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多维组合编码设计内容摘要:根据电视节目的多重属性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节目分类标准和方法——“多维组合”分类法,并对其实行了规范化的编码设计,形成“多维码”。
本文还通过具体案例说明了“多维组合”分类法及“多维码”的实际应用。
这种新的分类标准及其编码方式能够比较好地解决电视传播实践中的节目分类难题,为规范节目管理、方便节目市场交易、提升电视节目分析研究的水平等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节目分类、多维组合、多维码、编码一、引子随着星网结合成为电视传播的主流覆盖方式,我国电视业已经从频道稀缺时代,进入多频道竞争时代。
多频道时代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观众可接收的频道数大幅增长。
以北京、沈阳、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和西安七大城市为例,2000年观众可接收的频道数达70个,平均每户接收到的频道数达24个,比三年前的1997年分别增长了20个和12个①。
二是专业化频道纷纷涌现。
除中央电视台形成了包括12个频道在内的最大专业化频道家族外,几乎所有省级电视台都办有不止一个专业频道;三是由此而来的观众收视日益多元化、分众化。
主流频道的收视率和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地方性和专业化频道的收视却逐步增加。
电视市场上日益激烈的频道竞争,促使各级电视台包括过去“传播者本位”意识浓厚的电视台放下身段,加入争夺注意力的行列,面对观众日益多样化的收视需求,开始不遗余力地寻求节目内容和样式的创新。
一时间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各种内容别致、形式新颖的栏目(节目)竞相登场。
花样翻新的栏目(节目)为荧屏带来了亮色,与此同时,如何给这林林总总的新节目分类,也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传统的电视节目分类偏重于采用单一标准,比较常见的是以内容为标准,将节目分为新闻、专题、教育、文艺和服务等五大类别。
不过今天,不但节目内容早已突破了原有类别所涵盖的范围,出现了诸如法制、财经等一些新节目,而且一批以形式特征见长的节目,如谈话节目、真人秀等也十分抢眼,此外,一些对象性节目,如女性、少儿和老年人节目等活跃在荧屏上。
传统的分类方式,在电视业发展初期或许尚敷一用,但是在电视荧屏已经丰富繁荣的今天,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在应用时难免顾此而失彼。
事实上,缺乏严格的分类标准一直是我国电视界长期以来的痼疾所在,即使是偏重以内容分类,也往往存有多种系统、多个标准,致使节目分类标准重叠、分类结果交叉的现象屡见不鲜。
新出现的一些电视节目,尤其是一些新引进的所谓“类型节目”,因为大多具备多种特性和要素,强调新颖出奇,注重内容、形式、行业与对象等要素的异质组合,而人们对于节目的理解不一,观察视角各异,所以对于节目类别的划分,既引发了十分活跃的思考,也往往出现人言言殊,难达共识的情形。
以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为例,就其内容来说,主要是一些普及知识类的问题,这些知识涉及各行各业,包括一些日常生活小常识;就其性质来说,兼有知识性和娱乐性;该节目形式上又具有竞赛特色,丰厚的奖品更凸显出其潜藏的博彩卖点,不过,该栏目却在经济频道的黄金时间播出,是隶属于中央电视台经济部的一个名牌栏目。
该栏目拥有众多特点,却似乎难有一个明确的归属。
类似这种情况,在全国各电视台还有很多,其归属的部门和播出的频道也是五花八门。
节目归属如此混乱,节目分类陷入如此窘境,归根到底,还是与我国电视行业多年来未能建立和健全一套科学系统的分类标准体系相关。
所以,如何吸收传统节目分类的有益因素,并且与现今节目种类日益丰沛的实际相结合,建立一套科学、全面而有效的节目分类体系,成为电视传播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电视节目分类回顾与分析迄今为止,我国的电视节目分类可谓多种标准并存。
有以内容性质、专业领域、节目体裁、节目组合方式为标准的分类,也有以传播对象的职业、年龄和性别特征为标准的分类。
比如,以内容为标准,分为新闻类节目、社教类节目、文艺性节目、服务性节目;按照内容涉及的专业领域,分为经济节目、卫生节目、军事节目和体育节目;依节目体裁,分为消息、专题、访谈、晚会和竞赛节目等;根据节目组合形式,划分为单一型节目、综合型节目、杂志型节目等;甚至以传播对象的社会特征为标准,将节目简单地划分为少儿节目、妇女节目和老年人节目;或者工人节目、农民节目等②。
1999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世纪之交中国城镇电视观众需求变化及其对策”正式启动,这是继中央电视台1986年实行的首次全国城市观众抽样调查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又一次大型城市观众调研。
研究者在编制节目类别表时,力图囊括近年来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的新类别和新型节目,经多方征求意见,最终将节目划分为24类。
它们是新闻信息、新闻评论和深度报道、纪录片、财经报道、教育讲座、体育竞赛、游戏娱乐类节目、综艺节目、戏曲文艺、影视剧、音乐类节目、科技文化和健康卫生、法制、军事和警事、妇女节目、老年人节目、少儿节目、农村和农业节目、环境保护、社会服务(衣食住行指南)、时尚(服装、化妆、汽车)、气象预报、广告节目和其他③。
另有我国传播学研究者采用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对电视节目内容实行归类,结果大致归为五大类,即纪实类、说服类、传统戏剧类、现代戏剧类和竞赛类④。
在美国,对电视节目类别的划分也是五花八门。
T.G.艾尔斯沃思(ThomasG.Aylesworth)教授在其著作《图解美国电视史》中,按照节目类型标准,列举每一类型最具代表性的节目,对整个美国电视发展史实行了梳理和归纳。
