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素问·上古天真论》讲稿

一、《素问·上古天真论》讲稿


一、从内因方面论述养生之道
[原文] 原文]
[ 昔在黄帝(1) ,生而神灵(2) , 弱(3)而能 昔在黄帝 黄帝( 生而神灵 神灵( 言, 幼(3) 而徇齐(4), 长而敦敏(5),成而登天 徇齐( 长而敦敏 敦敏( ),成而登天 )。迺 问于天师 天师( 余闻上古之人, (6)。迺(7)问于天师(8)曰:] 余闻上古之人,春 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 秋(9)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 皆衰者,时世异也?人将失之耶(10)? 岐伯对曰: 皆衰者,时世异也?人将失之耶(10)? 岐伯对曰:上 古之人,其知道 11) 12) 阴阳(13), ),和 古之人,其知道(11)者, 法(12)于阴阳(13),和 14) 食饮有节 16) 起居有常 (14) 于数术 (15 ) , 食饮有节( 16) , 起居有常 17), ),不 18)作劳(19),故能形与神俱 20), ),故能形与神 (17),不妄(18)作劳(19),故能形与神俱(20), 而尽终其天年 21), 天年( 百岁(22)乃去。 而尽终其天年(21), 度百岁(22)乃去。今时之人不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然也, 以酒为浆 然也, 以酒为浆(23 ),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 24)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25), ),不时御 (24)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25),不时御 26), 务快其心,逆于生乐(27),起居无节, ),起居无节 神(26), 务快其心,逆于生乐(27),起居无节,故 半百而衰也。 半百而衰也。
上古 天真
指远古
时代,即《内经》成 内经》 时代, 书以前的时代。 天,先 真气, 天;真,真气,亦称 元气。 元气。天真即先天真 元之气,亦即经文中 提到的肾气。
篇章大意
一、阐述养生的主要法则及其与健 康长寿的关系。 康长寿的关系。 二、 从人体生长发育 、 衰老及生殖功 从人体生长发育、 能方面的客观规律, 能方面的客观规律 , 强调肾气在生命活动中的主 导作用。 导作用。 三、举“真人”、“至人”、“圣人” 真人” 至人” 圣人” 贤人”四种养生家为例, 及“贤人”四种养生家为例,说明顺应天地四时 阴阳而保养精、 神的程度不同, 阴阳而保养精、气、神的程度不同,其寿命也各 不相同。 不相同。
形与 ———→ ———→尽终天年 神俱
不知养生的后果
今时之人 以酒为浆————————伤脾以戕生气之源 以酒为浆————————伤脾以戕生气之源 醉以入房,欲竭其精— 醉以入房,欲竭其精—伤精伤肾以伐精气之本 不时御神,务快其心———伤神伤脏以损精气 不时御神,务快其心———伤神伤脏以损精气 起居无节———————妄动以损伤形神之气 不知道者 起居无节———————妄动以损伤形神之气
岐伯对曰: 岐伯对曰: 上古之人, 上古之人,其知 道者, 道者, 法于阴 和于数术, 阳,和于数术, 食饮有节, 食饮有节,起居 有常, 有常,……
歧伯回答说:上古 歧伯回答说: 时代的人, 时代的人,大都懂得养 生的道理, 生的道理, 能够取法于 天地阴阳的自然变化, 天地阴阳的自然变化, 调和于术数, 调和于术数,饮食既有 节制又有节律, 节制又有节律,起居作 息有常规, 息有常规,……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11)者,法(12) 12)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 11) 阴阳(13), 数术( ),食饮有 食饮有节 于阴阳(13), 和( 14 )于数术( 15 ),食饮有节 16),起居有常 17), ),起居有 ),…… (16),起居有常(17),…… (11) 道:养生之道,如王冰:“知道谓知修养之 11) 养生之道,如王冰: 道”。 (12) 法:效法、取法,做遵守理解。 12) 效法、取法,做遵守理解。 13) 阴阳:指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 (13) 阴阳:指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 14) 调和,调理。 (14) 和:调和,调理。 15) 术数:张介宾注: 修身养生之法。 (15) 术数:张介宾注:“修身养生之法。”即指 导引、按蹻、吐纳等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方法。 导引、按蹻、吐纳等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方法。 16) 节制、节律。 (16) 节:节制、节律。 (17) 常:与度同义,规律、法度的意思。 17) 与度同义,规律、法度的意思。
[图表分析] 图表分析]
养生的法则与意义
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顺应四时, 法于阴阳—顺应四时,养气避邪 和于术数—锻炼身体, 和于术数—锻炼身体,强筋壮骨 食饮有节—规律饮食, 食饮有节—规律饮食,气血充沛 起居有常—生活规律, 起居有常—生活规律,气血安定 不妄作劳—劳逸结合, 不妄作劳—劳逸结合,保全形体
[注解释义] 注解释义]
昔在黄帝 昔在黄帝(1),生而神灵(2),弱(3)而能言, 幼(3) 黄帝( ),生而神灵( ),弱 生而神灵 而能言, 而徇齐( ),长而敦敏( 而徇齐(4),长而敦敏(5),成而登天(6)。 长而敦敏 成而登天( 黄帝: 史记》记载, (1)黄帝: 据《史记》记载, 黄帝为 从前的轩 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平定天下, 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平定天下,征 辕黄帝, 辕黄帝,生来 灭蚩尤之后,建都于轩辕之丘, 灭蚩尤之后,建都于轩辕之丘,故又称轩辕 黄帝。 十分聪明, 十分聪明,很 神灵: 张介宾注: 神灵, ( 2 ) 神灵 : 张介宾注 : “ 神灵 , 聪明之 小的时候就善 至也。 即聪明伶俐的意思。 至也。”即聪明伶俐的意思。 于言谈, 于言谈,幼年 同义词,指幼年、儿时。 (3)弱、幼:同义词,指幼年、儿时。 的时候对周围 徇齐: 周遍,周到。 迅速。 (4)徇齐:徇,周遍 ,周到。 齐,迅速 。 事物领会得很 方一智《通雅》 言圣遍知而神速。 方一智《通雅》注:“言圣遍知而神速。” 快、处理得亦 敦敏: 敦实、 厚道。 敏达, 很周到, ( 5 ) 敦敏 : 敦 , 敦实 、 厚道 。 敏 , 敏达 , 很周到,长大 敏捷。 敏捷。 之后既敦厚又 成而登天: 成年,即成人。 (6)成而登天:成,成年,即成人。 登 敏达, 敏达,到成年 即登天子之位。俞樾《内经辩言》 天,即登天子之位。俞樾《内经辩言》: 之时即做了天 成而登天,谓登天位也。 “成而登天,谓登天位也。”
篇章结构
第一节 论述养生的意义与法则 第二节 阐述人体生长壮老的规律及其与肾气的关系 第三节 论述养生程度不同,其寿命亦异 论述养生程度不同, 普教七版未选) (普教七版未选)
第 一 节
论 述 养 生 的 意 义 与 法 则
释译图析
一、从内因方面论述养生之道 二、从内因、外因两方面论述养 从内因、 生的具体要求
子。
迺(7)问于天师(8)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 问于天师 天师( 余闻上古之人, 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 (9)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 皆衰者,时世异也?人将失之耶( 10)? 皆衰者,时世异也?人将失之耶( 10)? 他向歧伯问 道:我听说上古 时代的人, 时代的人,年龄 ( 7) 迺 : 古 “ 乃 ” 字 。 天师:黄帝对歧伯 歧伯的尊称 (8)天师:黄帝对歧伯的尊称。高 大多都能活过百 世栻注: 歧伯为帝师, 世栻注:“歧伯为帝师,故史臣称为天 岁,而他们的动 作却不显衰老。 作却不显衰老。 师。” 现在的人, 现在的人,年龄 春秋:指年龄。 (9)春秋:指年龄。 才五十岁左右, 才五十岁左右, (10)人将失之耶: 10)人将失之耶: 将,选择连 动作便显得衰老 抑也, 还是”之意。 词,抑也,有“ 还是”之意。失,过 了,这是时代环 这里指违背养生之道。人将, 失,这里指违背养生之道。人将,《千 境的不同呢?还 境的不同呢? 金要方》养性序作“将人” 金要方》养性序作“将人”。与下文 是人们违背了养 将天数然也’同一文法。 ‘ 将天数然也’同一文法。” 生之道呢? 生之道呢?
《素问 ·上古天真论第一》 上古天真论第一》
基础部 邓

