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2011.3本试卷共12页,36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
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I 127 Cl 35.5 Al 27 Ca 40 Cu 64Fe 56 K 39 Mg 24 Na 23 Zn 65 Sn 119 Ag 10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多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都含有溶酶体、叶绿体和内质网B.毛酶、青酶和酵母菌都含有核膜和线粒体C.生长素和干扰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D.麦芽糖、蔗糖和半乳糖都是由两个单糖结合形成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个体遗传物质的遗传信息在该个体中均被表达#网B.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C.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和分离定律D.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遗传物质可能互不相同3.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C.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大D.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通透性比较小4.下列有关实例或现象及所对应的推测或解释中,错误的是增长量高于小白鼠于变温动物C 给家兔注射抗利尿激素,尿量明显减少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 红树林能蓄洪防旱和调节气候湿地生态系统有直接价值5.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6.下列遗传系谱图中,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分析正确的是A.Ⅰ2的基因型为aaX B X B或aaX B X bB.Ⅱ5的基因型为BbX A X A的可能性是1/4C.Ⅳ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的概率为1/32D.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Ⅳn是否患有遗传病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植物油和裂化汽油都可以使溴水褪色②葡萄糖、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③按汽油、煤油、柴油的顺序,含碳量逐渐增加④防腐剂福尔马林(含)可用作食品保鲜剂⑤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A .①③⑤B .①②⑤C .②④⑤D .②③④8.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氯气与水反应:Cl 2+H 2O=2H ++Cl -+ ClO -B .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 2++OH -+H ++SO 42-=BaSO 4↓+H 2OC .钠与水反应:2Na+2H 2O=2Na ++2OH -+H 2↑D .制备Fe(OH)3胶体的反应:Fe 3++3H 2O= Fe(OH)3↓+3H +9.离子可在琼脂中移动,某简易电池如图所示,放电时,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A .锌极上电极反应式为:Zn-2e -=Zn 2+B .MnO 2得电子被还原C .NH 4+离子通过琼脂向锌极移动D .外线路中电流的方向从碳棒到锌片10.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1molNH 3中含有3n A 个N-H 键B .0.1mol/L Na 2CO 3溶液中含有0.1n A 个CO 32-C .标准状况下,11.2L CO 2中含有n A 个O 原子D .20g 重水(O H 221)中含有10n A 个个电子11.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A .AlCl 3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AlO 2-,则与过量NH 3·H 2O 也生成AlO2-B.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3和O2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与I2反应可生成FeI3D.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利用Ⅰ制取Fe(OH)2B.利用Ⅱ装置制取C2H4C.利用Ⅲ装置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D.利用Ⅳ装置收集NH3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每个分子的动能也越大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不变D .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14.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一群处在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光波共有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15.如图,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 、b 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a v 和b v 沿水平方向抛出,经时间a t 和b t 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 .b at t >,b a v v < B .b at t >,b a v v > C .b at t <,b a v v < D .b a t t <,b a v v >16.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1t 时刻突然使汽车的功率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2t 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汽车所受阻力不变),则在21~t t 时间内A .汽车的加速度保持不变B .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C .汽车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 .汽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满分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2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只选1项且正确的得3分,有多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 .安培通过实验,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 .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的规律D .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8.氘核、氚核、中子、氦核的质量分别是1m 、2m 、3m 和4m ,如果氘核和氚核结合生成氦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核反应方程式为n He H H 10423121+→+B .这是一个裂变反应C .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321m m m m -+=∆D .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24321)(c m m m mE --+=∆19.如图,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 ,近地资源卫星p 和同步通信卫星q 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e 、p 、q 的圆周运动速率分别为1v 、2v 、3v ,向心加速度分别为1a 、2a 、3a ,则A .321v v v >> B .231v v v << C .321a a a >> D .231a a a <<20.两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带电粒子a 、b ,以不同的速率对准圆心O 沿着方向AO 射入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其运动轨迹如图,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粒子动能较大B .b 粒子速率较大C .b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D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b a T T2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容器中的P 点且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A .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B .P 点电势将降低C .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极板带电量减小D .带电油滴的电势能保持不变22.图中a 、b 、c 、d 、e 、f 表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短周期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b 、c 的简单离子中,的离子半径最大B .c 、d 、f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可发生反应C .e 的氢化物比f 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高D .a 、e 可形成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温结构陶瓷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Fe 2+、Cu 2+、Cl -、NO 3-能够大量共存B .加入铝粉放出H 2的溶液中:Na +、Mg 2+、HCO 3-、SO 42-不能大量共存C .常温下,醋酸钠与醋酸的混合液PH=7:则c(Na +)= c(CH 3COO -)D .0.1mol/L NaHCO 3溶液中:c(Na +)= c(HCO 3-)+ c(CO 32-)+ c(H 2CO 3)2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DNA 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可以用甲基绿代替二苯胺检测B.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性糖时,可以用葡萄汁代替苹果或梨匀浆C.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以用表皮细胞代替根尖细胞D.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接种的常用方法25.有关突变和基因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突变可以改变核苷酸序列,不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经过基因突变后,原有的等位基因关系可能发生改变C.某人群的女性中正常者占99.5%,则色盲基因的频率为0.5%D.自然界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三、非选择题(共182分)26.(16分)下面是蓝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_________,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_______(物质)。
(2)从同化作用看,蓝藻与硝化细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它们均属于_____________。
(3)从细胞结构看,蓝藻与酵母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蓝藻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_。
(4)图中含有色素的膜性结构④大大增加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
对富营养化的湖泊,可通过____________法估算水体中蓝藻的数量。
27.(16分)根据有关实验和细胞代谢方面的知识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