Aylesworth涉及到的类别有:综艺节目(varietyshows)、情景喜剧(situationcomedies)、犯罪片(crimeshows)、科幻片(science-fictionshows)、冒险片(adventureshows)、电视剧(drama)、肥皂剧(soaps)、西部片(westerns)、少儿节目(children’ss hows)、医生片(doctorshows)、游戏节目(gameshows)和新闻(news)⑤。
电视节目单能够在一定水准上反映节目分类情况,它是观众了解节目排期的向导,判断节目内容的依据。
当前美国电视节目单上的划分大致如表1所示,共有24类节目,这也是美国电视节目划分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分类方式。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电视节目分类,几乎都广泛罗列了众多的节目类别。
所不同的仅仅美国节目分类是以美国荧屏上的电视节目为基础,我国的节目分类则针对自身的节目实际。
值得注意的是,两者有一个明显的相同之处,即都是以单一维度或属性来划分类别。
各种划分方法都希望“一锤定音”或者“一锹到底”,力图从单一维度出发,用一种属性来划分节目类别,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节目分类要么过于冗繁琐碎;要么过于简略粗陋;在面对一些具有较多特性的节目时,又因为单一维度难以顾及和凸现节目的多种特性,往往导致分类时丢失很多关于节目特征的信息。
另一方面,从单一维度出发难以穷尽节目的所有特征和一切节目类别,其分类却力图包罗万象,这难免导致分类标准交叉的现象,同一节目可能属于不同的类别,难以清楚划定。
美国电视节目单上的节目类别(表1)序号种类序号种类1Adventure冒险13Musical音乐2Children’s儿童14Mystery悬疑片3Comedy幽默15News新闻4Comedyadventure冒险喜剧16Newsmagazine新闻杂志5Comedydrama幽默电视剧17Religion宗教6Crimedrama犯罪电视剧18Science科学7Documentary纪录片19Sciencefiction科幻8Drama电视剧20Serialdrama系列剧9Familydrama家庭电视剧21Sports体育10Fantasy幻想片22Thriller恐怖片11Game游戏片23Variety综艺片12Magazine杂志类24Western西部片资料来源:TVGuide,TrianglePublications,1982-1991,variousFallandWinterissues,Radnor,Pennsylvania.节目分类问题之所以成为难点,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思维方法上的单维性和定向性。
人们每天都在和节目打交道,对节目的理解尤其是对特性众多的新节目的理解千差万别,却都在为寻找某个“一元化”的分类标准而费心尽力。
其实,如果超越这种单维性和定向性思维的限囿,换一种思路思考问题,我们就会发现,那种试图用某个“一元化”标准为节目分类、非“一元化”标准无法分类的想法,既是不必要的也是无益的,这种分类已经无法反映电视节目的实际状况,也无法适合电视传播实践的要求。
节目分类需要应用立体思维,需要引出多个分类维度和观察点。
正如很多节目存有多种特性一样,对于节目的观察和界定也有多个层次和多种视角,我们完全能够也应该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出发,对节目实行多维组合性分类。
三、“多维组合”分类系统及其特点所谓多维组合分类,是指根据节目的内容、行业、形式、对象等4种维度(属性),将节目划分为24大类,并加上一个审核管理分类,由此形成的一个分类系统;其中,每一个节目的类别都由5位数的字母加数字串代表,即其类别的界定由最多5个、最少1个维度的类别所构成,换言之,每个节目都是一个类别的组合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采用多维组合标准既是为节目分类,也是在多维度地凸显节目的各种特征。
我们认为,表征电视节目的维度,无外乎内容、行业、形式和所诉求的对象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能够包容电视节目的主要特征和全部类别集合,此其一。
其二,以内容维度实行的划分,参照并吸取了当前通行的主流节目分类的一些经验;以行业、形式和对象维度实行的分类,则主要根据当前电视节目的实际情况实行。
其三,为适合今后节目审核管理的需要,有必要设置节目审核管理级别分类。
详见表2。
“多维组合”分类标准(简称多维标准或多维系统),是在立足我国电视节目发展实际,分析研究国内外已有的节目分类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是节目分类领域的一项创新。
这套分类系统从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的单维性和定向性分类模式的限囿,将多维互补、多维组合作为节目分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力求呼应节目实践的丰富与多样化所提出的挑战,从而拓宽了节目分类的思路,拓展了节目分类的路径,体现出将学术研究落在实处的特征。
不但如此,多维组合分类系统强调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结合,一改过去只有分类而无编码的传统,将定性的划分(节目属性的确定)具体化、操作化,形成一套具体的分类编码系统,从而完成电视节目分类由学术研究到实际操作的转化。
“多维组合”分类标准表(表2)分类维度定义码类别内容A新闻B影视剧C综艺娱乐D戏曲∕音乐E专题∕纪录F生活服务G广告行业H法制类I军事类J科教类K农业类L体育类M时政类N财经类形式O竞赛P谈话Q连续∕系列R杂志∕板块S直播T卡通U引进片对象V老年类W女性类X少儿类管理1严格管理2有条件管理3基本管理4开放管理归纳起来,多维组合分类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一、适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