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饮食文化之寿司

日本饮食文化之寿司

日本饮食文化——寿司
寿司是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物之一,主要
材料是用醋调味过的冷饭(简称醋饭),再加上
鱼肉,海鲜,蔬菜或鸡蛋等作配料,其味道鲜
美,很受日本民众的喜爱。

寿司在日本以外地区也十分流行,世界各
地回转寿司式的寿司店也多不胜数。

不管是传
统还是现代的寿司店,醋饭和生鱼的组合给了
天才厨师最多的创意可能,超低的热量、无火
的生食方式、有机的食材、新鲜的味道、漂亮的造型,寿司满足了人们一切想象。

以简单为美味,以自然为美味,日本料理逐渐在世界各地蔚然成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最早的寿司
关于寿司的名称、形状和味道等,正像外国人所知道的那样,爱吃的不爱吃另当别论,凡是到过日本的人或是对日本有兴趣的人,大概都会从书本上或从别人的谈话中对寿司有所了解:寿司就是把金枪鱼或是鲣鱼等切成一口能吃下去的小簿片,然后用手把它攥在米饭团的上面……而事实上寿司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很难用一两句话简单地把它说清楚。

在公元200年即后汉年代,中国已开始流传“寿司”这种食物,在辞典中的
解释为以盐、醋、米及鱼腓制而成的
食品,宋朝年间,中国战乱频仍,寿
司正好为逃难的充饥食品,而品种更
多,由菜蔬类,鱼类,肉类,甚至贝
壳类都有。

公元700年,即奈良年代,
出外营商的日本商旅将寿司流传入
日本,当时的日本人,用一些醋腌制
过的饭团,加上一些海产或肉类,压
成一小块,整齐地排列在一个小木箱
之内,作为沿途的食粮。

