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文本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文本
组员发言:
宋敏:
“规律”是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人们把握规律,首先要认识该类对象,了解它的特点,并能把它与其他类别的对象相区分,才能把特有的对象与特有的规律对应联系起来。所以,教材先给出若干个算式,让学生识别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看成同一类算式。
第一种情况,乘法算式的特点十分明显,一个乘数是两位数,另一个乘数是11。教材直接指出“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同时给出如下的三个乘法竖式,学生很容易了解这一类乘法算式特点。
晓玲:
第二种情况,乘法算式的特点不容易被人们注意。为此,教材一边给出三个乘法算式22×28、35×35、56×54,一边提示学生“你能找出每题中乘数的共同特点吗?”引导他们去注意各道算式中的两个乘数,看出每题中两个乘数分别是二十几、三十几、五十几,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0”。
晓玲:
此外,教科书还安排千米和吨的认识,年、月、日的认识,以及24时计时法的认识,这两部分容有显而易见的在联系,集中安排,有利于教师组织演示、操作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
营相龙:
本册教科书除了安排《图形与几何部分》,《统计与概率部分》,还安排了两次综合与实践活动。第一次结合《混合运算》单元安排《算“24点”》,这样的活动既有较强的趣味性,也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二次结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单元安排《上学时间》,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千米和吨3课时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4课时
四、混合运算5课时
算“24点”1课时
五、年、月、日6课时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9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6课时
八、小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九、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3课时
上学时间 1课时
十、期末复习 5课时
组员发言:
林源:
分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科书安排的又一重点容。本册教材侧重引导学生通过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营相龙:
“想想做做”第1、2题主要让学生练习已经初步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验算方法。其中,第1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竖式先说说计算步骤,再进行计算,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笔算的顺序。
晓玲:
第4题需要学生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有助于他们吩咐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数 学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
课 题
组员发言:
宋敏:
三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但和这些解决问题的经验比较,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在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相关信息的选择、组合等方面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但思考方法是一致的,这些都为本课题容的学习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孕伏。
营相龙:
数 学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
课 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进位)
时 间
月日
组 员
宋敏晓玲 营相龙
主备人
林源
备
课
容
备
课
容
主备人:
这部分容教学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顺序,知道每次乘得的积在竖式中的书写位置,这就为进位乘法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计算过程中进位和连续进位的处理对学生口算能力以及短时记忆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这部分容仍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例4呈现的情境与例3是有联系的,通过解决“53箱迷你南瓜一共有多少个”这一实际问题,引出24×53的笔算,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的理解,完整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
组员发言:
宋敏:
进位的处理方法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中已经学过,因此教材直接呈现了已经算出第一部分积的竖式,要求学生接着算出第二部分积,并算出最后的得数。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时 间
月日
组 员
宋敏营相龙 林源
主备人
晓玲
备
课
容
备
课
容
主备人:
本节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教学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它是在学生已经会用表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学习的,为今后的综合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交流的自觉性。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对获得的信息做出正确分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而本节课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复杂了,如何指导学生从复杂的数学信息中寻找相关的数学信息,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
林源:
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讨论、去争辩、去探索,使学生之间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想法、见解,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就会有不用的解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 学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
课 题
有趣的乘法计算
时 间
月日
组 员
宋敏晓玲林源
主备人
营相龙
备
课
容
备
课
容
主备人:
两位数乘两位数里的一些特殊情况,乘积是有规律的。让学生研究这些乘法,发现积的规律,能够品尝数学探索的艰辛、严谨和成功的喜悦,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这次探索规律研究的特殊乘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任意两位数与11相乘,如,24×11、11×67等;另一种是两个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数的和是10(简称“头同尾补”)的两位数相乘,如35×35、53×57等。
林源:
教材鼓励学生说说“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他们分别说出积的个位上是怎样的数、百位上是怎样的数、十位是上怎样的数。这就是对规律的初步提炼和表达。教材要求学生说说两个“头同尾补”的两位数相乘,“积的末两位是怎样算出来的?末两位前面的数呢?”引导他们总结规律。
数 学学科备课组活动记录
课 题
制定教学计划
时 间
月日
组 员
林源 晓玲 营相龙
主备人
宋敏
备
课
容
备
课
容
主备人:
全册教科书一共安排53课时的教学容,另外还安排5课时的期末整理与复习。全学期大约有20%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以便于教师创造性的安排教学。
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10课时
有趣的乘法计算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