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文写作常见问题

公文写作常见问题

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与常见问题分析
公文的分类
按其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按其时限要求,可分为特急公文、急办公文、常规公文
按其时限要求,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普通公文。

常用公文文种
我国现行党和各级领导机关使用的文件有14个:
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公文种类有13个:
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上述文件共27个,其中9个是相同的,即:决定、意见、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
不同的有9个,其中属党的机关的有5个,即:公报、指示、决议、条例、规定;属国家行政机关的有4个,即:命令(令)、议案、通告、公告。

由于这18个文件是党和国家在公文管理法规中明确规定的,一般称为法定文种。

公司常用的主要公文种类
1.决定:适用于公司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如机构设立与撤销;变更或撤销公司不适当决定。

2.通报:传达重要精神或者通报有关重要情况,也适用于对全系统各单位或个人的表彰与批评。

表彰通报:介绍先进事迹+先进事迹意义+表彰决定+希望号召批评通报:错误事实+错误性质分析+惩罚措施+提出希望要求情况通报:缘由目的+情况信息+希望要求
3.请示:适用于下级向上级的请求指示和批准;也适用于分公司必须以公文形式向总公司的请求指示和批准。

应用范围
(1)遇到问题无法解决,需要上级指示;
(2)处理较为重要的事件和问题,要上报批准;
(3)遇到问题,虽有解决方法,但没有权力或能力实施,需要上级帮助;
(4)对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发布指示有疑问,要上级解答;
(5)下级机关之间在重要问题上出现意见分岐,要上级仲裁;
(6)请上级领导参加活动,指导工作。

注意事项
(1)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的形式;
(2)只能主送上级机关,不能送领导者本人;
(3)不得越级;
(4)必须由主要负责人签发,留下联系人联系电话;
(5)常用结语(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特此请示,请予批复等)。

句子成分
4.报告: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单位所反映问题的询问。

又分:工作报告、情况报告、建议报告、回复报告、备案报告。

5.批复:适用于批准分公司以公文形式上报的请示事项。

注意:主送机关一个,即发出请示的下级机关。

6.函:适用于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不在公司内部使用。

又分:公函和便函发函和复函
注意:主送机关一个,即发出请示的下级机关。

7.通知:适用于总、分公司批转至下级公司和的公文,转发上级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公司和有关部门办理的需要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人事任免等。

8.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会议事项。

决策型、交流型、研讨型。

注意:会议纪要一般不加盖公章。

公文的格式
印刷用纸和技术要求:
用A4型纸(297X210),正文用3号仿宋体,每页22行,每行26-28个字。

几种常见公文的写作要点
1.请示:请示就是需要上级批示或批复的事项。

写请示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只能一事一请,不能在一个请示里夹带多个请示事项。

二是一请一报,一个请示只能报一个主送单位,不能多头报送。

三是一般不越级请示。

四是要简短精炼,简洁明了地讲明目的、原因、困难,对请求上级批准的事项要写明白。

针对公司的情况,大体上要说明:为什么目的、干什么事情,什么人、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需多少花费,预算内还是预算外。

2.报告:报告的特点是阅知性,不是批复、答复性,看的人可以签署意见,也可以不签署意见或表态。

(1)分类:一是工作报告,是按照上级单位要求或公司要求所做的报告;二是情况报告,即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或觉得应该让上级知道某个重要事项的当前情况(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报告);三是建议报告,即在工作中发现好的经验、做法,认为应让上级采纳或推广,可以写建议报告;四是回复性报告,回答上级问询、落实上级临时交办的某项工作(关于整改情况的报告);五是备案报告(上级的
规范性文件要求的备案)。

写法
一是要有导语:说明依据什么写这个报告,或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报告(依据上级的什么通知精神,或者根据某位领导的批示精神,我们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二是总体结构一般包括:第一,基本情况;第二,主要做法;第三,收到的效果;第四,存在的问题;第五,今后工作的建议。

也可以先写成效(或做法),再写问题,最后写建议,总共由三个部分完成。

回复报告的写法比较直接,上级问什么问题,我们就答什么问题,一条一条的答(比如意见整改报告,用打酱油的钱打了醋我们是怎么整改的,程序不规范我们是怎么整改的,挤占专项资金我们是怎么整改的)。

三是结尾:报告结尾写“专(特)此报告,请阅”;一般不能写“当(妥)否,请阅(批)示”;备案报告写“请予审查”。

注意:切忌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

3.通知:通知的应用范围很广泛。

传达指示、部署工作、实施管理措施、处理公共事务、任免干部等等,都需要印发通知。

通知属下行文,要下级单位(或受文对象)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这与请示、报告不同,一定要细,避免执行过程中的反复询问),要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写一个会议通知,开会的目的、时间、地点、人员、会议内容(议程)、其他要求等等,要逐一说清楚,让执行的人一看就明白。

4.批复:批复的正文一般都很简短,不必像通知那样详细阐述意义或道理,也不必像请示那样充分说明理由,而只是答复问题。

一般由“引语”和“答复意见”两部分组成:引语即引述请示名称或请示主要事项来作为批复的依据,多为“××收悉”等语。

“答复意见”即针对请示问题所作的具体答复,也很简短。

如果答复意见稍多,须分项来写。

“答复意见”如是同意意见,必要时还可加上几点指示或说明;如是不同意见,要说明不同意的理由,以便于下级理解和接受。

常用非规范性公文有: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讲话稿、调查报告、汇报材料、礼仪讲话、签报等,下面分别作简单介绍。

1.工作计划类
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某项工作或全面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的文件,明确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

计划、规划、方案、要点,都属于计划类公文范畴。

计划类公文必须具备目标、措施、步骤、检查与考核等四要素。

计划类公文有两种格式:一是文字表述式,一是图表式(图表式越来越多,清晰、明了、包含的信息量大),比如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拟办事项分解、主要经营指标分解、办理责任分解等都可以采用
图表式。

计划类文件要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不能泛泛而谈,更不能随便列几条交差。

2、作总结类
工作总结的特点是实践性、经验性、自述性、理论性。

不仅要陈述工作情况,更要揭示理性认识,不仅回答“是什么”,更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工作总结一般包括本年度(半年)基本工作情况、所做的主要工作、工作进度、取得哪些成绩经验、存在的不足和教训、下一步工作计划(个人总结写努力方向)。

个人总结要抓住主要问题,把握写的侧重点,突出收获最大、成绩最突出或者感受体会最深的东西,切忌写成流水帐。

工作总结类材料,要注意亮点的提炼和先进经验的总结。

要让阅读者看出,与别的单位相比我们有什么亮点、与去年相比有哪些做得更好,促成以上变化的原因、政策、措施、方法是什么。

公文中常见问题分析
文种的误用
主要表现在报告和请示的错用报告和请示同属上行文,但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类文种。

1、目的不同
报告以陈述情况为主,不要求上级批复;请示以请求指示或批准
事项为主,要求上级批复。

2、内容不同
请示可围绕请求事项反映情况,说明理由,不排除含有一定的情况汇报,但报告中不能夹杂请示事项。

3、性用语不同
报告用“特此报告”等;请示用“当否,请批复”,“特此请示,请批复”。

4、事例
这两种文种的滥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请示、报告混用如《关于请公司领导出席开业典礼的报告》(2)请示、报告并用如《关于召开----会议的请示报告》
公文的语言特点:庄重、平实、明确、简约、得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