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三节埃及俄罗斯--海口一中初一地理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第12周)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三节埃及俄罗斯--海口一中初一地理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第12周)

课堂活动:
(1)读图8 23,完成P.81“活动”中的第①题——“说一说俄罗斯的纬度位置,濒临的海洋以及陆上邻国”。
(2)俄罗斯是跨两个大洲的国家,请在图8 23中找出证据。(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纵贯俄罗斯西部)俄罗斯领土面积中,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哪个面积更大?
(3)在图中找出俄罗斯是地跨东、西两半球的国家的证据。(东西半球划分界线之——160°E穿过俄罗斯东部)
(2)为什么埃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尼罗河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地区?(水源丰富,地形平坦,适合农耕;交通便利;全国90%以上是沙漠)
归纳:
尼罗河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地区,是埃及最富庶的地区,全国4%的面积上聚居着全国90%以上的人口。
过渡:
沙漠广布,说明气候干旱。
课堂活动:
课件展示开罗、亚历山大的气候统计资料(表格或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归纳:
埃及人口较多,主要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通用阿拉伯语。首都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沙漠广布】
课件展示埃及地形分布图或引导学生观察图8-13。回答下列问题。
(1)对照高度表,埃及境内海拔高度在多少范围内面积是最大的?(200~500米)
(2)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米?属于什么地形?
(3)简要描述埃及的地势特征。(南高北低)
(4)观察图中符号,埃及地表景观有何特点?(多沙漠)
归纳:
埃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700米之间,沙漠面积占90%以上。平原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
观察“图8-16尼罗河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地区夜间灯火(卫星影像)”。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片说明了什么?(人口集中分布在尼罗河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地区)
海口一中初一地理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第12周)
课题
埃及、俄罗斯
主备人
林胜
时间
2015年5月20日
地点
四楼办公室
参加
人员
林胜、张文祝、林宏、郑撼、欧方丽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埃及、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埃及、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埃及、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2)埃及盛产优质的长绒棉,想一想,埃及适合优质农产品生长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光照强,日温差大)
(3)想一想,埃及的农作物为什么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埃及沙漠广布,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水源,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4)想一想,尼罗河对于埃及人民的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归纳:
俄罗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平原面积广阔,地势东高西低,乌拉尔山脉以西为东欧平原,向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等。西伯利亚地区大致以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为界分为西(平原)、中(高原)、东(山地)三个部分。
过渡: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
课堂活动:利用投影仪展示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或读图6-9,完成下列任务。
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埃及、俄罗斯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5.根据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埃及
“地跨两洲”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和“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这两个课程内容的要求已在第一节进行了阐述,可以参照理解。
③说一说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归纳:
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和西奈半岛;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亚洲西侧,跨亚非两洲,北、东分别临地中海和红海;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低纬热带地区,位于东半球。地理位置重要性——既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
过渡:
埃及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海陆交通要冲,其“咽喉”在哪里?
(1)观察60°N和北极圈,说出俄罗斯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哪些带?
(2)找出俄罗斯有哪些气候类型,描述它们的分布地区。俄罗斯各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俄罗斯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一般具有哪些特征?
(4)完成P.82“活动”第③题,通过对上扬斯克、莫斯科气候资料的分析,学会分析影响俄罗斯气候特征的主要因素。
(3)你认为应如何治理尼罗河的洪涝灾害?请在地图上找出阿斯旺大坝,它能起到什么作用?(修建水库;防洪、发电、灌溉等,但也破坏了生态)教师简要总结,引导学生理解阿斯旺大坝修建的利弊,培养学生看待问题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
【发展中的工农业】
课堂活动:
读图8-18,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埃及的主要矿产和物产,看一看,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18. 5
21.2
24. 3
25.9
26.3
25. 1
22.0
18. 7
14. 9
降水量(毫米)
0. 9
2.6
1.3
0. 6
0. 2
0.0
0.0
0.0
0.1
1.1
2.0
0. 7
(1)开罗、亚历山大分别属于什么气候?
(2)从开罗和亚历山大的位置判断,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大吗?热带沙漠气候呢?
(3)简要归纳埃及气候特征。
(3)阅读图8 21,组织学生讨论,埃及主要名胜古迹分布特点及原因。
归纳:
埃及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金字塔等名胜古迹、尼罗河沿岸风光、沙漠奇景。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因而旅游业已成为埃及主要经济收入之一。
拓展活动:
埃及旅游业较发达,除了有丰富且有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原因之外,还有哪些原因?(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归纳:
俄罗斯位于中高纬度,东西延伸很长,跨东、西两半球;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跨两大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西南临黑海和里海;俄罗斯西面和南面与多个国家相邻。俄罗斯面积为1709.8千米2,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
提示学生掌握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要关注“三线”——海岸线和国界线、大洲分界线、东西半球分界线(160°E)。
俄罗斯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13%。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积量807亿米3。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米3,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资源4270千米3/年,居世界第二位。煤蕴藏量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铀蕴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黄金储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在世界矿产开采总量中俄罗斯所占的比重是:磷灰石55%,天然气28%,金刚石26%,镍22%,钾盐16%,铁矿14%,贵金属和稀有金属13%,石油12%,煤炭12%。俄罗斯是世界上主要的资源出口国,是许多资源最大的出口国。
城市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开罗
平均气温(℃)
13. 6
14. 9
16. 9
21.2
24.5
27. 3
27.6
27.4
26.0
23.3
18. 9
15. 0
降水量〔毫米)
7.0
4.0
4.0
2.0
0.0
0.0
0.0
0.0
0.0
1.0
3.0
5.0
亚历
山大
平均气温(℃)
13. 4
13. 9
15. 7
自学活动:
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了解以下内容并归纳埃及工农业生产特点。
(1)埃及的工业规模居非洲第几位?
(2)埃及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其中地位最突出的是哪一类?
(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
(4)主要农业区在哪里?主要农产品有哪些?其中最著名的农产品是哪一种?
归纳:
埃及经济发展迅速,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石油工业和长绒棉生产地位突出。
归纳:
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起源于非洲东部高原,注入地中海,由于进入埃及后流经沙漠地区,没有任何支流汇入,流量逐渐减小。
学生合作讨论下列问题。
(1)尼罗河为什么会每年定期泛滥?(上游为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
(2)尼罗河定期泛滥也会给当地人们带来好处,这好处是什么?(带来肥沃土壤)
归纳:
临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欧洲经济发达,游客资源丰富。埃及离欧洲仅地中海相隔,距离较近,便于旅游。埃及对内对外交通较便利:埃及对外有较发达的海运和空运,对内有较发达的河运和路上运输,便于游客游览。埃及近几十年来积极发展旅游业,旅游接待和宣传能力较强。
俄罗斯
【面积最大的国家】
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征。
过渡:
俄罗斯面积广大,其自然地理环境有何特征呢?
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出俄罗斯的地形特征。
课堂活动:
(1)读图8-23,完成P.81“活动”中的第②题——“找出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说一说它流经的地形区叶尼塞河、勒拿河,说一说它们流经的地形区(两侧的地形区)和注入的海洋。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82“活动”第①题——“大河和山脉是俄罗斯大地形区的重要界线,请在图8-23中找出依据。
(4)读图8 24,说一说,俄罗斯从东向西依次有哪些地形区?其地势有何特点?把叶尼塞河、勒拿河标注在图中相应位置。
(5)归纳一个区域的地形特点一般从哪些方面描述?(主要地形类型、地势和地表起伏状况、区域内部地形差异)俄罗斯的地形有何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