直到公元
1700年,即江户年间,寿司才于日本广泛流传,经久不衰,成为一种普通美味的食品。

并受到人们的欢迎。

最早的寿司是用米饭生鱼和酱汁做成的一口就可以吃掉的小型食品,现在的寿司则很多种,可以放一大堆东西,不过必须是一口可以吃掉的。

日本寿司寿司在公元九二七年完成的平安时代法典「延喜式」中,就己有记载。

当时的寿司指的是一种保存鱼的方式。

在鱼身上抹上盐,用重物压紧,使之自然发酵。

当产生酸味后,即可食用,其味甚佳。

据说,这种方式是从中国传去日本的。

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不久便发展成干脆用醋泡鱼肉的方式。

现在,所谓寿司则是指凡是在拌过醋的饭内加进其他馅的食物。

寿司的类别
日本寿司分两大派别:一、江户派,握寿司;二、关西派,箱寿司(大阪的最有名)。

“握寿司”在整个料理领域里,应该可以算是非常独特的一门。

最主流、
也最讲究的,当属“握寿司”。

由于不使用任何
模具,全靠寿司师傅手工握制而成,这样不仅
可以保证米的颗粒圆润,同时有效的保持米的
醇香。

不同的鱼材,刀法、厚薄、甚至调味、
做法便有不同。

相比之下,握寿司更让大家青
睐。

根据卷形状等特点还可分为:太卷,细卷,
手卷,里卷,军
舰卷。

“箱寿司”种类很多,而且在原料的选择
上范围也很广。

是用长型小木箱(押箱)辅助
制作寿司。

箱寿司则是先将饭放入押箱的最底
层,再放上米饭,铺上各式配料,然后用力把
箱的盖子压下去。

把木盒寿司拍出来,作成的
寿司会变成四方形,最后切开一块块,状若箱
子,因而得名。

寿司的制作
寿司必须的材料是米饭。

寿司常用米为寿司米和日本粳米,其特点是色泽白净,颗粒圆润,用它煮出的饭不仅弹性好,有嚼头,且具有较大的黏性。

包卷寿司的外皮所用的原料,以优质的海苔、紫菜、海带、蛋皮、豆腐皮、春卷皮、大白菜等为常见。

寿司的馅料丰富多彩,且最
能体现寿司的特色。

馅料所用的
原料有海鱼、蟹肉、贝类、淡水
鱼、煎蛋和时令鲜蔬,如香菇、
黄瓜、生菜等等。

寿司和其他日本料理一样,
色彩非常鲜明。

制作时,把新鲜
的海胆黄、鲍鱼、牡丹虾、扇贝、
鲑鱼籽、鳕鱼鱼白、金枪鱼、三
文鱼等海鲜切成片放在雪白香
糯的饭团上,一揉一捏之后再抹
上鲜绿的芥末酱,最后放到古色古香的瓷盘中……如此的色彩组合,是真正的“秀色可餐”。

正宗的寿司可以有酸、甜、苦、辣、咸等多种风味。

因此,吃寿司时,应根据寿司的种类来搭配佐味料。

除了浓口酱油和绿芥末以外,寿司还有更重要的佐味料——醋姜。

吃寿司时佐一片醋姜,不仅有助于佐味,而且能使寿司变得更加清新味美。

特别要注意的是,卷寿司卷时,紫菜要按直纹卷起,否则紫菜容易裂开,破坏外观。

在最后切寿司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锋利的刀具。

切制方法,要拉锯式的切,不能直接压下去那种一刀切寿司是容易散的。

寿司的品尝
吃寿司,讲究的是食用的完整,就是整
块寿司要一口吃下,唯其如此,饭香与生鱼
片的香味才能完全相融,将齿颊间填得满
满,不留一丝缝隙,那浓香的滋味无处可逃,
在口中久久徘徊,一波三折。

想吃寿司,不一定非要去寿司店。


以让店里的人把订的寿司送到家中享用。


时,可以看到盛寿司的器具或寿司饭盒里有
绿叶作装饰。

有时在坐电车旅行时,其乐
趣之一就是尝一尝各地的"车站便当",其中
有种各样的寿司便当。

普通日本人家庭外出郊游或者上班带饭时,也自制饭团子,饭团子是将白米饭捏成三角形,有的外面包一层烤紫菜,因这种饭团子吃时不用加热,所以是比较普及的食品。

日本料理非常讲究保持食物的原味,不提倡加入过多调料,以清淡为主。

对菜肴的色面尤其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但使用各式各样非常精致的盛器来装食物,对食物的形状、排列、颜色搭配也都有很细腻的考虑。

看着那一道道精细得有如风景画一般的日式料理,初到日本的游客往往不忍破坏那份美丽寿司以简单为美味,以自然为美味,日本料理之所以逐渐在世界各地蔚然
成风,受到越来越多
人的喜爱,原因在此。

而这其中,寿司尤其
是这种美食简约哲学
的极致表现。

然而,
吃寿司的门道却并不
简单。

比起单单切
片、沾酱油与山葵生
食的生鱼片来,同样
以活生鱼鲜为最主体
表现的寿司,加上醋
饭、山葵以及揉捏、
卷切等工夫,依旧是
简,却更多了耐人咀
嚼的层次、丰富性与艺术性,魅力无敌。

尤其深冬季节,所有鱼类为抵抗寒冬,周身积蓄起一层厚厚鱼脂,美味更是不同凡响。

回忆印象中所经历的好寿司,从外表上看,一致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微微闪烁着清朗的光泽。

入口后,随着饭粒与美味在口里的缓缓四散,仿佛犹带生猛活力、新鲜甘美的生鱼,清新微酸、捏得结构松紧恰到好处的醋饭,以及画龙点睛
般巧妙扮演着提味提鲜功能的山葵、姜葱末等调味料,逐渐交织成清鲜、肥腴、软嫩、香滑、微酸、甜美、沁凉、辛辣……种种看似对立冲突、却又彼此和谐共鸣的滋味口感,在舌齿间相互激荡交欢,奇妙感受难以言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