电气装置进行一次细微的调整和检查,视电梯层站而定其工作量,一般每台所用时间不少于4小时。
(三)年度保养检查电梯每运行一年后,应由电梯维保专业单位技术主管人员负责,组织安排维修保养人员,对电梯的机械各部件和电气设备以及各辅助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维修,并按技术检验标准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性能测试,在检测合格后,向有关部门申报验收,办理年度使用手续。
(四)电梯润滑周期:(见附表1)第二章电梯各部件维护要点一、曳引电动机(一)曳引电动机维护检查1.应保证电动机各个部位清洁,要防止水或油等液体侵人内部。
并不得使用汽油,煤油、机油等液体擦拭电机绕组。
2.应保证电动机的绝缘良好.可用500V兆欧表测量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阻值应大于0.5M Ω,若阻值小于此规定值时,则应将线圈作绝缘干燥处理。
3.检查电动机内部有否杂物或小动物(老鼠、小鸟)钻入,以防电动机发生故障;检查电动机轴承润滑状况。
4.滚动轴承内填满润滑脂;一般在使用半年后应予以补充。
滑动轴承内润滑油应定期更换,最长时间不应超过一年。
5.电动机轴承内润滑油应保持在规定的“油标线”位置,对于放油塞、油位计等处不应有漏油现象,甩轴环应能自由灵活转动,无卡阻现象。
6.电动机运转时轴承温度不应超过80℃,在此范围内伴有轻微而均匀的转动响声,如果发现温度高于80℃或有异常杂音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进行检查清洗,并重新注入L-AN46全损耗7.得偏心和歪斜。
8.电动机运转时稍有电磁噪声,即电磁“嗡鸣”声,这是正常现象若有异常的声音,应检查定子与转子间气隙是否保持均匀,如果间隙相差超过0.2mm时,应更换轴承,因为轴承磨损过甚时会导致电动机定子与转子相互摩擦,此时电动机旋转会发生摩擦噪声。
9.电动机不得在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值7%的电源下运转,此时输出转矩降低很多,在电动机轴上负载不变情况下,电动机超负载运转,有烧毁电动机的可能或使电动机被迫停转(闷车)。
(二)曳引电动机的完好标准1.运行正常1.1电流在允许范围内,输出功率能达到铭牌规定要求1.2定子和转子的温升不超过25℃{用温度计测量},轴承温度不超过80℃。
1.3集电环、换向器无火花运行。
各部振幅及轴向窜动应小于下列允许值2.1电动机内部无明显积灰和油污,线圈、铁心、槽楔未有老化、移动、变色等现象2.2绝缘电阻在热状态下,每千伏不小于1MΩ。
3.主体完整清洁3.1电动机外壳有铭牌,字迹清晰。
3.2电动机选型得当,灵敏适用,起动、保护和测量装置齐全。
3.3电缆头接线符合规定要求,保护盖完好。
3.4电动机外观整洁,轴承无漏油现象,零、附件接地装置齐全。
(三)曳引电动机设置条件1.曳引电动机安放地点必须保持清洁,慎防杂物及尘埃沾污,对于有湿气、逸出蒸汽,管道滴漏水、油和酸碱等液体物质的环境,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地面不应有积水,若地面难免会发生积水的情况,则基础或底座应高于水面之上250mm。
3.环境通风应良好,无其它物品妨碍机器周围的空气流动。
且有足够的便于维修拆除、清扫和检查电动机的作业空间场地。
