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电施工组织设计

临电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临电线路布置及配电箱设置 (2)四、施工现场照明 (4)五、配电箱制作要求 (4)六、用电安排 (4)七、管理网络 (9)八、施工用电技术措施 (9)九、用电管理措施 (12)十、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14)十一、临时用电系统的使用、管理与维护 (14)十二、附图 (15)一、工程概况:壶山广场工程由武义县三美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位于武义县西溪路与南门街交叉口,由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浙江佳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浙江华正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监理。

壶山广场工程总建筑面积120974m2,小高层4幢(1#~4#楼),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商业楼2幢,地下一层,地上三~九层;均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总工期控制660天。

现场设塔吊、物料提升机、钢筋棚、木工棚、机修房、标养室等。

用电主要机具有塔吊、钢筋对焊机、搅拌机械和电焊机等。

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本工程供电系统采用TN―S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严格实施三级保护,防雷保护和接零保护设施齐全。

现场甲方提供的电源1台315KVA变压器,位于施工现场A区东北角。

施工总配电箱从变压器下端引来,供电线路全部采用电缆直接埋地到各分配箱。

施工总配电室设在施工现场的东北角,二级箱设在每条施工道路及操作棚边上,位置及线路走向参见平面布置图。

二、编制依据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2)公司有关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交底文件3)建筑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4)国家技术监督局《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925)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6)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8)本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三、电线路布置及配电箱设置1、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及土建施工平面布置图,确定的机械设备的位置及施工机具的负荷情况,本工程供电线路采用VV型五芯电力电缆,设置专用电缆沟或电缆支架沿墙(穿保护管)敷设至各配电箱,其走向详见平面布置图。

2、本工程采用TN-S供电系统,变压器至施工现场区域总配箱电源电缆采用一根VV-3*240+2*120区域总配至Ⅱ级配电箱采用VV型五芯电力电缆供电,Ⅱ级配电箱至Ⅲ级开关箱、移动配电箱或专用照明配电箱,根据需要选用五芯电力电缆规格。

区域总配设一组重复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所有Ⅱ级配电箱及末级配电箱均应设置重复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3、总配电柜共设置七个回路。

回路1—1#区域配电箱供电,其供电范围为1#塔吊、2#塔吊、3#塔吊、4#塔吊;回路2—2#区域配电箱供电,其供电范围为:5#塔吊、6#塔吊、7#塔吊;回路3—3#区域配电箱供电,其供电范围为:1#、2#、3#、4#施工电梯回路4—4#区域配电箱供电,其供电范围为:1#-4#楼楼层用电、井架回路5—5#区域配电箱供电,其供电范围为:B区楼层用电、井架、施工电梯和钢筋加工场回路6—6#为区域配电箱供电,其供电范围为:CD区域楼层用电、施工电梯、井架和钢筋加工场。

回路7—7#区域配电箱供电,其供电范围为:现场办公区用电。

4、操作层采用分阶段供电:施工阶段初期,首先满足搅拌机、物料提升机、塔吊、木工钢筋机械等设备的用电要求;操作层采用垂直供电系统,垂直供电采用VV-3*25+2*16 mm2导线(遇墙或梁板穿保护管)敷设,垂直布置在电缆井道内,每层各设移动开关箱、照明配电箱;要求动力与照明电源分回路供电,为操作层施工提供可靠的用电保证;随操作层设置Ⅱ级分配箱提供操作层施工电源,采用移动配电箱供给施工机械的方法保证施工用电需要,移动配电箱布置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移动配电箱电源也可由附近的Ⅱ级配电箱备用回路供给,固定机械必须按要求设置开关箱,并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电源电缆敷设必须按要求加保护管埋地(或支架加绝缘子)敷设。

进入装饰工程后将原有的主体阶段遗留下来的木工、钢筋改为安装班加工车间用电回路或备用回路。

四、施工现场照明1、办公室、室外操作棚及安全通道等场所采用220V照明(安装高度大于2.5m),室外照明采用防雨灯,照明电缆穿PVC管敷设。

2、地下室、楼梯间采用36V照明,电缆 PVC管敷设并设专用配电箱,设置380V/36V 双绕组变压器提供地下室、楼梯间36V照明电源。

3、所有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均应进行保护接零。

所有三孔插座必须按规范要求接线,保护接零必须到位,导线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分色。

