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桃种植管理技术

核桃种植管理技术

核桃种植管理技术作者:邵江涛黄绕燕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6期邵江涛1,黄绕燕2(1.师宗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师宗 655700;2.师宗县漾月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师宗 655700)摘要:大规模发展核桃种植,掌握其关键的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笔者主要从适宜种植的核桃品种、丰产栽培技术等方面阐述,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桃;育苗;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1 适宜漾月街道种植的优良品种1.1 大泡核桃(又称漾濞泡核桃、茶核桃、绵核桃)云南省早期无性优良品种,一年生嫁接苗定植后7-8年开花结果。

丰产、盛果期株产干果100 kg左右。

树势较强,树姿直立,该品种长寿高产,品质优良,是云南省多年来大力推广和内销外贸的优良品种之一。

1.2 三台核桃(又称草果核桃)其树势旺,树体大,树姿开张。

该品种长寿高产,是果油兼优的优良品种。

1.3 细香核桃(又称细核桃)分布海拔1650~2200 m ,其树势强,树姿开张。

该品种坚果较小,外观较差,但丰产性好,仁味香纯,坚果出仁率及含油率较高,是适宜加工的品种。

1.4 云新高原1979年种间杂交育成,亲本为云南漾濞晚实泡核桃和新疆早实核桃云林A7号进行种间杂交。

该品种主要特点是早实、丰产、优质、耐寒及树体矮化,种实个大、壳薄、成熟早,鲜仁饱满、脆香,深受消费者欢迎,海拔1600~2400 m 的地区适宜栽培。

2 丰产栽培技术2.1 丰产地选择与品种配置核桃是多年生的深根性喜光果树,要选择背风向阳的缓坡地、平地或河谷地。

要求排水良好,土壤厚度1 m以上,土质疏松,pH值为7.0~7.5的壤土和砂壤土较为适宜。

选择核桃栽植地块时还需要考虑同时选用2~3个雌雄花期相近或互补的主栽品种,或配置适宜的授粉品种,以保证正常授粉。

授粉品种要求与主栽品种同时开花,且能产生大量发芽率高、亲和力强的花粉,并与主栽品种相互授粉良好。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可按3∶1~5∶1的比例进行列式配置。

2.2 整?地种植穴的大小以1 m×1 m×1 m 较为合适。

每定植穴施优质农家肥30~50 kg、磷肥3~5 kg,然后熟土回填。

2.3 种植技术2.3.1 种植时间以秋季和春季为宜。

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春季3月上旬至4月上旬。

2.3.2 种植密度种植密度要根据立地条件、栽培品种和管理水平而定。

早实品种株行距以3 m×5 m或4 m×5 m为宜,亩栽植33~45株;晚实品种株行距以5 m×6 m或6 m×6 m为宜,亩栽植19~22株。

2.3.3 种植种植时,对苗木主根过长和受伤根系进行修剪,用GGR6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50~100 ppm 和黄泥浆进行蘸根处理。

将处理好的苗木放入穴内,用熟土填埋,提苗轻踩,当填土与地面水平后踩实,再浇足定根水,用80 cm×80 cm或100 cm×100 cm 的地膜进行覆盖。

2.3.4 种后管理(1)施肥和灌水。

种植时必须浇足定根水,如遇干旱,2周后应再浇1次透水,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苗木成活后,当新梢长到10 cm 以上时可适量追施速效氮肥,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也可进行叶面追肥。

(2)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核桃种植后,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同时要加强核桃叶甲等病虫害防治。

