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苏州大学出版社第一单元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要求】1、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幅、图线等制图基本规定及尺寸注法的规定。
2、初步掌握使用绘图工具的能力,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方法,为学习投影作图打下基础。
【知识要点】1.《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比例的概念、种类。
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组成以及标注的基本方法。
4.圆弧连接的概念、步骤。
5.平面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
6.平面几何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画图步骤。
一、填空题:1A.比例是指与的之比,比例有、、三种,某图样的比例为2:1,该比例是比例,其图形是实物的倍。
答:图样中图形其实物相应要素线性尺寸原值放大缩小放大 2 2A.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为依据,与及无关。
答:所注的尺寸数值图形的大小绘图的准确度3A.标注尺寸一般包括、和三个要素。
答: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4B.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方或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处。
在同一图样上,数字的注法应。
注写线形尺寸数字时,如尺寸线为水平方向时,尺寸数字规定由向书写,字头向;如尺寸线为竖直方向时,尺寸数字由向写,字头朝;在倾斜的尺寸线上注写尺寸数字时,必须使字头方向有向的趋势。
答:上左中断一致左右上下上左上5B.标注角度时,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处;尺寸界线应沿引出,尺寸线应画成,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
答:水平中断径向圆弧6B、直径符号“Φ”用于标注圆或的圆弧;圆弧符号“R”用于标注圆或的圆弧。
答:整圆大于半圆的圆弧半圆小于半圆的圆弧7A、锥度是指与之比。
答:正圆锥体底圆直径锥高8A.圆弧连接的三个步骤是:、、。
答:求圆心求切点画连接圆弧9B、凡确定图形中各部分几何形状大小的尺寸, 称为尺寸。
如确定图形中各个组成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称为尺寸; 基准是标注尺寸的。
答:定形定位起点10B、定形、定位尺寸均齐全的线段,叫线段;只有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而缺少另一定位尺寸的线段。
叫线段;只有定形尺寸而缺少定位尺寸的线段,叫线段。
答:已知中间连接二、基本知识与技能题1B、指出左边的图中尺寸标注的错误,在右边图上作正确标注。
答:2C、参照下图所示图形,用1:2比例在制定位置画图,并作正确标注:答:略(提示:以尺寸数值为依据画图,如130画65长,标注时尺寸数字不变。
)三、几何作图题(请保留作图线)1A、作圆内接正六边形(用圆规法或三角板法均可)。
答:2A、将线段AB七等分答:3A、根據給定條件1:9的斜度,並標注。
答:(提示:要求描深輪廓線,標注,保留作圖痕跡)4A、參照示意圖,作1:3錐度圖形。
答:(提示:要求描深輪廓線,標注,保留作圖痕跡)5B、参照图例用给定的尺寸作圆弧连接。
(答案略)6B、作圆弧外连接。
(答案略)7B、圆弧内连接。
(答案略)第二单元投影法基础【教学要求】1.掌握正投影法原理,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周围三视图的(三等关系)投影规律和六向方位关系。
2.掌握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分析规律,能熟练地分析三视图中点、直线和平面要素。
3.掌握基本体三视图的分析和画法。
【知识要点】1.投影方法的分类;掌握正投影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2.视图的概念。
3.三视图投影规律和六向关系。
4.点的投影规律。
5.空间直线和平面的种类及其投影特点。
6.基本体三视图的分析和画法。
一、填空题:1A、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法绘制出物体的图形称为视图。
答:正投影2A、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答: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3A、正投影基本特性中的类似性的五个不变是:不变、不变、不变、不变和不变。
答:多边形的边数平行关系凹凸曲直线段间的定比4A、三视图投影规律为:主、俯视图,主、左视图,俯、左视图。
答: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5B、主视图与左视图共同反映物体的位置关系;主视图与俯视图共同反映物体的位置关系;左视图与俯视图共同反映物体的位置关系。
(提示:填上下、左右或前后)答:上下左右前后6B、空间直线与投影面的位置有线、线和线三种。
答:投影面的平行投影面的垂直一般位置直7B、空间平面与投影面的位置有面、面和面三种。
答:投影面的平行投影面的垂直一般位置平8A、所有的表面都是平面的基本体称为体,通常它有和两种;至少有一个表面是曲面的基本体称为体,通常它有、和三种;答:平面棱柱棱锥曲面圆柱圆锥球二、.参照立体示意图,补画三视图中漏画的图线,并填空比较方位。
1A 2A答:3A 4B·三、根据轴测图补画第三个视图。
1A、2A、答:3A、4B、四、点、线、面的投影1A.作点A(25,20,25)、B(15,0,20)的三面投影,并说明它们与三个投影面的距离。
答:2B.已知点B在点A的左边10mm,在点A前方5mm,比A低15mm,试作出点B的三面投影图。
答:3B.参照立体图,在三视图上标注A、B两点在H、W面上的投影.。
答:4A.已知平面体上点A、B、C、D 的两投影,求作第三面投影,并在立体图中标出其位置。
答:5A.试判别下列直线与投影面处于什么位置(写出直线位置名称),补画第三投影。
(1)(2)答:(3)(4)答:6B.补画俯、左视图中的漏线,标出立体图上A、B、C 三点的三面投影,并填空。
答:7B.在三视图中注出直线AB、BC、CA、BD的投影字母,并填空。
