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解读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解读
6.操作程序
6.6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 6.6.1 输注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避光药物时,应使用避光输液器。 解读:药典及说明书中规定需要避光的药物,如果不避光会导致药物分解、 氧化、变色、沉淀及毒性增加等不良反应,在输液避光药物时要用到避光 输液器。但确保避光输液器的避光剂不污染 药液,同时不污染护士的手及周围环境,建设使用 三层复合避光输液器。
将已卸下的安全保护组件弃于废物收集盒内
与普通密闭式留置针相比体现 在三个无差异:
※ 持、进针手法无差异 ※ 留置外观无差异 ※ 重量几乎无差异
6.操作程序
6.2.2 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
解读:型号越小导管越细越短,留置针型号从小到大依次是26G、24G、 22G、20G、18G 6.2.3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 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普通静脉穿刺
• 产品基本配置组成: • 普通静脉穿刺: • 医用治疗巾、止血带、碘伏棉棒、无纺
片、输液贴。 • 留置针穿刺: • 医用治疗巾、止血带、碘伏棉棒、无纺
片、医用透明贴膜、输液贴。
注:以上选用配置的规格和数量可按订货合同规定。
标示环 方向
沿指示箭 头顶出
沿标示 环折弯
碘伏流 出棉签 头湿润
解读:自毁型安全注射器、安全留置针、输液接头等产品的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对安全输液曾有这样的定义:
★对卫生保健人员不构成任何危险。 ★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注射产生的废弃物不对社会构成危害。
护理人员职业特点
职业特点
各种疾病、毒性药品 化学物质、放射物质
感染疾病的 高危人群
医务人员的重大责任
医务人员处于院内感染和社会感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 之中!如果我们医务人员感染了某种血源性疾病,那 么,很有可能将疾病传播给他人的危险,包括:病人、 医务人员、家庭成员及社会接触人员
解读:头皮钢针的适用范围 :用于临时输液,输注药物无刺激性,输液
时间小于4h ,单次抽血检查的患者。
6.2.4 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 等持续性静脉输注。 解读:留置针的使用范围:需短期静脉输液的患者。输入发泡剂及刺激性药物,尽
量避免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持续输注,以免造成静脉炎及液体外渗。
安全性能护理操作工具
安全注射器
针管回缩式安全型留置针
无针正压接头
安全留置针的结构
充分的安全式设计
• 针管回缩式安全保护组件设计 • 拔出针芯时,自动激活安全保护组件,锁定针尖、
包裹针芯,无法复原
减少针刺伤,最大程度的减少血液污染的危 险
安全留置针操作流程
洗手、带手套,评估操作环境
连接输液器并排气,持针座,以直线向外的方式去掉护针帽
6.2.7 PORT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使用高压注射泵注射造 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2014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
6.1.7 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护理包。
产品配置、特点及优势——配置
A型(PICC穿刺包)
产品配置、特点及优势——配置
* * 序号
6.操作程序
6.1 基本原则 6.1.1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方式的身份识别, 询问过敏史。 6.1.2 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等应一人 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 6.1.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 射和输液装置。解读:肝病区、艾滋病病区
留置针用于治疗周期在一个月以内,刺激性小的药物输液,留置时间为 72-96小时。
6.操作程序
6.2.5 PI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 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和血液动力学监测(耐高压导管除外 )。
6.2.6 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液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 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标准发布时间:2013-11-14 标准实施时间:2014-05-01 标准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 计划生育委员会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涉及内容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基本要求 6.操作程序 7.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 8.职业防护
关爱病人 关爱您自己
常见血源性疾病
艾滋病-HIV 丙肝-HCV 乙肝-HBV
--已知上述疾病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005年全国HIV职业暴露的方式
30%
针刺伤 割伤 其他
53%
17%
容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分析 [J],护理学杂志, 2006(24): 67-68
全球63家医院针刺损伤3552例 不同职业发生针刺损伤的比例
配 件 名 称、规 格
数量
1 包布 500X500mm
1
2 治疗巾 400X400mm
1
3 酒精棉棒 3支/包
1
4 碘伏棉棒 3支/包
1
5 酒精棉片
2
6 无纺片 50×50mm-4
1
7 透明贴膜 120X100mm
1
8 透气胶带 102×13mm-3
1
9 橡胶外科手套
1
B型(PICC/CVC护理包)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_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执行国家标准 为输液安全护航
前言
标准制定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 标准制定规则:按照GB/T l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吴欣娟 主任(主任护师),孙文彦护 士长(主管护师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徐波主任(主任护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郑一宁主任(主任护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赵林芳护士长(主管护师 )
7.9% 2.6%
16.8%
10.4% 12.6%
护士 49.7%
护士 医生 医技人员 实习学生 卫勤人员 其他
关爱病人请先 关爱自己
•
标准预防的概念
• 要求把所有的人体体液和分泌物均被视为有血源性病原体 (如HIV, HBV, HCV) 感染的。
•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防护措施,最好使用具有安全性 能的工具。
持针翼和延长管根部,左右旋针芯,避免上下移动
绷皮,持针翼以15-30度角直刺静脉
在套管前端观察回血,见回血降低角度,再缓慢送套管和针芯少许 ,保证套管尖端进入血管内
右手持针翼固定,左手持延长管根部固定,右手持针翼后撤 针芯至安全保护组件,至止退槽
左手持延长管根部固定,右手持安全保护组件, 整体向右旋转并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