4.电动机底座脚板下的垫片必须平整,其表面要保证与脚板和机座接触良好,垫片的数量不宜超过二层重合,若垫片厚度不合适,应重新选择更换。
5.电动机安装在由铸铁制成的整体机座上,制造厂已经过校正调试,对于未曾拆卸移动电动机或减速器的,就不必再对电动机安装校正。
二、制动器(一)制动器维护检查1.制动器须确保制动力,要加强对主弹簧的维护检查,检查时先使闸瓦合上处于全抱合状态,再用松闸装置使闸瓦打开,凭手感可先探测弹簧是否松软,亦可用手锤敲击弹簧,凭声响判断弹簧有无裂纹和失效性。
2.制动器开关在有效行程内应动作可靠,全部构件应运转正常,无卡塞现象,所有交接部位每周应润滑保养一次,在活动部位滴人L—ANl6全损耗系统用油,且注意机油不可污染到制动轮和闸瓦的表面。
3.检查制动器闸瓦是否贴合在制动轮表面,闸瓦两端闸带是否与制动瓦本体有脱离;制动轮表面质量是否良好,固定制动带的铆钉不允许与制动轮接触,制动带磨损量超过制动带厚度的1/3时应更换;制动器的调整螺母、锁紧蠕母须捡查有否松动情况。
4.制动器动作应灵活可靠,制动器闸瓦与制动轮工作表面应清洁,且两者应紧密地贴合。
对于新装的闸带与制动轮的接触面不得少于闸带面积的80%,可用田点法测量(即称为包围测量法或八点测量法)。
松闸时制动瓦应同时离开制动轮,松闸间隙不大于O.7mm,无局部摩擦。
在紧急制动时,电梯的滑行距离按运行速度0.5m/s计算,不应超过100mm。
5.制动线圈接点应无松动情况,线圈外部必须有良好绝缘保护,防止短路。
直流电磁制动器在松闸时,是通过接触器常闭接点断开将经济电阻串人线圈回路,使温升降低。
正常起动时线圈两端电压为11OV串入电阻为55±5V,制动线圈温升应不超过60℃,绝对温度应不超过80℃。
6.制动器的销轴能自由活动,无积灰或油垢,可用薄质油润滑,销轴磨损量超过原直径的5%或椭圆度超过0.5mm时,应更换新轴。
杠杆系统和弹簧发现裂纹要及时更换。
7.电磁铁可动铁芯在钢套内应滑动灵活,必要时可用石墨粉润滑(铅笔芯研成粉末可代用)。
8.制动带应无油腻或油漆,以防制动滑程过大,减小制动力矩,可用小型刀具轻刮或用煤油擦净。
9.固定闸带的铆钉应埋入沉头座孔中,新闸带的铆钉头部沉入深度不小于3mm,任何时候闸带的铆钉头部不可与制动轮接触。
10.为保证制动瓦上下两端与制动轮间隙均匀和在整个接触面上施加的力均匀,必须用垫片调整制动器底座,使制动瓦与制动轮中心水平线保持一致,并达到中心高度及直线度的要求,因此,要注意垫片是否发生位移情况。
11.制动轮表面应无划痕和高温焦化颗粒,对此则应打磨光滑。
(二)制动器维修调整1.电磁力的调整。
使制动器具有足够的松闸力,必须调整两个铁芯的间隙,其方法:1.1用扳手松开调节螺母部位的锁紧螺母,然而调整调节螺母的间隙至适当程度后,再拧紧锁紧螺母。
1.2粗调时两边的调节螺母先要向内拧动,使两个铁芯完全闭合,测量栓杆的外露长度并使其相等。
1.3粗调完毕,以一边的调节螺母先退出0.3mm作为已调好的位置,拧紧螺母不再变动,另一边仔细地退出调节螺母,使两边栓杆后退时总和为0.5~lmm,即两个铁芯的间隙为0.5~1mm。
栓杆后退量可用表具测量。
2.制动力矩的调整。
制动力矩是由弹簧作用产生,因此,须调整主弹簧的压缩量,其方法:2.1松开主弹簧锁紧螺母,将调节螺母拧紧,使弹簧长度缩短,增大弹力,制动力矩增大。
2.2松开主弹簧锁紧螺母,将调节螺母拧松,使弹簧长度增长,减小弹力,制动力矩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