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在宋代的文献中就有了“疍民”的称呼。
()1.0分我的答案:√2伊斯兰教墓葬的特点是节葬。
()1.0分我的答案:√3佤族使用的语言属于南亚语系。
()1.0分我的答案:√4民间文化是生活在传统社会中的人所遵循的文化。
()1.0分我的答案:√5蒙古利亚人种的分布以中国为主,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
()1.0分我的答案:√6伊斯兰教是多神教,真主安拉是最重要的一个神。
()1.0分7蒙古民族都是蒙古利亚人。
()1.0分我的答案:×8中原汉人男性往南迁徙,改变了中国南方的遗传基因,造就了今天的汉族。
()1.0分我的答案:√9文化的传承和扩展只能通过文化积累一种方式。
()1.0分我的答案:×10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提出了人地关系的命题。
()1.0分我的答案:√11文化整合过程中必然经历现激烈的文化冲突阶段。
()1.0分我的答案:×12印度鹿野苑是印度教的宗教圣地。
()1.0分13希特勒时代,认为犹太人和波兰人是优等民族,尤其以犹太人为代表。
()1.0分我的答案:×14艾芜的《南行记》反映了马帮这一特殊文化群体的生活。
()1.0分我的答案:√15穆斯林的宗教语言是阿拉伯语。
()0.0分我的答案:×16语言扩散与人口迁移有密切关系。
()1.0分我的答案:√17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分布的人种属于欧罗巴人种。
()1.0分我的答案:√18系统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两部分。
()0.0分19宗教按照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和近代宗教。
()1.0分我的答案:√20中国古人把文化的起源归结为圣人或者是祖宗。
()1.0分我的答案:√21中国的客家方言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1.0分我的答案:×22犹太教的节日与地中海气候有一定的关系。
()1.0分我的答案:√23闪含语系的命名来源于《圣经·旧约》。
1.0分我的答案:√24哈尔滨的圣索非亚教堂是天主教的教堂。
()1.0分25一些悖论的发展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形成了新文化,这种新文化是对原有旧文化的批判。
()1.0分我的答案:√26维吾尔族人的血统主要有两部分,分别为乌拉尔人种和蒙古利亚人种。
()0.0分我的答案:√27法语在英国是社会底层人的语言。
()1.0分我的答案:×28扬州保留的园林大多与徽商有关系,而且这些徽商多数是盐商。
()1.0分我的答案:√29美国的教区边界与地州边界是完全吻合的,是典型的机能文化区。
()1.0分我的答案:×30台湾岛的高山族属于南岛语系。
()1.0分我的答案:√31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体现了雅文化与俗文化是截然对立的两个范畴,不存在转化的可能。
()1.0分我的答案:×32祠堂是同姓家族祭祖的地方。
()1.0分我的答案:√33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之下,民族开始逐渐淡化,乃至于消失。
()1.0分我的答案:√34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是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与文化现象的形成。
()1.0分我的答案:√35宗教与迷信是不相等的。
()1.0分我的答案:√36佛教世界没有统一的宗教领袖。
()1.0分我的答案:√37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
()1.0分我的答案:√38突厥语族属于阿尔泰语系。
()1.0分我的答案:√39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之初代表的是贵族的利益。
()1.0分我的答案:×40梵蒂冈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1.0分我的答案:√41中国是世界上民族种类最多的国家。
()1.0分我的答案:×42文化冲突具有区域性和时代性。
()1.0分我的答案:√43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
()1.0分我的答案:√44基督教主张上帝、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
()1.0分我的答案:√45《地方志》上对徽州的记载是“地瘠薄,不给于耕”。
()1.0分我的答案:√46中世纪的“文化”与宗教活动有直接关系。
()1.0分我的答案:√47汉传佛教是文化突变的结果。
()1.0分我的答案:√48中国的锡伯人主要分布在伊犁和沈阳。
()1.0分我的答案:√49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核心,具有政教合一的特点。
()1.0分我的答案:√50文化区的研究分为两种,即形式文化区和机能文化区。
()1.0分我的答案:√3 [单选题] 机能文化区的边缘界限通过()确定。
A.经济区界限B.宗教区界限C.行政区界限D.方言区界限我的答案:C4 [判断题] 文化区的研究分为两种,即形式文化区和机能文化区。
()我的答案:√5 [判断题] 美国的教区边界与地州边界是完全吻合的,是典型的机能文化区。
()我的答案: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的主要宗教之犹太教的特点与发展已完成1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宗教的是()。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我的答案:B2 [单选题] 关于原始宗教的特点,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没有特定的时间段B.多神崇拜C.没有神职人员D.没有摇篮问题我的答案:C3 [单选题] 成熟的宗教所具备的条件是()。
A.宗教创始人B.哲学体系C.神职人员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D4 [单选题] 宗教是一个建立在()背景之下的哲学体系。
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形式主义我的答案:B5 [单选题] 西方人认为宗教的建立有一定的环节,其中不包括()。
