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
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行为了。
建筑业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然而建筑的发展过程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是最主要是资源消费者和环境污染者。
本文通过对环境和建筑的现状分析,指出了绿色建筑是当今时代的必然选择。
共建绿色建筑,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关键词:环境;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科学地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育、当代发展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现状分析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亿万年来与人类的发展形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对这一生存环境的至今人类人在不断的认识和调整中。
长时期的农耕历史,人类与环境关系相对和谐,居住因地制宜,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特别是近代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显现,地球环境难以为继。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 %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全球一半的固体垃圾由建筑物产生。
中国每年开发70万公顷土地用来建筑,许多森林和农田正被开发项目占用。
整个欧洲所消耗的能源大约有一半用于建筑的运行,而这些能源主要来自于日益减少的不再生的能源如:石油。
而且,石油转换成能源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
建筑制造过程还会产生很多的建筑废弃物,俗称建筑垃圾,美国环保署对建筑废弃物定义为“在建筑物新建、扩建和拆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质”。
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筑废弃物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正严重污染着地球,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建筑废弃物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如今尤其近30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更新快速,每年新建筑的建筑面积大20多亿m2,建设的规模迅速扩大,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也高速增长。
据报道,我国建筑的“寿命”不长,上世纪的80、90年代的的房子寿命只有30年左右,而欧美国家的建筑寿命长达百年。
相比之下,我国的建筑污染也就更为严重了。
如今我们的房子拆迁不多,技术还是采用古老的办法,没有考虑到拆卡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据相关的报道,2005年后,我国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量超过4亿t/年。
建筑废弃物的总量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总之中国已经成为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
要减少污染,就得增长建筑的寿命,打造百年建筑。
与建筑有关的无然类型还有很多:光污染、空气污染、热力污染等。
目前我们国内大多数的建筑可能是为了美观或阴人注目,建筑的外形都喜欢采用整体玻璃和便面折光性很强的材料。
因此当遇到阳光时就会反射很强的光,影响到人们的视觉和生活,如给行车驾驶带来困难,甚至引起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建筑的过程中还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另外由于高层建筑集中带还存在着“热岛效应”,如空调机的散热引发的一系列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等等。
令人堪忧的是,不仅处于建筑中的人的健康受到威胁,就连整个城市,甚至于人类自身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以如今的消费水平继续发展,人类将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这些严峻的现实呼唤绿色建筑。
因此我们必须而且坚持发展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包括由建材生产到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等一系列过程,消耗最少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废弃物的建筑物。
绿色建筑是建造可持续建筑的前提。
我国是正在发展中的国家,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节约资源更为紧迫和重要。
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并且必须认识到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对于
我们的建筑要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
二、绿色建筑三、可持续能源规划可持续能源规划的关键是理性的取得能源利用效率低和可在生能源使用间的动态平衡,使城市发展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影响最小,与《布伦特兰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全是一致。
中国政府
于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郑重承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2020年单位GDP 的碳排放量和2005年相比将下降40%~50%。
在我国新建筑中,高能耗建筑比较多。
而可持续的发展需要绿色建筑需要低碳建筑。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包括由建材生产到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等一系列过程,消耗最少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废弃物的建筑物。
值得大力推广。
四、携手共建绿色建筑我们在建筑的过程中,不单单只计算经济成本,更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上。
尽量不产生和少产生建筑污染。
达到三个目标: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最少的消耗自然资源年,最少的影响外界环境。
绿色建筑的核心是“平衡”及与环境的平衡。
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法律的支持,需要建筑师的知识的更新及扩展,需要低消耗低污染的先进材料的支持,需要开发商和我们每个人环保意识的提高。
1、法律层面国家要健全有关法律,并保证在违反相关法律时相关的人员收到一定的严惩。
国家还要支持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已经相继出台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绿色建筑规划及导则》、《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等等标注规范及文件。
2、建筑设计师的职责“地球环境和人类共生体系的监护者,即协调人”是建筑师的使命。
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建筑师在绿色建筑的这个领域里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
联合国环境计划小组称没有一个领域如建筑行业这样蕴藏着巨大的减排可能。
建筑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主页知识,多多了解有关生态环境的知识和先进建筑材料的知识及新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建设新建筑。
为绿色建筑的发展走好重要的第一步,完成绿色建筑的使命。
3、健全和推广低耗能的建筑材料体系国际气候变化调查小组数据显示运用当前低耗能能的技术可以降低40%~70%和建筑有关的排放。
因此我们可以加大对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发,特别是增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当研发出新的低耗能的技术时要大力推广使用,为减少污染提供重要的保证。
4、开发商和居民等也要增强环保意识开发商作为项目的主持者,其观念、行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能否实现绿色建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居民的生活几乎都在建筑里的,建筑环境的好坏与居民健康密切相关。
一般好的建筑材料污染性小。
排放的气体也较少。
因此在二次装修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提高生活质量。
五、结语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选择。
发展绿色建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任重而道远。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路还很长,所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克服压力、迎接挑战。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们现阶段发展的同时,为子孙后代预留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夏云,夏葵,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布赖恩•爱德华兹(Brian Edwards).绿色建筑[M].朱玲,郑志宇,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赵群,周伟,刘加平.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刍议[J].新建筑,2005(4):33-34.
[5]秦佑国.中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J].中外建筑,2005(3):59-60.
[6]徐福来,丁敏冲,潘李钦.绿色建筑设计探索[J].山西建筑,2009,35(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