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几点方法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几点方法

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几点方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的教育工作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培养综合性人才,而小学是整个教学生涯中的启蒙教学阶段,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要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的学习领悟能力,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71-01
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已从单纯的以数学知识技能为目标导向转变成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导向。

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生兴趣的提高是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兴趣能激起大脑的兴奋,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内驱力,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中自强不息,敢于面对学习上各式各样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通过适当的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设置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趣的学习内容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
当从教学内容出发,精心设计方案,从而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

把生活引进课堂,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实践,检验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体验学习数学
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营造欢快,民主的氛围是提高效率的保障
两千年前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就凸显愉快教学的重要性。

同时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

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

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

情感这条主线在小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

作为教师,我首先把微笑带进课堂。

师生本是独立的,而且教师的威严是几千多年沉淀下来的,学生怕老师,多变的思想被老师的威严震慑,这就导致了学生们的被动学习。

然而微笑是化解紧张气愤的良药,同时,微笑也是教师职业的需要。

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象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

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注定这节课失败无疑。

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其次,要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

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

实验证明,学生大多喜欢有幽默感的老师,同时有幽默感老师所授予的课程成绩也比那些没有幽默感老师的高,一旦教师有了幽默感,学生就会去亲近,当遇到疑难问题时,会更加主动的寻求老师的帮助,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有显著帮助。

最后,要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矗。

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

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其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这就要求教师平素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3.用心备课,备课的重要性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如何备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成果,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

不管你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必须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更好
地提高45分钟的教学效率。

有的教师上课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语言不准确,都是备课不过关造成的。

要备好课首先,要认真钻研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评价一堂课,应该首先看这堂课目的定得是否合适,为完成目的所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否得当,教学目的完成情况如何。

这就是说,一个数学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的,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的应采取哪些措施。

要明确教学目的,就必须学习并钻研教学大纲。

其次,抓住重点,找准难点。

一节数学课,不管你是用传统的眼光,还是用新的教学理念去评价,有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都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我们备课时,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

备课时要突出重点。

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

最后,要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里的问题和困难。

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刘桂萍.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研
究,2011(1)
[2] 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