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物理】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B.W1 = W2 η1 < η2 D.W1 > W2 η1 < η2
【分析】 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由“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 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可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再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加
上额外功,可以比较出两种情况的总功大小.然后利用 W有 100% 即可比较出二者机 W总
5.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刻度均匀,各钩码质量相等,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减少一 个钩码,杠杆会(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杠杆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设一个钩码重为 G,一格的长度为 L,原来:3G×4L=4G×3L,杠杆平衡;在杠杆两侧挂钩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2.如图所示,小丽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 做的总功为 W1, 机械效率为 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 W2, 机械效率为 η2, W2 η1 = η2 C.W1 < W2 η1 > η2 【答案】C 【解析】
械效率的大小. 【详解】 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
根据 W有 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少,机械效 W总
率越高.而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
低.即W1<W2,1>2 .
【点睛】 本题考查功的计算和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是学生明确哪些是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然后才能正确比较出两种情况下机械效率的大小.
A.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 C.乙方式机械效率约为 83.3% 【答案】C
B.甲方式 F1 由 150N 逐渐变大 D.乙方式 F2 的功率为 3W
【解析】
试题分析:由甲图可知,OB=2OA,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 2 倍,由于不计摩擦、杠杆自重,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 F1=150N;由图乙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 擦,则 F2=G+G 动)/3=(300N+60N)/3=120N,故 A 错误;甲图中,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 直向下的,动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
变,故动力 F1 的大小不变,故 B 错误;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乙方式机械效率为:η=W 有/W 总=W 有/W 有+W 额=Gh/Gh+G 轮 h=G/G+G 轮=300N/300N+60N=83.3%,故 C 正确;乙方式中
F2=120N,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为 v 绳=0.01m/s×3=0.03m/s,则乙方式 F2 的功率为:P=F2 v 绳 =120N×0.03m/s=3.6W,故 D 错误,故选 C.
【物理】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均为 300N 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一段 距离.F1、F2 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 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 60N,重物上升速度为 0.01m/s.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0%= ×100%=
×100% 83.33%,故 D 正确。故选 C.
【点睛】
由滑轮组的结构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3,则拉力 F 移动的距离 s=3h.(1)
已知滑轮组绳子的段数 n 和拉力 F 拉,物体静止,设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 F′,其关系为 F
拉= (F′+G 动);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G 减去整 个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 F′;(2)由 F-t 图象得出在 1~2s 内的拉力 F,由 h-t 图象得出重物 上升的高度,求出拉力 F 的作用点下降的距离,利用 W=Fs 求此时拉力做功.(3)由 F-t 图象得出在 2~3s 内的拉力 F,由 v-t 图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速度,求出拉力 F 的作用点下降 的速度,利用 P=Fv 求拉力做功功率,知道拉力 F 和物重 G 大小,以及 S 与 h 的关系,利 用效率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山区里的挑夫挑着物体上山时,行走的路线呈“S”形,目的是 A.加快上山时的速度 B.省力 C.减小对物体的做功 D.工作中养成的生活习惯 【答案】B 【解析】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 挑物体上山,其实就是斜面的应用,走 S 形的路线,增加了斜面的长,而斜面越长,越省 力,所以是为了省力. 故选 B.
4.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 100N 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 装置。当用如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 F 拉绳时,物体的速度 v 和物体上升 的高度 h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 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A.0s~1s 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于 10N B.1s~2s 内,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C.2s~3s 内,拉力 F 的功率是 100W D.2s~3s 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3.33% 【答案】C 【解析】 【详解】 (1)由图乙可知,在 0∼1s 内,拉力 F=30N.取动滑轮和重物为研究对象,受到向下的重力 G 和 G 动,向上的支持力 F 支,及三根绳子向上的拉力 F′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对重物的支 持力 F 支=G−F′=G−3F 拉+G 动=100N−3×30N+G 动=G 动+10N 10N,故 A 正确;(2)由图 丙可知,1s~2s 内,物体在做加速运动,故 B 正确;(3)由图可知在 2∼3s 内,重物做匀速 运动,v3=2.50m/s,拉力 F3=40N,因为从动滑轮上直接引出的绳子股数(承担物重的绳子股 数)n=3,所以拉力 F 的作用点下降的速度 v′3=3v3=3×2.50m/s=7.5m/s,拉力做功功率 (总功率):P 总=F3v′3=40N×7.5m/s=300W,故 C 错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