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基础知识(简单题)
五、问答题(答案要点
1、简述艺术的主要社会功能。
(常考)
艺术作为人类审美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的各种社会功能始终就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审美认知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
(1)审美认知功能。
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主要就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在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同时,还能够发挥其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2)审美教育功能。
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使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与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具体来说,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具有三个特点,即“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3)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主要就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与审美愉悦,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愉悦得到休息。
2、简要介绍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就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与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与人的主观世界。
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存在方式,即作品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表现形态。
两者的关系如下:
(1)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就是统一与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在艺术创造中,内容常常起主导作用,形式总要为一定的内容服务。
(2)艺术作品的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
它不仅可以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换,可以直接影响与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3)艺术创作应当力求把内容与形式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
3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易错题)
(1)第一层就是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就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与方法,就是作品外在的形式结构。
艺术语言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就是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就是审美的功能。
(2)第二层就是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
它就是艺术家依据
客观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富于感情色彩与审美性质的感性形式。
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她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或意境。
(3)第三层就是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就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涵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就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与创造的结果,就是艺术作品的深层层面。
艺术意蕴就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艺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原因。
4、美术的基本特征就是什么?
美术就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与手段,通过塑造平面或立体的视觉艺术形象,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与审美感受的一门艺术。
其基本特征就是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与瞬间性。
(1)造型性。
造型性就是美术的主要特征。
美术作品无论就是平面的还就是立体的,具象的还就是抽象的,都就是通过塑造一定的形体来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
(2)视觉性。
视觉性就是指美术形象在感知方式上的可视性。
(3)空间性。
美术创作中需要用一定的实体性物质材料(如布纸、颜料、石头、木材、金属等)创造占据一定空间位置的形象。
(4)瞬间性。
空间艺术的形象在空间中展开,并固定于一定物质材料之上,它只能塑造凝固不变的空间形象,而不具备时间因素。
不论就是绘画还就是雕塑,它们只能反映客观物象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瞬间的状貌,只能塑造存在于空间的静态,这就使美术作品的形象具有一种瞬间性与静止性特点。
5、美术语言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试做简单说明。
*
美术语言即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与谐等。
它的内容具体包括:
(1形体:形体包括点、线、面、体。
(2)明暗:西方表现体积感的重要美术语言,但中国画不强调明暗,只强调表现物体本身的凹凸、转折、起伏等。
(3)色彩:在西方绘画中,色彩就是固有色与条件色的相互结合;国画中的色彩只表现固有色,抛弃了光与环境对物体的影响。
(4)空间:西方绘画对空间的表现就是焦点透视、成角透视等;中国画则采用散点透视。
(5)材质与肌理:材质就是指物质材料,肌理就是指表面纹理,也强调触觉感;材质与肌理在绘画中就是通过笔触来表现的
6、艺术创作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通过特定的艺术媒介,创造审美艺术形象的过程。
艺术创作的过程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三个基本阶段。
(1)艺术体验就是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对美的发现,这就是感性认识阶段。
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发现现实生活中能够充分体现事物本质的生动的现象,即发现美。
(2)艺术创作的构思活动,其实就就是一种认识活动。
它包含两个环节,第一环节:内心视像的酝酿与孕育。
即在审美意识的加工改造下,初步形成一个形象一内心视像,这就是艺术家内心的视觉形象。
第二环节:审美意象的形成。
这个环节就就是把内心的这个形象,通过不断的分析、综合、概括、提炼上升为典型的艺术形象,即审美意象。
(3)艺术创作的传达活动就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就是艺术家运用物质媒介材料与技艺手段,表现其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及认识成果。
7、艺术批评的作用就是什么?
(1)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与鉴赏水平。
艺术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真正的艺术魅力,常常不就是一下子就能领悟与把握的,这就需要艺术批评来发现与评价优秀的艺术作品,指导与帮助广大群众进行艺术鉴赏。
(2)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
艺术创作就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艺术家需要广大读者、观众、听众与批评家的帮助,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
(3)丰富与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学科的繁荣发展。
8、简述艺术鉴赏的过程。
艺术鉴赏就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一般要经过感受、判断、理解、创造、想象、回味等过程,从程序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鉴赏的准备阶段、鉴赏的初级阶段、鉴赏的高级阶段。
(1)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就是鉴赏者在自己有审美需要、审美兴趣、审美目的的前提下准备有意识地去接受某一类或某一件艺术作品。
(2)艺术鉴赏的初级阶段就是鉴赏者运用自己的感知能力对艺术作品进行的初步认识与把握。
(3)艺术鉴赏的高级阶段就是鉴赏者在对艺术作品初步的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体验与回味,也就是艺术鉴赏的目的阶段。
9、造型艺术的特点就是什么?
造型艺术就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
它就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就是
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造型艺术不必像欣赏文学作品那样必须经过语言中介,只要凭借视觉感官就可直接感受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具体、固定、一目了然,不会因为欣赏者的不同而有变异。
这一卢在绘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造型艺术作品具有明白易懂的特点。
10、什么就是艺术思潮?研究艺术思潮有何现实意义?
艺术思潮就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与一定地域内,在一定的社会思潮与哲学思潮的影响下,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就是经济变革与政治斗争的发展)以及艺术自身的发展,在艺术领域里形成的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思想与创作倾向的潮流。
它就是社会思潮的构成部分之一。
现实意义:
(1)有利于直接推动各时代艺术的蓬勃发展;
(2)有利于深入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内在意义;
(3)有利于证明再现与表现相统一就是艺术自身的规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