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定稿).doc

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定稿).doc

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目录一、规划背景及需求描述 (3)1.1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基础 (3)1.2 医院的经济实力 (3)1.3 管理上的需求 (3)二、规划的目标及原则 (4)2.1 总体目标 (4)2.2 实现标准 (4)2.2 基本原则 (6)三、信息化基础设施 (7)3.1 信息化的组织机构 (7)3.2 人员素质 (8)3.2.1 全员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8)3.2.2 计算机中心人员的技术素质 (8)3.3 业务流程再造 (9)3.4 规章制度建立与完善 (9)3.5 中心机房 (10)3.6 网络基础设施 (11)3.6.1 综合布线 (11)3.6.2 服务器群 (12)四、信息化建设开销与投资计划 (12)4.1 财力投入 (12)4.2 人员素质提高 (13)五、信息化建设实施总体规划 (15)5.1 实施的主要任务 (15)5.1.1 计算机中心机房装修 (15)5.1.2 综合布线 (15)5.1.3 服务器群 (15)5.1.4 全员培训 (15)5.1.5 应用系统 (15)5.2 实施人员组织 (16)5.3 实施的总体进度安排与分阶段目标 (17)5.3.1 2004 年:基础年 (17)5.3.2 2005 年:实施年 (17)5.3.3 2006 年:实施年 (17)5.3.4 2007 年:开发新产品年 (18)5.3.5 2008 年:科研成果年 (18)六、信息化规划的可行性评估与收益分析 (18)6.1 经济可行性 (18)6.2 技术可行性 (19)6.2.1 应用基础 (19)6.2.2 软件选型 (19)6.3 风险分析 (19)6.4 收益分析 (21)七、其它说明 (22)某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2004-2008)一、规划背景及需求描述某医院是一座二级甲等教学医院。

基本情况如下:职工586 人,编制床位355 张,日门诊量1800 余人次,年出院病人 14000 人次,年收入 1 亿元。

1.1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基础医院从 1997 年开始使用计算机系统,从 DOS 下收费系统发展现在的以财务为核心的医嘱管理系统,积累较丰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员工普遍能不同程度地使用计算机进行事务处理。

所以医院信息化建设有着扎实的员工基础。

1.2 医院的经济实力医院每年业务收入 1 亿元,并且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

按照国际惯例,信息化投入占医院总收入的5% ,产出比例一般是1:1.5 ,医院只需投入总收入的 2.5% 即可完成较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

1.3 管理上的需求我院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信息公布,基本上反映出医院每月做了什么事,做好了什么事,没有做好什么事。

对信息的利用已初见成效,随着医院改革纵深发展,管理对信息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信息对管理也越来越重要。

二、规划的目标及原则2.1 总体目标在 5 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信息最大限度应用,打造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医院,完成管理信息化这项工程。

具体表现为:1)以三层架构为主的全开放的网络布局。

2)以财务为中心的全院收费自动化系统;3)以临床为中心的医疗全过程自动化处理系统;4)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办公自动化系统;5)以决策为中心的数据分析处理系统;6)以科研教学为中心的数据挖掘系统;7)以社区医疗保健为中心的社区管理系统。

8)以公共卫生为中心的三大体系管理系统9)开展远程医疗、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等新技术。

2.2 实现标准1)财务票据全程管理监控;各收费处的缴款报表自动转为入账凭证;药库、物资、设备等部门所有产生财务凭证的记录报表均自动转为财务各种凭证和报表;完成医院的财务核算和成本核算系统。

2)门诊住院医生护士的文书类工作全部转为计算机处理,基本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实现药库、药房、科室三级药品闭环式管理;病人基本信息诊疗信息、检验科室化验结果、放射科的影像报告可由经过授权的医生调用,达到信息最大共享;医学知识仓库为医护提供诊断帮助;医疗质量自动监控,最大限度减少医疗差错;将循证医学和临床路径引入到临床信息系统之中。

3)配合医院行政流程,改手工纸张办公为计算机自动化办公,应用软件能够自定义流程。

4)完善信息公布自动收集汇总功能,通过信息公布中反映的各项信息,与最近三月,与去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信息走势,书写非正常原因,提供分析预测,为各科室、院领导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

5)以电子病历为研究基础,分析我院疾病谱、特殊疾病谱、典型教学案例、最合理临床路径,深度挖掘对科研教学有用的病历;其他如医学知识仓库、图书系统全院共享,病案系统可由授权用户调阅查看。

6)通过对社区内常住居民健康档案、妇幼保健、家庭病床等基础数据的收集,掌握全镇范围内第一手居民健康资料,谋求医院更大发展,提高全镇居民的健康水平。

7)按照市卫生局统一规划和部署,建立疫情报告、疾病监测、应急指挥等系统。

8)建立三层开放式网络结构,按需求划分各子网,通过网关和路由使内外网协调统一;建立服务器三层结构,使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客户端分离;应用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将外网接入医院内部,分给授权客户端使用;连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信息中心——医院——各诊所、社区医疗点、职工宿舍,构成一个大的信息管理系统。

9)利用微波或卫星等通讯手段,与合作单位开展远程医疗,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2.2 基本原则1)应用系统的选型上坚持“拿来主义” ,选择供应商成熟稳定的产品。

2)在信息系统软件应用的过程中,要保证与市卫生局数据中心、公共卫生系统做好接口。

3)网络基础设施的选型上坚持实用性、经济性与相对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保护医院投资,选择合理的产品。

