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矿物鉴定

常见矿物鉴定

铝土矿:成豆状、致密块状,颜色变化大,自浅灰白、灰褐到黑灰色,常具红褐色、棕色斑点。用口哈气后有浓厚的土臭味。。
呈红、橙、紫红、褐色(或略带其它色调)
有明显解理的
锂云母:片状或鳞片状集合体,淡紫红(玫瑰色)
金云母:柱状或板状、片状。褐色或黑褐色。
蛭石:形态似云母,呈板状或片状、灰褐色、灰绿色
辰砂:呈粒状集合体,有时见菱面体状晶形及穿插双晶。朱红色,条痕红色,比重大8,为低温热液标型矿物,与辉锑矿、石英共生。
常见矿物鉴定表第2页共页码备注:具非金属光泽、硬度小于2.5的矿物
光泽
硬度
颜色
解理
其它
非金属光泽
小于2.5
呈黑色(或略带其它色调)
石墨:常呈鳞片状,少数为致密块状。光亮灰黑色条痕,硬度1,
软锰矿:土状集合体,黑色,条痕黑色,硬度低1—2,染手,产于含锰矿物的氧化带中
黑云母:鳞片状、板状晶体,玻璃光泽。解理面珍珠光泽,硬度2,一组极完全解理。
呈灰色、白色、无色(或略带其它色调)
加盐酸放出CO2气体
方解石:集合体常呈粒状,钟乳状和致密块状,纯者白色、无色,常被染成多种颜色,无色透明者称为冰洲石。
白云石: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色灰白,灰黑或染成其它颜色,三组完全解理。
菱镁矿:常呈粒状集合体,有时呈瓷状体出现。菱锌矿:粒状或致密块状状集合体。新鲜时灰白、玫瑰红色,氧化后呈灰黑色。
菱锰矿:常呈粒状,肾状、结核状、土状、皮壳状集合体。玫瑰红至浅玫瑰红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硬度3.5—4.5。
白云石:单体常呈菱面体。集合体粒状。出CO2气体有明显解理
磷灰石:六方柱状晶体,集合体为粒状、致密块状、土状和结核状等。颜色有绿色、黄绿、黄红褐和浅紫色等。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性脆,解理不完全。硬度5。
闪锌矿:常呈粒状集合体。颜色由无色到浅黄、黄褐、褐以至黑色。金刚—半金属光泽。条痕白色到浅褐色。硬度3.5—4。比重中等。平行{110}有六组完全解理。为中温热液或矽卡岩矿物,与方铅矿、黄铜矿等共生。
黑钨矿:常呈平行{100}的厚板状晶体。褐黑色道黑色。条痕褐色。金刚—半金属光泽。硬度4.5—5.5。平行{010}有一组完全解理。比重大,6.7—7.5。为高温热液矿物,与锡石、辉钼矿等共生。
萤石:晶体常呈立方体,少数为菱形十二面体或八面体。有时呈不规则粒状集合体或致密块状。常为白色、灰色,并具浅黄、浅绿、浅紫色调。玻璃光泽。
硅灰石:集合体常为放射状、纤维状或片状,白色或带灰色、红色色调。发育多组完全解理。硬度4—5,与透闪石、矽线石相似。产于火成岩与石灰岩接触带,与透闪石、石榴石共生。
毒砂;常呈致密块状或柱状集合体,锡白色表面常具浅黄色锖色,条痕黑色。
硬锰矿:成钏乳状、致密块状,黑色,条痕黑色,光泽暗淡
呈其它金属彩色
白铁矿:常呈板状、矛头状、鸡冠状集合体,主要产于沉积煤系中。
黄铁矿:主要单形为立方体、五角十二体,晶面上有三组互相垂直的纵纹,集合体呈致密块状,呈浅铜黄色,性脆,常风化为褐铁矿
加盐酸不放出CO2气体无明显解理
蛇纹石:常呈致密块状或片状集合体,呈纤维状的称蛇纹石棉,白色、黄白色,有时带绿、红等色调。油脂或腊状光泽,硬度2.5—3.5。常与橄榄石、顽火辉石、透辉石共生。
蛋白石:通常呈钟乳状肾状及致密的土状,类似于玻璃的块体,常呈白色、灰色,由于含杂质不同,呈现五颜六色,并具有变色特点。玻璃光泽,并带有乳光的特征。硬度5,比重小。
