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40
010
20
01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3.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扩展:
论
消费和储蓄理论
主要内容
凯消费数
3.1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32一个简单的两时期模型
3.2 个简单的两时期模型
3.3 凯恩斯以后的消费理论
持久收入假说
命期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
3.4 实际利率和消费-储蓄决策
313.1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决定消费数量的主要变量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Y d ; 消费增加要小于收入增加(0<b<1)
d
Y
b a C +=
•消费与消费函数
•定义: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
消费(主要是可支配收入)的各种因
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消费支出总额的变
动主要受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不受商
品之间相对价格变化的影响;
品之间相对价格变化的影响
•公式:C=f(Y d)
家庭的收入、消费和储蓄(元)家庭的收入消费和储蓄(元)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或超支——100-100
100180-80
30034040
-40
5005000
70066040
90082080
1100980120 130******** 150********
消费函数
•消费与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的线性表示:
•C =a +bYd (a 和b 都是常数)•消费函数关系图
C=a+bY d
C
a
消费曲线
O
450
Y d
消费函数
•消费与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是任收入水平
•:是任一收入水平
上消费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
例。
其公式是:APC=C/Yd
例其公式是: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
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MPC∆C/∆Yd
MPC=
APC与MPC(b)
存在自发性消费a,a为一给定常数边际消费倾向为b,1>b>0,是一个常边际消费倾向为b,1 > b > 0,是一个常数。
平均消费倾向APC=C/ Y
d =a/Y
d
+b
结论:随着收入的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凯恩斯理论的局限
只考虑当期收入影响
没有考虑家庭拥有的财富对当前消费的影响
3.2 个简单的两时期模型32一个简单的两时期模型 两时期模型
考虑现在和将来两期
为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奠定基础
32个简单的两时期模型3.2 一个简单的两时期模型
模型假定
生命由两期构成:年轻期和年老期
收入由两部分构成:财富收入和劳动收入,期初不
拥有财富,期末不保留财富。
最优化目标:
在给定现在和将来收入的情况下,决定现在和将来
的消费,从而使自己的跨时效用达到最大。
C )
(r 1Q Q r 1C 2121++=++)(
3.2 一个简单的两时期模型:家庭跨时效用函数
图中预算线上的每点都表示和的不同组合其中点表示每期的消费图中预算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C1和C2的不同组合,其中E点表示每一期的消费正好等于其收入的情况。
借钱消费 储备以备将来消费
时期2
时期2
Q2
C2
C2
A B
E
Q2
E
时期1
Q1C1Q1
C1时期1切点A在E点之右,表明第一期
消费超过了收入第一期借贷消费
切点B在E点之左,表明第一期消费小于收入第一期进行储蓄
消费超过了收入,第期借贷消费消费小于收入,第期进行储蓄
结论
•家庭的消费不仅仅受其当期收入的影响,还受其他时期收入的影响。
一个当期收入很高的家庭,在当期会成为一个储蓄者,一个将来时期收入很高的家庭在当期会成为一个借款者。
无论是储蓄还是借款,这些行为都提高了家庭的效用,即家庭消费仅依赖当期收入的情况要比家庭消费根据全部时期的收入作出计划的情况要差。
Q Y 2p ⎤⎡+=Q r 12)()(r 1Q r 1Y 1p ++=++)(⎥⎦
⎢⎣+++)(r 1Q r 2Y 1p )(
持久收入变化的类型
•当前收入的暂时变化(当前收入发生(1)
变动):家庭变化当期储蓄,消费变动不大;
•(2)持久收入变化(当前收入和将来收入都发生变化):家庭将调整消费数量,储
蓄量变动不大;
•(3)预期将来收入变化(当前收入不变):家庭可能调整当期储蓄,以对付将来的收入
的变动。
33
3.3 凯恩斯的以后的消费理论 提出持久收入的意义
✷收入变量相对稳定:持久收入假定消费理论提出能较好地解释经验事实。
美国70年代到90年代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周期波动:1973-1975年,1981-1982年,经济从年代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周期波动19731975年19811982年
1990-1991年,每一次周期波动都带来实际GDP的较大幅度的下降,但与此相反,居民实际消费的变动却相当平滑,不像实际GDP变动那么剧烈。
✷持久的或长期的收入变化会促使消费者调整其消费行为
持久收入假说的不足
✷以适应性预期判断收入变化是否属于持久性现象
33
3.3 凯恩斯的以后的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
Modigliani & Brumberg,1954,《效用分析与消费函数》
核心思想
✷一个人的储蓄状态取决于他所处的生命周期的具体阶段。
尽管收
入在一生中的变化很大,但消费始终相当平稳。
333.3
凯恩斯的以后的消费理论收入和消费
储蓄负
储蓄
负储蓄2040606580年龄
333.3
凯恩斯的以后的消费理论 提出生命周期假说的意义✷揭示了一个国家的国民储蓄与该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关揭示了个国家的国民储蓄与该国的人年龄结构的关系:一国的中壮年人口大于青年和老年人口时,国民储蓄率有可能上升。
储蓄率还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与否有关完备的社会✷储蓄率还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与否有关: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可能降低储蓄率。
私人储蓄18.526.8
Why?
33
3.3 凯恩斯的以后的消费理论
本储蓄率较高的原
日本储蓄率较高的原因:
遗赠动机
预期寿命较长
收入增长较快,预期未来消费增加
房地产价格过高
343.4
实际利率和消费-储蓄决策 利率提高对家庭消费-储蓄决策的影响: 收入效应
✷利率提高导致家庭实际收入的变化所带来的消费决策的变化。
利率提高导致家庭实际收的变化所带来的消费决策的变化对债权人而言,收入将提高;而债务人的收入将下降。
替代效应替代效
✷利率提高后,放弃现在的消费,将来能够获得更多的消费,由此产生在两个时期间进行消费替代的选择。
30
40
10
20
301
9091929394959697989900第3 章结束
论消费和储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