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背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了解古诗词的发展,感受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通过比较,重点体会唐诗、宋词的不同特点。
3.通过教师的引领,让学生在反复的读背吟诵中,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词发展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感受古诗词悠久历史1.揭题: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
四言诗经,五言古风,唐诗宋词,构成了诗歌国度中无比壮丽的景象。
遨游诗海中,我们会美不胜收。
板书:古诗词背诵2.交流展示:在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有关古诗词发展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交流重点:(1)古诗词的发展: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以及诗歌的形式;各朝代的古诗词繁荣现象:唐诗、宋词、元曲。
(2)重要的诗人和词人:“三曹”、屈原、李杜、小李杜……3.古诗词知识竞赛:轮流指名学生出题,采用小组抢答的形式开展。
二、体会唐诗、宋词的不同特点1.过渡: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
上学期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已经感受了唐诗宋词的魅力,让我们结合课本中选取的唐诗《鸟鸣涧》和宋词《浣溪沙》,再来比较它们不同的特点。
三、出示《鸟鸣涧》和《浣溪沙》。
学生自由诵读,同桌交流唐诗、宋词的不同之处。
四、全班交流:唐诗:要求押韵,工整,一般为五言、七言,分绝句和律诗,非常讲究声韵和格律。
宋词:有词牌名,有一定的押韵要求,一首词基本上分为上阙跟下阙,句式长短不一,因此又称为“长短句”。
按乐曲的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五、回顾吟诵之前学习积累的唐诗、宋词。
(小组交流——指名朗诵)六、引导学生吟诵古诗词1.出示五言诗《鸟鸣涧》和七言诗《芙蓉楼送辛渐》。
2.五言诗和七言诗是常见的律诗格式。
吟诵时,要根据诗句格律的不同,采用合适的停顿,才能读出古诗的味道来。
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两首诗,注意停顿。
3.学生自由诵读这两首诗。
4.指名学生诵读这两首诗,教师指导读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5.学生自由诵读其余几首五言诗和七言诗。
6.出示宋词《浣溪沙》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指名诵读,学生评价,教师随机指导。
7.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词,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
七、吟诗入画1.教师出示与古诗词相应的图片,全班一起吟诵或背诵。
2.一首诗、一首词,犹如一幅画。
今天的课上我们遨游诗海中,徜徉名句间,陶醉品读里,得到了美享受。
课后,请大家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去领悟诗中之意,诗中之情。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10首古诗词的意思。
2.通过教师的引领,在感受古诗词语言美、韵律美的基础上,背诵古诗词。
课前准备熟读课本中的10首古诗词,大致了解古诗词意思。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古诗吧?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
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如果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
二、全班交流10首古诗词的大意教师相机检查学生对下面句子或词的理解:1.“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豆”喻谁?“萁”喻谁?2.“鸟鸣涧”是什么意思?诗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说说你看到和想到的景色?3.“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意思?“冰心”“玉壶”象征着什么?“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时时舞”“恰恰啼”是怎样的景象?5.“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是说石灰,实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竹石》中赞美的是竹子,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7.“白日”“青春”“妻子”各是什么意思?哪些词与现代意思不同?带有“白日”的诗还有哪首?8.《已亥杂诗》中表达作者愿望的诗句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愿望?9.“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10.《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三、讲述关于10首古诗词的逸闻或故事1.曹植的故事(了解古诗创作的简单故事,体会诗人当时心情),于谦的故事,郑燮的故事等。
2.在了解了古诗意思和创作背景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古诗词。
四、拓展延伸1.三星题:背诵古诗(怎样背诵才能体现诗的韵味)2.四星题:读古诗,想象画面(这样的景/情,给你怎样的感受?)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借助积累能在情境中加以灵活运用。
2.掌握古诗文的复习积累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温习在小学课本里学过的古诗词,将五六年级重点古诗词整合归类。
教学过程一、温习背诵1.导入: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
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读背了不少的古诗词,上学期还进行过一次古诗词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能想起来吗?2.学生回忆背诵,六上的四首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PPT出示。
随机交流:《春夜喜雨》——哪句写出了春雨来得及时?——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句中用得很巧的词是哪个?写出了什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写出夏天夜晚的景色3.这学期还安排了10首古诗词让同学们背诵,都会背了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4.过渡:请同学们看看书中的插图,你有什么发现吗?因为每一首诗都展现了一幅或几幅画面。
看来,诗人写诗时,心中有画,那我们在背诗时也要心中有画。
老师收集了几幅画,让我们看着画来猜猜是什么诗吧!说说为什么认为是这首诗?当时作者的心情如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江雪》《清明》二、积累应用导入:刚才我们复习了学过的20来首古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玩玩闯关游戏吧!(一)第一关——积累关1.每一组都有六句诗,补充完整了,且全对才算过关。
第一组: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我来思,(雨雪霏霏)。
稻花香里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第二组: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第三组: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第四组: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2.一组订正,其他三组读一读。
3.小结:没做的那三组题目请同学们课外完成,自己给自己检测一下。
(二)第二关——理解关同学们大都已经记住了这些诗词,那是否理解了呢?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第一组:泊.船瓜洲()行人临发又开封..()第二组:聒.碎乡心梦不成()笛弄.晚风三四声()第三组:怪生....无雨都张伞()最喜小儿无赖()第四组:白发谁家翁媪.()漉.菽以为汁()(三)第三关:归类关1.引导:看来,前两关都不太能难往你们,接下来就来个具有挑战性的。
根据诗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来给这些诗歌分分类。
2.出示:《石灰吟》《长相思》《送元二使安西》《墨梅》《泊船瓜洲》《芙蓉楼送辛渐》《送孟浩然之广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竹石》……给上述古诗归类,并说说是按什么来分?并尝试着自己给学过的古诗也像这样进行归类。
3.我们不仅可以给整首诗进行归类,也可以从诗句中归类,你看老师也归了几类。
(1)下面四句古诗含有四种花,你能说出来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无处寻。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请说说下列诗句描绘的是哪座名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一句诗描写了一种花,或者是一座山。
有的还可以是几句诗来描绘同一个主题,例如:描写春雨时,我们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同学们也可以从这方面去归归类。
5.小结:其实归类会更便于我们学记古诗词,古诗词积累多了,还可以用在我们平常的话语中。
(四)第四关:活学活用关1.我们读书,不但要读课内书,更要多读课外书,因为,这样,我们才可以学到更多新知识。
2.我们读书不能死读书,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3.汶川地震让孩子们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如果我们要鼓励灾区的小朋友学会坚强,我们用《竹石》的:“”来鼓励最好!4.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
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时,爸爸走了过来一点拨,顿时,难题终于被解了出来。
……(三)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通过读、背、写,以及同学间的交流,肯定发现自己对某些内容还没有很好的掌握,希望大家在这节课结束后能马上去补习一下,去积累更多的古诗词。
我们今天虽然上的是古诗词的复习课,但也只是把大家领进了这座花园的大门。
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也只不过是这“花园”的一角。
我们要想对古诗有更多的了解,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
希望大家好好努力,或许更好的诗歌也在你的笔下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