答:8B.补画三视图中所缺的图线,用字母标注,并填空。
答:9C.补画俯视图中所缺的图线,并标出直线AD、BC、BE、CF的投影字母,并填空。
答:10.根据平面图形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投影,判断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填空。
1A. 2B答:答:3C. 4Bc10.标出平面的三面投影,并填空。
1B.答:答:3B.答:4C 答:11.根据立体图,补画三视图中所缺的图线,标出三面投影字母,并填空。
1B.答:2C答:五.基本体三视图1A.根据立体图上给出的尺寸,画平面体的三视图。
答:2B.已知主、俯视图,补左视图。
答:第三章轴测图【教学要求】1、掌握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并能根据平面体的三视图画出轴测图。
3、了解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2、初步掌握徒手绘图的基本技法及轴测草图画法。
【知识要点】1、轴测图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2、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3、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4、正等测常用的基本作图方法和具体步骤。
一、填空题:1B、轴测图是将物体连同,沿的方向,用法在面上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三维图形。
答:直角坐标系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平行投影在单一投影2A、物体上互相平行的线段,轴测投影仍互相,且同一轴向所有线段的相同。
答:平行轴向伸缩系数3A、画轴测图时,凡物体上与轴测轴平行的线段的尺寸可以沿直接量取。
答:轴向4A、物体上与坐标轴不平行的线段,而先用,然后再。
答:坐标法定出线段的两个点连成直线4A、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XOY=∠YOZ=∠ZOX= °;轴向伸缩系数p l =q l=r1= ,简化后的轴向伸缩系数p=q=r= 。
答:120 0.82 15B、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XOZ= °∠XOY=∠YOZ= °;轴向伸缩系数p l = r1= ,q l = 。
答:90 135 1 0.56A、平面立体正等测图基本作图方法是法,另外还有法和法。
答:坐标切割堆积7B、在圆柱、圆锥的正等测图时,先作一个的正等测投影,再将平移,画另一,并做线答:底面圆所有圆心底面圆两边轮廓的公切二、由视图画正等轴测图1A 答:3B 答:4B 答:6C 答:第四章截断体与相贯体【教学要求】1、掌握基本几何体表面取点的基本方法。
2、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概念、特性和求法。
3、掌握基本体、截交体、相贯体的尺寸标注要求。
【知识要点】1、基本几何体表面取点的基本方法.2、截交线的概念及性质,能熟练地分析和画出截交线及切割体。
3、截平面与圆柱轴线的相对位置不同的三种截交线形式。
4、球被切割后的截交线的形状。
5、相贯线的概念和性质。
6、圆柱正交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7、两个圆柱直径相等(正交)时相贯线的形状。
8、截交体、相贯体的尺寸标注一、填空题:1A、棱柱表面取点最容易是因为。
棱锥表面取点时,如果点不在具有特殊位置平面上(即无积聚性),应采用的方法求得。
答:表面均具有积聚性辅助线2A、圆锥表面取点方法有两种:一是辅助法;二是辅助法。
答:素线圆3A、的交线称为截交线。
答: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4A、平面立体的截交线是形。
作平面立体的截交线投影的方法是法。
答:平面多边棱线或棱面找点5A、根据截平面与圆柱轴线的相对位置不同,截交线有、、三种。
答:圆矩形椭圆6A、截平面与圆锥轴线的相对位置不同时,其截交线有、、、、五种答:圆等腰三角形椭圆抛物线加直线双曲线加直线7B、球被切割后的截交线一定是,但其投影可能是、,也可能是。
答:圆圆椭圆直线6A、交线称为相贯线。
答:回转体与回转体表面的7A、相贯线的投影有两面积聚在圆柱的投影圆上,另一面投影是曲线,且向弯曲。
答:大圆柱的轴线8B、当两个圆柱直径相等(正交)时,相贯线为,相贯线投影肯定有一面为相交的直线。
答:两个相交的椭圆9A、标注尺寸圆柱和圆锥(或圆台)时,一般标在投影为的视图上。
答:非圆二、补画截断体三视图中的漏线。
1A、2A、答:3B、4B、答:答:5C、答:、三、补全截断体三视图。
1A、2B、答:3B 4B5A、答:五、补画相贯体三视图中漏画的线。
1A、2A、3B、4B、答:六、补画相贯体的第三视图1B、2C、答:答:第五章组合体视图【教学要求】1、熟练运用投影规律分析和绘制组合体视图完成由物画图,由图想物两次转化的认识过程;2、灵活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绘制和识读组合体的视图。
3、通过尺寸标注的教学,基本掌握在组合体视图上正确、齐全、清晰地标注尺寸的方法。
【知识要点】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特别是相切和截交的概念、画法。
2、形体分析法的概念。
3、用理解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能熟练地将简单的组合体轴测图画成三视图。
4、读图的基本要领;看图的两个基本方法以及用该方法看图的步骤。
5、补视图和补漏线的基本方法。
一、填空题:1A.两个基本体具有互相连接的一个面,称为共面。
在视图上画出两基本体表面的分界线。
答:不应2B.相切是指两个基本体的相邻表面。
答:光滑连接3A、按照组合体的形状特征,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基本体或简单形体,并分析各基本体的形状、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的方法称为法。
答:形体分析4A、画组合体三视图的基本步骤有:(1)、(2)、(3)、(4)、(5)、(6)。
答:(1)形体分析(2)选择主视图(3)选比例、定图幅(4)布置视图(5)绘制底稿(6)检查、擦余、描深5A、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的一般步骤为:(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