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古文《祁黄羊举荐》(四年级晨诵)

小古文《祁黄羊举荐》(四年级晨诵)

四年级下(小古文)
祁黄羊举荐
写作背景:
春秋战国乱纷纷,各国征战频繁,时局十分 紧张,在此关头,用人是否得当尤为重要。当时 晋国军事力量强大,与中军尉祁黄羊的训练有方、 唯才是举密不可分。
原文出处: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 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百科 全书似的传世巨著,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 二十多万言。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 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本文出自《吕氏春秋·去私》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 “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 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注释: 1.祁黄羊:名奚,字黄羊,晋国大夫 2.于:向
注释: 1.举:推荐、举荐。 2.为:当,担任。
译文: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真好啊,祁黄羊的话。他荐举外人,
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 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人物介绍:
祁黄羊(前620--前545),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 (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周简王 十四年(前572年),晋悼公即位,祁奚被任为中军尉。祁奚在位 约六十年,为四朝元老。他忠公体国,急公好义,誉满朝野,深 受人们爱戴。盂县祁县均设有祁大夫庙。他曾推荐自己的杀父仇 人解狐替代自己的职位。
读一读:
祁黄羊举荐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 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可,非 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 “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 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想一想
祁黄羊举荐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推荐人才时应该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不顾个人恩 怨,公正无私,唯才是举。
2.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的意思。
举荐外人,不排除自己的仇人;举荐自家的人,不避开 自己的儿子。
3.令:县官。 4.其:语气词,无义。 5.而:同“以”。
译文: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没有长官,谁可以任用?”
祁黄羊答道:“解狐适合。”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祁黄羊回答说:“您问可以任用的人,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 公(称赞)说:“好的!”就任用了解狐。居住在国度里的人都称赞这 件事。
译一译
祁黄羊举荐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 :“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 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注释:
1.居有间:过了些时日。 2.尉:军事长官。
3.举:举荐。 4.其谁可而为之:哪一个是担任这官职的合适人 选呢? 可,合适;其,语气词,无义。
译文:
过了一些时候,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掌管军事的 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晋平公说:“ 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可以任用的人, 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晋平公又称赞说:“好的!”,就又任 用了祁午。居住在国度里的人又都称赞这件事。
译一译
祁黄羊举荐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