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荆门市东宝区浏河小学胡大雄
【内容摘要】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最初环节,同样也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成为主要教育后,家庭教育又起着补充和延伸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对于人生的影响极为深刻,也相当长远。
可以这么说,家庭教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的人格的建立与人生目标的实现。
本文主要论述家庭教育中家长的素质、家庭教育的环境和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并探讨家庭教育其中的教育原则,为家长对孩子更好的实施教育提供建议。
家庭是人一生第一教育基地。
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从古到今众多活生生的事例都阐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说明人类教育离开了家庭教育几乎是不可实现的。
然而,家庭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甚至是严重扭曲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此,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必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体系。
一、父母要具备良好的素质
現在,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家庭居多,而孩子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
这种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
所以说:家长的素质就象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得越厚实、越丰满,孩子成才的爆发力越强烈。
家长文化素质对孩子的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取决于父母的文化发展。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曾对120名杰出人才进行长达4年的研究,这些杰出人物的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关心孩子的成长,肯于以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和财力去教育子女,并且普遍注意个人言行在孩子面前的表率作用,这些家长经验的特点,正是家长文化素质高的具体体现;家长文化素质低下,对孩子成长也有严重影响。
不少的刑事案件中反映出法盲常常伴随着文盲,据一项对5350名青少年犯罪分子的调查表明:目前只有小学文化的占83%,母亲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5%。
我接触到这样一位父亲,在家中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主张孩子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发展。
孩子父亲说:“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学习,但我们可以尽可能的为孩子创设好的环境。
”每逢周六父亲总带孩子去图书馆阅读、去书店买书。
他认为全家人学比孩子一个人学更能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与那些整天就只知道沉迷于麻将桌、舞厅的家长相比,绝对是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家长的品德素质是决定孩子品德面貌的基础。
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摇篮中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
”孩子在幼年时期行为习惯不固定,在心理上对父母存在依
赖感和信任感。
此时父母的行为习惯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与父母经常的接触中,耳濡目染,受到思想上、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多方面的熏陶影响,从而形成对善恶、是非等概念,学会待人处事,学会做人。
比如在孝敬父母方面,有的家长对待自己的父母经常恶言恶语,甚至拳脚相加,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就会造成很大的阴影,也许你的孩子以后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到时就后悔莫及了。
如果在平时能多关心老人,多孝敬父母,你的孩子也会懂得这是一种美德,是值得学习的。
综上所述,家长的自身素质对孩子成人、成才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成为制约家庭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家庭要营造幸福的环境
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生活的孩子,往往生活的更快乐,更健康。
完整幸福的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家庭生活气氛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家庭由于家长的性格暴躁或父母的感情不和,给子女造成心灵创伤难以弥补。
甚至导致孩子身心发展障碍,当孩子感到家庭是冷漠、自私、充满争吵、敌对的感情时,他便会产生不满和反感。
电视剧《拯救少年犯》就真实的反映了大部分犯罪的青少年都是因为生活在一个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父母有的成天打骂孩子,使得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而整日在外游荡,结交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是做学校德育工作的,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孩子,也有不少有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学生,纵观这些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大部分都与其自身的家庭环境有关。
有的家庭是单亲家庭,有的是重组家庭,这样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有这样一个女孩,她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各自又重组了自己的家庭,小女孩判给了爸爸,和爸爸一起生活。
爸爸很少管他,后妈对她也缺乏关心,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久而久之,心理产生了很多负面情绪。
她曾一度忧郁,不与同学交往,甚至还产生了辍学的想法。
经过老师的多次疏导后,渐渐有所好转,变得开朗起来。
她的内心是渴望被父亲母亲关注的,渴望得到父母的爱。
她曾在作文中写到:她需要爸爸妈妈的爱,尽管爷爷奶奶很爱她,但爷爷奶奶的爱代替不了父母的爱。
可见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对于一个孩子是多么的重要。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保证孩子有效地学习,有必要在家里选择一处光线最好、最僻静的地方作为专供孩子学习的固定位置。
家里人和外来的客人见到孩子在学习,就不会去打扰他。
他自己也会感到很安全、很自在、很愉快,并因此逐步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家长还要为孩子提供宽松的、严肃活泼的精神空间。
现在在学校通行一种严厉的管教方式,如果孩子回到家来,仍然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既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因此,家长不要将家庭作为学校的延续。
要创
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减轻孩子的精神负担。
要坚持正面鼓励,耐心疏导,排忧解难的教育原则,让孩子得到调整,增强再努力的信心和力量,找到改善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总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这需要我们每一个家庭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教育要注意正确的方法
作为家长对孩子的管教要有正确的方法,不能一味的放纵,也不能一味的严厉。
就像我们种庄稼,不能不浇水,但水浇多了,庄稼会溺死,但肥施多了,庄稼会烧死。
我们要把握这个度。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宠溺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以为是;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能维护正义真理;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份关怀。
我们班有个小女孩,他们家是三代单传,他们家人对他百般宠爱,致使他养成自私自利、争强好胜、目无长辈的坏习惯,和同学们的关系也不融洽。
他总是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把别人的缺点放大,把自己的缺点缩小。
还有这样一个小男孩,她的父母经常责备她,一遇到小男孩犯错,就是批评指责。
久而久之使他的心理产生了一种怨恨的情绪。
在学习中表现出积极性不高,产生自卑的心理,最后上初中时跳楼自杀。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批评教育要抓住时机。
家长教育孩子核心是教孩子学会做人。
首先教育孩子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家长不光是讲道理,关键是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其次,教育孩子要学会感恩。
让孩子学会尊重人、理解人。
和别人融洽相处。
让孩子懂得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其三,家长还要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肯吃苦的品德,培养孩子节俭的高尚美德。
让孩子在家庭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家长还要辅导孩子学习。
首先,要帮助孩子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使之能引起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要帮助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
家长应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同时,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家长发现孩子的进步要及时鼓励、表扬,使孩子不断增强自信心。
当一个人看到自己的成绩时,他一定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去争取更大的成绩。
为此,家长应注意经常给孩子以表扬,让孩子体会、感受到进步、成功的喜悦,激发孩子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总之,做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