A.教会和仪式B.信仰和观念C.社会实践的结合体D.特定宗教区域我的答案:D6 [单选题] “宗教是所有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之中留下的一种虚幻反应”,这句话出自()。
A.黑格尔B.恩格斯C.马克思D.康德我的答案:B7 [判断题] 宗教不是一种迷信。
()我的答案:√8 [判断题] 宗教按照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和近代宗教。
()我的答案:√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印度教、道教、神道教的特点与发展已完成1 [单选题] 关于印度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印度教教义的核心是因果报应及轮回思想B.印度教是世界宗教C.印度教是多神教D.吴哥窟是印度教寺庙我的答案:B2 [单选题] 关于日本的神道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道教是日本的民族宗教B.神道教从日本的原始宗教发展而来C.神道教是一种多神教D.月神是日本神道教最重要的主神我的答案:D3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印度教主神的是()。
A.梵天B.毗湿奴C.湿婆D.迦楼罗我的答案:D4 [单选题] 道教有“老子化三清”之说,三清不包括()。
A.太清道德天尊B.玉清原始天尊C.上清灵宝天尊D.天清五华天尊我的答案:D5 [判断题] 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
()我的答案:√6 [判断题] 宗教按照传播方式划分为民族宗教、国家宗教和世界宗教。
()我的答案:√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的产生与发展已完成1 [单选题] 基督教的派别不包括()。
A.天主教B.新教C.东正教D.犹太教我的答案:D2 [单选题] 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是()。
A.南传佛教B.藏传佛教C.汉传佛教D.大乘佛教我的答案:A3 [单选题] 关于小乘教和大乘教的区别,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小乘教是一神教,大乘教是多神教B.经过修行小乘教最高能修到罗汉果,大乘教能修到佛果C.小乘教强调修炼自我,大乘教追求普度众生D.南传佛教是大乘教,信奉人数最多我的答案:D4 [判断题] 信奉印度教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我的答案: ×5 [判断题] 汉传佛教是大乘教。
()我的答案:√佛教文化产生的基础已完成1 [单选题] 佛教四圣谛不包括()。
A.苦B.集C.果D.灭我的答案:C2 [单选题] 释迦牟尼八相成道的第八相是()。
A.下天B.出家C.说法D.涅槃我的答案:D3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不属于原始佛教根本教义的是()。
A.四圣谛B.八正道C.十二因缘D.天人合一4 [判断题]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核心,具有政教合一的特点。
()我的答案:√5 [判断题] 法轮是释迦牟尼降魔的武器,是佛教的标志。
()我的答案:√世界三大宗教之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已完成1 [单选题] 基督教中公元元年的节日是()。
A.万灵节B.复活节1 [单选题] ()的航海切身证实了地球是圆的这一理论。
A.哥伦布B.麦哲伦C.郑和D.巴尔托洛梅乌·迪亚斯我的答案:B2 [单选题] 通过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以陆上交通的形式进入到中国,历史上这条路径被称为()。
A.丝绸之路B.茶马古道C.发现新大陆D.郑和下西洋我的答案:A3 [单选题] 现代地理学所依托的基础是()。
A.物种大发现B.地理大发现C.宇宙大发现D.海洋大发现我的答案:B4 [判断题]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提出了人地关系的命题。
()5 [判断题] 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是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与文化现象的形成。
()我的答案:√近代地理学与地理学家已完成1 [单选题] ()提出了纬度地带性,为科学地理学的创立做出巨大贡献。
A.康德B.李特尔C.洪堡D.麦哲伦我的答案:C2 [单选题] 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对近代地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
A.区域地理的描述B.人地关系的解析C.板块学说D.黑洞假说我的答案:A3 [单选题] 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认为哪三种地理因素支配人类迁移及发展?()A.时间、空间、气候B.位置、空间、历史C.民族、空间、界限D.位置、空间、界限我的答案:D4 [单选题] 十五到十六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地理学以()为核心。
A.丝绸之路B.海洋航行C.宇宙探索D.物种发现5 [单选题] 近代地理学和地理学家早期以()为中心。
A.英国B.希腊C.罗马D.德国我的答案:D6 [判断题] 康德的星云说是目前解释宇宙最接近事实的假说。
()我的答案:√文化地理的概念及其发展脉络已完成1 [单选题] 源于希腊人的“文化”所代表的内容是()。
A.耕作、教养、风俗B.教育、教养、风俗C.耕作、教育、教养D.耕作、风俗、民族我的答案:C2 [单选题] ()的“文化”指的是培养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品质、能力。
A.古罗马时期B.中世纪C.文艺复兴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我的答案:A3 [单选题] 文化代表的含义不包括()。
A.素养B.气质C.气候D.基础我的答案:C4 [单选题] 自然地理学不包括()。
A.气候B.土壤C.水文D.交通我的答案:D5 [判断题] 系统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两部分。
()我的答案: ×6 [判断题] 中世纪的“文化”与宗教活动有直接关系。
()我的答案:√文化地理的地位及其研究的内容已完成1 [单选题] ()指的是在营造文化景观的过程中,人作为文化之中的一个核心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