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因邻里矛盾双方打架导致一方受伤,如何区分责任确定赔偿

因邻里矛盾双方打架导致一方受伤,如何区分责任确定赔偿

因邻里矛盾双方打架导致一方受伤,如何区分责任确定赔偿
案情简介:
原告甲。

委托代理人乙。

被告丙。

委托代理人丁。

委托代理人A。

原告甲与被告丙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2013年6月11日在我家没有人的情况下,B(被告的公公)及家人非法翻墙进入我家,将我的树砍掉,12日晚上我去问个究竟时,B说"树是我们砍得,你去告我"。

我已63岁,本不想生气,但是其言语霸道,态度张狂,争吵由此开始,在我毫无防备地情况下,被告在背后用大木头棍子狠狠地砸在我的头上,致我当场昏迷,身体各部又遭到不同程度的殴打,截至今日,经常头疼、恶心,留下了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被打伤的左眼视力下降几近失明,在住院半个月期间,适逢麦收,我是家庭的重要劳动力,给九亩地麦子和一亩地的棉花造成很大的损失,为此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7052元、营养费50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500元、护理费7500元、交通费200元、误工费7910元、精神补偿5000元、树木赔偿500元、后期治疗费3000元。

一、原告对自己的主张提供以下证据:
二、医疗费清单一份,证明医药花费情况。

三、原告儿媳的工资证明,用于证明护理费情况。

四、交通费单据32张,证明交通费情况。

五、原告做工的证据一份,用于证明误工费的情况。

被告辩称,原告所诉不符合事实。

诉状中称家中无人,其实是闲院,根本不住人,因今年雨水多原告的树干下雨时滴到我的屋上,致我的屋经常漏雨、破瓦。

我多次找到原告让她刨树,并且在2011年我找到村委及支部书记,原告也答应刨树,但是一直没刨。

因原告不刨树,大树将我房上的瓦损坏,为此,我割了几个小枝,并且也经过了原告的允许。

但是2013年6月12日晚上10点,原告及其丈夫拿着砍刀和砖头在我门口骂,我公公一看情况不好,就往南跑,我一听到声音,看到被告的丈夫举着砍刀想砍我公公,就回家拿着个小棍,打了被告,纯属正当防卫,如果不打她,我公公就没命了,后来,我出于人道,给她垫付了4000元医疗费。

我为了防止流血事件的发生,进行了自卫,完全责任在原告,原告有重大过错,为此,我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对自己的主张提供以下证据:
一、宿安乡小孟家村委的证明一份,用于证明2011年调解是原告同意刨树。

二、宿安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证明一份,用于证明原告同意刨树。

三、证人孟某某到庭作证,证明被告在原告住院期间垫付医疗费4000
元。

经审理查明,2013年6月12日晚上10点左右,原告发现靠被告家的院子内的树,被人砍了,原告从院子出来就在外面骂,此时,被告的公公站在他的门前没出声。

原告的丈夫就走到他面前说:这棵树碍事你砍它不要紧,但是的和我说一声。

双方言语发生争吵,被告的公公用脚踹了原告的丈夫两下,原告的丈夫就回家拿来砍刀,被告的公公看到拿了刀后,就朝南跑,原告的丈夫就在后面追,追到南面的麦田,原告的丈夫绊倒了,被告的公公就回来夺刀。

原告则用脚踢,被告见此情况就用木棍打了原告,分别打了他的腿上、胳膊上和头上。

双方的争斗经临邑县公安局宿安乡派出所处理,分别处原告夫妇各二百元罚款、被告拘留十日,罚款伍佰元。

被告的公公罚款二百元。

双方的争斗造成原告住入临邑县人民医院14天,花费医疗费6952.1元。

原告住院期间期间其儿媳在院护理。

住院期间被告为原告垫付4000元医药费。

上述查明有庭审材料予以证实。

本院认为,原、被告作为同村邻居,在处理问题时,应该通过协商等和谐方式来解决,不应争吵,更不应出现殴斗。

双方的欧斗造成原告住院,对此结果的发生临邑县公安局宿安派出所分别进行了处罚,由此可见,双方均有责任。

原告住院后造成的花费,被告在其责任范围
内承担相应的赔偿义务。

原告主张的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符合相关规定应予以支持,但是数额依法应予以调整。

原告主张的误工费,其提供的证据仅是原告自己写的一本流水账,无法考究其真伪,该证据不充分,依法不予以支持。

原告主张的交通费,该证据比较单一,不能形成证据链条,证明其主张的合理性,依法酌定为100元。

原告主张的精神补偿、后期治疗费,因没提供相应的证据,依法不予以支持。

原告主张的树木的赔偿问题,与本案不是同一法律关系,以另案处理为宜。

为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条、第六条、第十六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丙于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赔偿原告甲医疗费6952.1元、营养费35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350元、护理费1585.92元、交通费100元以上总数额为9338.02元的70%计款为6536.61元(被告已给付4000元)。

如未按本判决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依法应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600元,由原告负担180元,由被告负担420元。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