金云母:通常呈褐黄色或金黄色,少数为灰绿色。一组极完全解理,珍珠光泽,硬度2—3
雌黄:集合体呈柱状或片状(晶体呈短柱状)、放射状,柠檬黄色,条痕呈鲜黄色,金刚光泽。硬度1—2,一组解理极完全,薄片具挠性,嗅之有刺鼻气味。与雄黄共生
无明显解理
自然硫
锑华
铋华
铅黄
钨华
钼华
呈绿色:或略带其综色调
有明显解理
金云母
常见矿物鉴定表第3页共页备注:具非金属光泽、硬度大于2.5、小于5.5的矿物
光泽
硬度
颜色
解理
主要矿物
非金属光泽
大于2.5小于5.5
呈黑色(或略带其它色调)
有明显解理
闪锌矿:粒状集合体,黄褐、黑褐、褐、至黑色,光泽由金刚光泽至半金属光泽。条痕由淡黄色到褐色,含铁量愈高、颜色条痕愈深,光泽加强,硬度3—4,多组完全解理,与方铅矿紧密共生。
白云母:集合体片状、鳞片状、薄片无色,常带浅的黄、绿灰色。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硬度与指甲接近,解理片有弹性。
石膏:集合体呈纤维状、晶簇状、白色,个别晶体无色透明,有时被杂质染成灰、褐、黄、黑等色,硬度小于指甲,比重轻,解理片有挠性。
蛭石:形态与云母相似,灰色,解理片具挠性。灼烧后体积膨胀

无明显解理的
呈显晶集合体
石棉:蛇纹石的纤维状异种,常呈细脉状生于致密块状的蛇纹石中。
芒硝
呈隐晶或胶状集合体
叶腊石:常为致密块状,颜色略带浅黄、浅绿等色调,具油脂感,与滑石相似
滑石:与叶腊石相似。
高岭石:其土状块体为白色或带浅红、浅绿、浅黄等色调,干燥的土状块体具粗糙感,并具吸水性(以舌舐之粘舌)与水掺合后有可塑性
黑云母:片状,鳞片状
无明显解理
雄黄:致密块状集合体,桔黄色、条痕桔黄色。呈油脂光泽比重中等,硬度1.5—2
赤铁矿:土状块体(或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或致密块状,赭红色,条痕红色
褐铁矿:土状、致密块状。炉渣状或峰窝状。褐色或黄褐色,条痕也呈褐色或黄褐色,光泽暗淡。
呈黄色、黄白色或略带其它色调
有明显解理
硬锰矿:常呈钏乳状、致密块状、土状,黑色,条痕褐黑色,硬度4—6
黝铜矿:常呈不规则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新鲜面钢灰色,条痕黑褐色至黑色,硬度3—4,性脆。常与各种铜的次生矿物孔雀石、蓝铜矿共生。
辉钼矿:分散粒状,铅灰色,硬度1,常产于矽卡岩或石英脉中。
呈其它金属彩色(铜红、金黄、古铜等)
有明显解理
铜蓝:常为粉末状、被膜状及致密块状出现,靛青蓝色。条痕为灰黑色,有一组完全解理,硬度1.5—2,在铜矿床的次生富集带中较为常见。
无明显解理
自然金:常呈分散颗粒状或不规则树枝状集合体。金黄色,强金属光泽。无解理。比重大,强延展性
黄铜矿:常呈致密块状或分散颗粒状集合体,铜黄色,表面常见有蓝、紫、褐等锖色。条痕绿黑色,硬度3—4。
斑铜矿:常呈致密块状,新鲜面呈暗铜红色,表面常有蓝色或暗紫色斑状锖色(小刀刮之即去),条痕黑色
磁黄铁矿:常呈致密块状,暗青铜黄色,风化面常有褐色、褐红色等锖色,具弱或较强磁性。
硬度等于或大于5.5
呈银白、锡白、铅灰、钢灰或铁黑色
有明显解理
铬铁矿:多呈粒状集合体,铁黑色,
毒砂:短柱状晶体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锡白色
无明显解理的
铬铁矿: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黑色,条痕褐黑色,硬度5—7,具弱磁性。产于超基性岩中