篇名解释
本篇推崇上古真人能够讲 究养生之道,却病延年, 究养生之道,却病延年,而真 人养生之道主要是能够保养天 真,不使妄泄,即人体生长壮 不使妄泄, 老和生殖功能强盛及寿夭变化 都取决于天真的盛衰盈亏。 都取决于天真的盛衰盈亏。因 此,养生保精对于健康长寿有 着重要的意义。 着重要的意义。 本篇内容主要是讨论这些 问题,故以上古…不违背常规地劳作 ……不违背常规地劳作,所以能够形体与精神都 不违背常规地劳作, 很健旺,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以后才去世。 很健旺 , 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 , 超过百岁以后才去世 。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 23),以妄为常, ),以妄为常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 (23),以妄为常,醉 以入房, 24) 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 以入房,以欲 (24) 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 不知持满 25), 26) 务快其心, (25), 不时御神 (26) , 务快其心,逆 于生乐 (27) ,起居无节, 故半百而衰也。 27) 起居无节, 故半百而衰也。 (23)浆:水浆,即饮料。 23) 水浆,即饮料。 24) 即色乐、情欲。 (24)欲:通“慾”,即色乐、情欲。 25)不知持满:王冰注: (25)不知持满:王冰注:“言爱精保神如持盈满 之器,不慎而动,则倾竭天真。 之器,不慎而动,则倾竭天真。” 26)不时御神: 善也。 用也,做统摄、 (26)不时御神:时,善也。御,用也,做统摄、 治理解。谓不善于把握和调养自己的精神活动。 治理解。谓不善于把握和调养自己的精神活动。 27)务快其心,逆于生乐:王冰注: (27)务快其心,逆于生乐:王冰注:“快于心欲 之用,则逆养生之乐矣。”谓贪图一时欢乐,违逆生命 之用,则逆养生之乐矣。 谓贪图一时欢乐, 长久康乐。 长久康乐。
今时之人 不然也, 不然也,以酒为 以妄为常, 浆,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醉以入房,以欲 竭其精, 竭其精,以耗散 其真,不知持满, 其真,不知持满, 不时御神, 不时御神,务快 其心,逆于生乐, 其心,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 起居无节, 故 半百而衰也。 半百而衰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