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坪山文体综合楼项目技术标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坪山文体综合楼项目技术标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第二章施工管理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第一节施工管理重点、难点分析1、工程建设规模巨大,施工管理要求较高本工程招标面积310198.32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16077万元,发包工程估价100000万元,总工期为792天,其中,项目总占地面积85983.97平方米,一期工程占地面积44554.74平方米。

南北两区施工占地面积巨大,地下室主体工程范围达到183.8m×169m,材料、人员、设备等施工生产要素的组织、协调难度较高,需要有良好的总体平面部署。

例如,经初步估算,在施工高峰期间,每天施工产值在180万元左右,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材料、人力和资金投入,需要项目总承包单位具有很强的资源组织能力、计划编制能力和现场执行力。

2、总承包施工管理内容多,组织协调难度大本工程总包管理内容共有25个子项,分别是:土石方、基坑支护、地基与基础、一次装修、钢结构、屋面及防水、建筑电气、智能化、通风空调、电梯、消防、燃气、金属门窗、市政管道、主体工程、给排水工程、入户门、栏杆、太阳能、机械停车、人防、高低压配电、售楼处、室外环境、二次装修等。

因分项工程较多,在总包管理过程中,项目内部管理的交接、穿插和协调工作量巨大,同时与项目外部各主管单位、参建单位的工作对接、沟通和互动也需要总包单位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和沟通技巧。

3、地下室施工质量要求高本工程的地下室面积大,底板厚度分为多种尺寸,分别为600mm、550mm、500mm、400mm等,地下室侧墙厚度为400mm、350mm,因此如何防止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和保证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是本工程的重点。

4、项目包含深基坑和高大模板工程根据自然地面的走势,项目区域的基坑深度均超过5米,部分区域达到10米,需要采取必要的基坑支护措施才能保证地下室施工的顺利进行。

同时,项目有两层地下室并存在与裙楼的共通空间,形成了10米以上的高大空间,因此存在高大模板系统,模板支撑体系高度在10米以上,同时还存在大量的8米左右的模板支撑系统。

第二节应对措施针对本工程的上述重点和难点我司将采取如下对策以解决难点,保证重点,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一、管理对策1、公司高度重视,对工程给予充分的支持和指导本工程从项目规模、社会影响和品牌塑造等各方面来看都是非常良好的标志性项目,若能承建该工程则是我公司提高管理、树立品牌的宝贵机会,所以,我们把本工程列为2013年度重点工程项目,将给与全力支持和指导,从工作机制、资源支持和标准要求方面,为项目施工所涉及的事项办理设置绿色通道,确保人力、资金和指导的到位,并且对项目管理高标准严要求,使项目在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绿色施工等各方面满足总承包合同的各项要求。

2、组建最强的项目管理团队首先,我们将选派企业内部具有类似项目管理经验、综合能力最强的一级建造师担任项目经理,并由其挑选其他业务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建项目管理团队。

其次,我们针对项目管理要求建立项目部考核机制,对于重要节点、管理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奖罚,调动项目管理团队的积极性。

第三,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经营管理责任书》,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进行必要的管理授权,使项目经理能够真正行使管理权力,完成工作职责。

3、全力做好项目前期管理策划首先,做好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划分施工区、施工流水段,确定正确的施工程序,确保施工有条不紊进行。

本工程单位工程、参建单位多,为确保施工有条不紊进行,需要先做好项目总平面布置,以此为基础,在平面划分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制定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既能连续均衡的流水施工,各单项工程又能按合理的时间插入,合理的顺序展开施工,确保忙而不乱。

第二,通过优化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做好项目管理策划,包括:资金计划、材料采购租赁进场计划、技术管理计划、质量安全管理计划、进度计划、重要方案编制清单、劳动力资源计划、设备租赁采购计划等。

通过做好项目前期管理策划,选定好施工路径,备足所需资源,创造良好条件,为项目施工开好头,打好基础,使项目动工之后尽快进入规范、有序和高效状态。

4、选好队伍、开展竞争,保证作业质量各专项施工作业队伍是施工任务的具体执行者,其作业水平直接影响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因此是本工程各项资源投入中最核心的要素。

我们首先将从合作过的队伍中挑选最优的队伍来承担施工任务,并且在施工协议中明确提出各项要求,依据各项要求建立奖罚机制,为过程监管提供依据。

其次,我们也将寻找市场信誉好,经考察名符其实的优秀施工作业队伍来参加项目施工。

第三,因项目施工作业面较大,我们将施工区域进行分区,形成施工作业队伍之间的竞争和评比,开展项目部内部的劳动竞赛活动,对项目各分项工程进行质量、安全和进度的内部评比,调动参建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进行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

当个别施工队伍出现问题时,也能够其他队伍及时帮助或替换,不致于对项目正常施工产生大的冲击。

5、加强协调管理,确保各专业施工满足要求为加强协调管理,搞好各工程各专业施工单位的配合协调,消除施工关键阶段的“短板”,我司将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通力配合,建立项目各专业有效联动机制。