磁铁矿:常见八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晶形,集合体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铁黑色、条痕黑色、无解理强磁性比重5
红柱石:常呈柱状或放射状集合体,晶体断面呈假四方形,灰白色(新鲜的常带玫瑰红色)玻璃光泽(表面风化时呈暗淡土状光泽)。一般均由泥质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可与黑云母、白云母、石榴石共生。
重晶石;常呈板状集合体。纯者无色透明,但常为灰白色、褐黄色。玻璃光泽,三组节理。产于热液矿脉中,与金属硫化物共生。
白钨矿:单体呈四方双锥,常呈粒状集合或致密块体,灰白色,常带微紫或黄褐色。晶面呈金刚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比重大。性脆。
磷灰石、铅矾、硬石膏、天青石、白钨矿、红柱石。
呈红、橙黄、褐色
呈红、橙黄、褐色
加HCI放出CO2气体
方解石:条痕白色、玻璃光泽,硬度3
菱铁矿:晶体常呈菱面体。通常呈粒状、结核状、土状或块状。新鲜面为褐黄色至黄褐色,风化表面为浅褐色至深褐色。
菱锌矿:常呈钟乳状,皮壳状集合体。浅黄色,硬度小于小刀,加HCL起泡。
菱锌矿:常呈皮壳状集合体,纯者无色,白色常被染成浅黄色、浅绿或褐黄色。油脂光泽。生半铅锌矿床氧化带。
文石:常呈柱状或针状,皮壳状集合体。无色或白色。常为基性或超基性岩风化带产物。
白铅矿:晶体呈板柱状,但少见,多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色灰白,或略带浅黄等色调。金刚光泽,解理不明显,比重大。为方铅矿氧化带形成的次生产物。
白钨矿:晶体为四方双锥状,集合体为不规则粒状或致密块状。为灰白色,也常呈黄色或褐色等。
红柱石:柱状晶体,常呈放射状及粒状集合体。新鲜者带浅玫瑰红色,亦可成灰白色、褐色等。
蛭石:片状或板状晶体,灰绿色或灰褐色,略带银白色,解理面呈弱珍珠光泽(较云母暗淡)硬度小于指甲。薄片有挠性不具弹性
绿泥石:集合体呈细小鳞片状,晶体呈瓶绿色,集合体呈瓶绿色至暗绿色,解理面呈珍珠光泽。
无明显解理
海绿石:通常为小圆粒状,暗绿色、黄绿色,典型的表生矿物,产于浅海沉积中,可成为砂岩的胶结物
叶腊石:致密块状,绿色、黄绿色
软锰矿:粉末状或土状、针状棒状放射状集合体,铁黑色、黑色,条痕黑色,硬度2
辉铜矿:常呈致密块状或粉末状,铅灰色至钢灰色,表面常有一层蓝黑色薄膜,条痕黑色,硬度2—3。具弱延展性,粉末状集合体为带蓝之黑色常与绿色孔雀石或蓝色蓝铜矿伴生
辉银矿:常呈致密块状或粉末状,铅灰至铁黑色,表面常有黑色薄膜,条痕灰色,硬度2,具延展性
镜铁矿:晶体常呈板状、片状,铁黑—钢灰色,半金属光泽(当晶体较大,晶面很象金属光泽)。条痕以红褐色。硬度5-6
黑钨矿:晶体为板状,集合体为板状集合体。常呈褐、黑褐、黑色。金刚光泽至半金属光泽。其光学性质随含铁量而变化,含铁量多、颜色、条痕加深,光泽加强,硬度4.5—5.5,比重大7。产于高温热液与锡石、辉钼矿共生
加盐酸不放出CO2气体有明显解理
透闪石:柱状针状集合体,因其脆性易被认为硬度小于小刀。
磷灰石:常呈柱状集合体:有时呈致密块状,灰色、常带褐黄色色调。晶面呈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硬度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