4)计算机系统采用通用设备和开放平台,保持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

5)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后,业务流程,在符合各项法规的前提下,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方便使用人员,充分发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优势”原则6)在信息系统使用上,坚持“数据在信息发生的地方采集,采集的地方对数据的正确性负责”的原则。

7)在信息共享与资源投入的抉择上,坚持“最大边际效应”的原则。

三、信息化基础设施3.1 信息化的组织机构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信息化建设。

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二名,组员 9 人。

名单如下:组长:周伟雄副组长:黄伟年、李健雄成员:汤敏莉、罗就明、郭扬帆、匡学衡、杨少强、钟永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郭扬帆成员:曾凡椿、李庆福、李锦全、陈艳清、闫淑丽、杨专青、周兰英各人员职责:组长:负责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设计决策,项目决策,流程决策、人员调配决策。

副组长:负责具体项目规划、设计,负责人员召集,组织实施等工作,对工程质量负责。

组员:负责组织本部门的人员培训,流程制定,提出需求,协助实施,协调科室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办公室职责:在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完成方案起草,流程收集,需求汇总等工作。

负责系统调试、系统维护、人员培训、人员组织、安全管理等具体工作。

3.2 人员素质3.2.1全员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医院信息系统是人与计算机结合的系统,使用人员对信息化的理解程度,决定信息化运用的深度。

信息化只是一种手段、一个工具,若希望通过信息化来完成你所有的工作,是不现实的、不科学的。

应用信息系统不能只凭自己好恶,虽然可能会给目前工作带来暂时的影响,但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来接受她,并利用好她。

3.2.2计算机中心人员的技术素质按照我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在五年内要达到500 个信息点以上。

目前医院计算机中心只有四人,分工如下:主管一名,负责科内日常事务处理,全院信息规划;程序员一名,负责院内软件维护;硬件网络维护员二名,负责硬件网络网站维护等工作。

当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时,至少还需增加四名计算机专业人员,一名高级程序员,带领程序员,负责全市统一软件的安装调试及维护工作,与全市统一软件做接口程序、开发新的应用软件工作。

两名网站开发人员,负责医院外网和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维护工作;一名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备份、数据安全、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工作。

3.3 业务流程再造由于目前应用系统还没有选型,业务流程再造需结合软件流程才能决定,所以不再此处阐述。

3.4 规章制度建立与完善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做到有章可循,作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必须建立、建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大规范。

1)信息系统操作规范2)工作站及外设管理规范3)全院计算机命名及 IP 地址分配规范4)中心机房管理规范5)服务器群管理规范6)数据库管理规范3.5 中心机房为适应以后信息化发展需求,建造一个现代化标准机房势在必行,新机房建设必须具备防静电、防雷、防水、防潮、防鼠、新风、屏蔽、恒温恒湿等功能。

服务器、交换机全部存放在标准机柜中,网线、交换机端全部采用配线架,终端接模块化信息端口。

精密机房不同于普通机房,在设计上参考标准如下:《建筑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 :97)《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建筑防雷设计规范》《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与管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新机房地址:在现在总务仓库,面积大约40 平方米,基本满足医院以后发展需求。

3.6 网络基础设施3.6.1综合布线根据我院现有需求及将来扩展要求,在设计网络时遵循如下设计原则:实用性、先进性、可扩性、灵活性、安全性、可管理性、经济性。

为使网络的总体设计满足医院的需求 ,并合理的考虑医院的长远规划,对整个网络“整体规划、分层实施、模块设计、透明管理”。

医院规划的网络拓朴层次结构是:(1)、由高端路由器和交换机组成的核心层,由计算机中心的总机房引出三条光纤分别连接门诊收费处、放射科、住院大楼,核心交换机采用双机热备。

(2)、由中型路由器和交换机构成的汇接层,在每幢楼宇中汇接核心层,并分发给每层楼面。

(3)、通过网络集线器、交换机和其他设备连接医院的接入层,在每层楼面连接每个终端。

全院所有的超五类线全部换成六类线,所有交换机和HUB 换成同一品牌不同档次的交换机,主干和支线路备份多种策略。

3.6.2服务器群医院计划逐步增加五台服务器,其中二台 IBM 小型机用做数据服务器,安装 UNIX+ORACLE 操作系统;一台网站、医学知识仓库、办公自动化服务器;一台医学影像服务器;一台测试程序用服务器;两台备份用服务器(用已有的两台康柏530 ),一台放在计算机中心机房,一台放在门诊收费处做远程实时备份。

新增服务器选用IBM 系列产品。

四、信息化建设开销与投资计划4.1 财力投入五年信息化投资预算为1180 万元,预算情况见表 1 表 1 信息化投资预算表投资项目金额 (万元 )1.IBM 服务器(包括两台小型机、四台PC 服务器)1602.IBM 磁盘阵列 500G 配置403.IBM 三年金牌服务204.全院综合布线系统(含网线、光纤、辅材、交换设100 备)5.计算机中心机房装修(含精密空调、防雷、防火、50无人值守系统)6. 购买工作站(含 PC 机 300 台、打印机 100 台)2507. 购买医学图像系统硬件费用3008. 软件费用(含 HIS 、防火墙)1509. 人员培训费用(含计算机中心人员培训费、医院职10工培训费、资料费、聘请专家费用)10. 其他未可预知费用10011.每年维护费用(包含设备维修、软件支持服务、消50耗品, IBM 服务除外),为软硬件费用的5%预算合计1180每年维护费用(包含设备维修、软件支持服务、消耗品,IBM 服务除外),为软硬件费用的5% ,计: 50 万元建设经费分析:医院五年信息规划,软件与硬件费用比例为 16%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