首先是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合作尽快完成各专业施工单位选择,选择专业施工能力和业绩好的专业分包单位,并及早进行各专业施工准备。

总包项目部设置专人分工对口与各专业施工单位联络,代表总包单位行使管理、联系和指导职责,对于直接影响施工进度、质量的关键性专业工程进行重点管理。

为增强总包管理力度,将各专业施工的工程款支付纳入总包单位支付管理中。

6、加强预控、强化质量管理加强事前控制,结合本工程的具体难点、重点,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将组织项目专业人员认真制订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严格审核有关技术文件,并督促各专业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自检制度。

做好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把好原材料进场使用关,杜绝不合格材料或未按规定检验材料用于项目施工,在材料管理上,我司将从供应商的选择到材料的进场验收、保管、发放和使用等各环节,都将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使投放到工程上的各种材料始终处于有效的管理之中;组织专人进行现场施工的开工前检查、工序交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依据“三个体系”要求,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各种可能因素,找出主要因素并制定控制措施,进行主动预防性控制。

7、加强技术管理,实施样板领路,科学施工我司将根据长期积累的技术管理经验,建立一整套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作业指导性文件的研究编制直至最终的落实。

首先是以技术标准、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及积累的技术管理经验为依据,编制技术方案、交底等技术文件,做到方案、交底合理、可靠、可行,解决施工技术难点;其次是全面推行样板层、样板间、样板墙,通过严格保证样板制度的实施,控制各工序、各工种的标准化、规范化作业;第三,开展全面的QC活动,确保工程有条不紊,施工组织科学合理。

8、积极推广和应用“四新”技术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我司将在本工程上积极推广和应用多项“四新”技术,如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全站仪定位及激光测量技术、施工过程水回收和利用技术、大体积砼裂缝控制技术、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塑料模板技术、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等,通过实施以上新技术,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效率的目标,并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质量目标提供强大的科技保证。

9、加强资料管理,确保资料管理与建设同步进行资料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追溯性,直接体现项目管理成效,但长期以来却是不少施工项目管理的弱项。

为强化本工程的资料管理,确保工程资料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我们将专门设置资料组,安排具有丰富资料管理经验的人员专职负责整个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项目技术负责人对资料管理工作进行指导、考核。

同时选配1—2名助手协助完成资料整理,保证人力到位,使资料管理做到与工程建设三同步(基础、主体、竣工)。

10、实行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我们将把本工程纳入我司的信息化管理范围内,对项目全过程管理给予信息化支持,包括:分包管理、合同管理、工程材料和构配件与设备、施工机具、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施工进度、成本(工程计量、计价)等内容,提高管理效率,增强项目的管理、协调力度。

施工现场设置数码摄像机,对施工过程实施24小时监控,结构施工阶段,电视监视平台安装在塔吊上,装修阶段将安装在室内重点部位。

施工信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施工进展等)将及时传送到监控室,业主和监理在办公室就能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

采用电视监控系统和“VIEWBOOK移动视频服务系统”,现场的管理信息可以实时传递到管理人员的手机上,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二、技术对策1、基坑支护本工程地下室边线距离项目红线及周边道路有较大的距离,基坑深度在5米—10米,根据项目基坑的土质条件,主要为杂填土、粘土、砂质粘性土等,我们计划采用土钉墙支护的方式进行基坑支护。

土钉墙支护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可有效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并且施工设备简单,不需要单独占用场地,不占或少占单独作业时间,施工效率高,成本费用较低。

2、高支模施工为了确保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项目的高支模部分施工拟采用钢管扣件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严格依据国家及行业规范编制施工方案,认真进行班组技术交底和过程检查。

具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详见第七章:高支模施工方案。

3、结构混凝土工程防止开裂的措施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使用和寿命,同时混凝土自身的密实度和内部质量也直接影响结构层的抗渗漏性能,随着混凝土泵送工艺的大量使用和混凝土设计尺寸不断提高,水平构件出现裂缝的几率大大提高。

因此,在本工程的结构施工中,除了要抓好混凝土结构几何尺寸,表面光滑平整,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等方面之外,把控制混凝土结构不产生裂缝列为主要环节。

我们将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特别是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由项目总工为负责人,成立一个混凝土防裂QC攻关小组,从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运输、浇筑及养护、模板支撑、施工工序安排等全过程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指导,采取系列相关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缝。

4、积极开展绿色施工鉴于本工程占地面积大,材料用量大,具有较好的开展绿色施工的条件,我们将采取雨水收集、建筑垃圾粉碎再利用等绿色施工措施。

初步计划在南北两区地下室各设置一个临时雨水收集池,将收集的雨水进行必要的净化处理后,用于混凝土养护、冲洗、降尘等项目用水需要。

建筑垃圾控制在40㎏/㎡以内,并通过分类收集进行资源再利用,使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