五、配电箱制作要求(1)、配电箱(盘)内供电回路必须满足供电系统要求,必须按要求设置工作接零排、PE保护接零排。

要求保护接零排使用-35*3(-25*3)铜排制作并直接固定于箱体下侧,总配必须设置标准配电盘。

(2)、配电箱箱体均采用1.2--1.5MM厚钢板制作,箱体应满足防雨要求,应具有户外防雨功能,箱体及门应加专用锁。

(3)、箱体内外必须按要求进行防腐处理,箱体外侧要求刷油漆并按公司要求的标记方法进行统一喷字。

(4)、箱内导线连接必须按规定进行分色;箱内导线暗配当导线穿过配电板时应使用护套,要求箱内开关位置合理、导线排列整齐美观。

多股软线接头处应烫锡并加压接线端子。

所有螺丝必须使用镀锌件,接零排所有螺丝必须加弹簧垫圈、平垫圈。

(5)、配电箱应设置门锁,配电箱门应设置接地镀锌螺丝,配电箱进出线必须设在下侧,配电箱电缆进出线处应设防护圈或保护管配入箱内保护电缆。

(6)、移动配电箱必须设置支架其高度为(0.6-1.3M)0.65M,支架与箱体应进行电气连接。

(7)、配电箱内应根据实际配置,在适当位置设置系统图、定期检查记录表、标识出各路名称。

六、用电安排:本工程总配电房设在2#楼东北角位置,根据本工程用电的需要及结构特点,设七路主干线(二级配电箱),从配电房引至本工程的施工现场各用电区域。

主要用电设备一览表1、总容量计算(按需要系数法计算)首先将机械设备按运行特点分为:A 连续运行工作制设备:包括搅拌机、钢筋机械、木工机械、水泵、振动机等。

B 反复短时运行工作制设备:包括塔式起重机、人货电梯、物料提升机、交流焊机等。

C 照明器具设备(为方便计算可按动力负荷的10%计入总负荷)。

1)、负荷计算:A 连续运行工作制用电设备对于连续运行工作制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Pe(KW)即等于其额定功率Pn(KW)。

即:用电设备电动机需要系数Kx=0.7,cosφ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素取0.75。

Pjs动 =∑Kx·Pe /cosφ=0.7×(12+12+10+3+45+12+7+20+3+35+6)/0.75=154(KW)B 反复短时工作制的用电设备a:塔式起重机、人货电梯、物料提升机等电动机组容量,统一规定换算到暂载率JC=50%时的功率,再进行负荷计算。

取Kx=0.6 cosφ=0.75 Jc=50%∑Pe = ∑Pn1·JC =487×0.50 =243.5(KW)Pjs塔= Kx×∑Pe =0.6×243.5= 146.1(KW)b:对于电焊机、对焊机等设备容量,统一换算到规定暂载率的功率,再进行负荷计算电焊机:取Kx=0.5 cosφ=0.75 Jc=50%∑Pe焊1=∑Sn·JC焊= 222×0.5=111(KW)Pjs焊1 =kx·∑Pe焊1 = 0.5×111=55.5(KW)C: 照明灯具的负荷施工现场生活照明用电负荷较难确定,且与动力负荷相比所占比例较小,为方便计算按动力负荷的10%计入总功率。

取K∑=1,则总计算功率为:Pjs总 = K∑(Pjs动 + Pjs塔 + Pjs焊1+ Pjs焊2)×1.1=1.05×(154 +146.1+55.5)1.1≈410(KW)Ijs总 = Pjs总 /(√3 V ·cosφ)= 430/(√3 ×0.38 ×0.75)≈871(A)2、选择(复核)变压器容量及总电源电缆截面积与总开关(1)、根据Pjs总的计算结果,复核选择变压器容量W=1.1×Pjs/cosφ=1.1×410/0.75=601KVA业主已装630KVA变压器的容量已满足施工需要。

(2)、根据Ijs总的数值大小,变压器至电源控制柜按电缆允许载流量选择进线电力电缆截面积VV-3*240+2*120电缆。

3、配电导线截面计算:<1>总配主电缆的选择:1)按导线的允许电流选择:Ijs总=540A 故采用VV型铜芯电缆---240mm2结论:根据业主已架设630KVA变压器,复核该线路配线符合要求。

〈2〉动力箱配电导线截面计算钢筋棚木工棚系统:P=(电弧焊21+弯曲机3×2+切断机3×2+调直机5×1)×1.05=40KWI=2P=40×2=80A故选用25mm2的铜芯电力电缆一根,配200A隔离开关一只。

〈3〉塔吊、照明大灯系统:I线=KP/3 Ucos&=1.05×(120+21)×103/3×380×0.75=210A故选用标称截面50mm2铜芯电力电缆。

〈4〉楼层配电箱系统:(按2台电弧焊机,振动棒2台、平板振动器1台,同时作业考虑)I 线=KP/3 Ucos&=1.05×40×2+21×2+1.1×2+1.5×2×103/3×380×0.75=120A 。

故选用BX25mm 2橡皮铜芯电缆。

〈5〉办公室、仓库系统:I 线=KP/3Ucos&=60×1.05/3×380×0.75=128A 采用VV35mm 2橡皮铜芯电缆。

常用铜线电缆选用表七.管理网络八、施工用电技术措施1、在建工程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符合以下要求:(1)不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搭棚、堆料。

(2)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距1KV以下高压线大于4米,10KV以下大于6米,110KV以下大于8米。

(3)施工道路与架空路交叉时,最小垂直距离: 1KV以下大于6米,10KV大于7米。

(4)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最小水平距离大于2米。

(5)开挖非热管道沟槽的边缘与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0.5米。

2.外电防护做到:(1)对不符合4.1要求的,采取屏障遮拦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2)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加固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