2.4 核桃的抚育管理2.4.1 土壤管理(1)深翻扩盘。

幼树定植2-3年后逐年向外深翻扩大种植穴,至株间全部翻遍为止。

每次深翻扩穴可结合沟施有机肥进行。

(2)松土除草。

每年除草4~8次,做到有草必除。

(3)合理施肥。

幼树以氮肥为主,成龄树则应在施氮肥的同时,注意增施农家肥。

随着树龄的增长,适当增加磷钾肥的用量。

施肥方式有基肥和追肥。

基肥的施入应在秋季进行,以早施效果为好。

追肥在树体生长期以速效性肥料施入,每年追肥2~3次。

施肥的的方法有放射沟状施肥、环状施肥、穴状施肥、园地撒施等。

(4)合理间作。

作物间作、套种以豆科和薯类等矮秆经济作物为主。

2.4.2 整形修剪核桃树整形修剪的主要树形,有自然开心形和主干疏层形。

2.5 病虫害综合防治漾月街道核桃的主要害虫有银杏大蚕蛾、核桃举肢蛾、云斑天牛等;病害有核桃炭疽病、黑斑病、溃疡病等。

2.5.1 核桃害虫(1)银杏大蚕蛾防治方法。

①药剂防治。

喷洒10%溴氰菊酯800倍液或50%敌百虫乳油1000倍液防治幼虫效果好。

②人工扑杀幼虫和茧。

在6 - 7月人工摘除茧蛹,集中杀灭。

冬季清除茧中或树皮缝隙间的越冬卵。

③保护天敌。

卵和蛹有多种寄生蜂和寄生蝇,卵是赤眼蜂和黑卵蜂越冬的天然寄主,要注意保护。

(2)核桃举肢蛾(核桃黑)防治方法。

①消灭虫源。

冬季彻底清除树冠下部枯枝落叶和杂草,刮掉树干基部老皮,集中烧毁。

深翻树下土壤,可消灭大部分越冬幼虫。

在受害幼果脱落前,及时修剪、摘并深埋,可减少翌年的虫口密度。

②生物防治。

在6月份,每亩释放赤眼蜂30万头,可有效控制核桃举肢蛾的为害。

③耕翻土壤。

采果至土壤封冻前或翌年早春进行树下耕翻,深度约15 cm,范围要稍大于树冠投影面积。

结合耕翻可在树冠下地面上撒施5%辛硫磷粉剂,每亩用2 kg,施药后翻耙使药土混匀,可将举肢蛾消灭在出土之前。

④药剂防治。

4-5月,树盘覆土2~4 cm厚,或地面每亩撒杀螟松药粉2~3 kg,或每株树冠下撒25%西维因粉0.1 kg;6-7月是幼虫孵化期,是药剂防治的重点,用50%敌百虫乳油1000倍液,48%氯吡硫磷乳油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500倍液,或间隔喷1次50%杀螟松乳剂1000~1500倍液。

(3)云斑天牛防治方法。

①人工捕杀。

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可在成虫发生期进行人工震落或直接捕捉杀死。

幼虫蛀入树干后,以虫粪为标志,用尖端弯成小钩的细铁丝从虫孔插入,钩杀幼虫。

②黑光灯诱杀。

利用成虫趋光性,晚上用黑光灯引诱捕杀。

③药剂防治。

冬季或产卵前期,用生石灰5 kg、硫磺0.5 kg、食盐0.25 kg对水20 kg,充分拌匀后,涂刷树干基部,以防成虫产卵,也可杀死幼虫。

此外发现虫孔后,可先清除粪便,然后用西维因粉与等量黄土和成的泥堵洞,或用棉球蘸敌敌畏5~10倍液塞入虫孔,并用稀泥封死。

或在虫孔塞入0.2 g 磷化铝片,用黄泥封闭,以熏杀幼虫,效果较好。

④树干涂白。

早春用石灰液涂刷树干2 m 以下范围,阻隔成虫产卵。

(4)小吉丁虫防治方法。

①消灭虫源。

秋季采果后,剪除全部受害枝,集中烧毁以消灭翌年虫源。

②饵木诱杀。

在成虫产卵期,及时设立一些饵木,诱集成虫产卵后及时烧掉。

③生物防治。

核桃小吉丁虫有两种寄生蜂,自然寄生率为16%~56%,释放寄生蜂可有效地降低虫口数量。

④药剂防治。

成虫羽化出洞前用药剂封闭树干。

从5月下旬开始每隔15 d 用90%晶体敌百虫600倍液或48%氯吡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喷洒主干。

在成虫发生期,结合防治核桃举肢蛾等害虫,在树上喷洒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25%西维因600倍液。

(5)核桃叶甲又称核桃扁叶甲、金花虫的防治方法。

①消灭越冬成虫。

冬春季刮除树干基部粗老翘皮烧毁,清除越冬成虫。

②黑光灯诱杀。

4-5月成虫上树时,用黑光灯诱杀。

③药剂防治。

4-6月,喷10%溴氰菊酯800倍液防治成虫和幼虫效果较好。

2.5.2 核桃病害防治(1)核桃炭疽病防治。

①选栽抗病品种。

②加强树体管理。

合理密植,加强抚育管护,改善园内和冠内通风透光条件。

③清除病源。

采收后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果、落叶,集中烧毁,减少初次侵染源。

④药剂防治。

发病前喷1∶1∶200(硫酸铜∶石灰∶水)等量式波尔多液。

发病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农抗120水剂6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半月喷1次,共喷2~3次。

(2)核桃黑斑病防治。

①选栽抗病品种。

②消灭虫源。

结合采后修剪,清除病枝、病果,集中烧毁。

③药剂防治。

发芽前喷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菌,生长期喷1~3次1∶0.5∶200半量式波尔多液,或50%甲基硫菌灵500~800倍液,开花前后及幼果期各喷1次。

或喷70%消菌灵或菌毒清1000倍液。

(3)核桃溃疡病防治。

①加强抚育管理。

对土壤瘠薄、结构不良的果园,通过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②刮除病斑。

春季刮除病斑,集中烧毁。

再用2%农抗120水剂30倍液涂抹2次,或用4~6波美度石硫合剂消毒杀菌。

③树干涂白。

冬季先刮净病斑,后涂发白剂(按生石灰∶食盐∶硫磺粉∶动物油=100∶30∶2∶1∶1配置)。

2.6 核桃采收2.6.1 采收时期当青果由绿变黄,部分顶部开裂,青果皮易剥离时开始采收。

2.6.2 采收方法人工采收采用竹竿从上至下,由内向外顺枝敲打。

2.6.3 脱青皮和坚果漂洗①脱青皮。

有2种方法:一是堆沤法;二是药剂法。

②漂洗。

将脱皮坚果装入篾筐,再用竹扫帚搅洗,要用洁净水清洗,不能长时间浸泡。

对于出口外销的核桃,洗涤后还需要漂白。

③晾晒。

核桃漂洗后,应先放在竹箔或晒席上阴干半天,待大部分水分淋掉、蒸发后再摊放在竹席或竹箔上晾晒,坚果摊放厚度不应超过两层,一般经过5~7 d 即可晾干。

收稿日期:2020-03-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