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护维修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设备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以提高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建立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工作程序及管理标准,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本规定解释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和设备的保养及保养的具体要求。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生产设备及辅助正常生产所必须的动力设备等非生产设备的管理。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设备操作、维修和管理人员,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维护及保养
3.职责
3.1.机修班组负责设备的统筹管理,包括设备的配置、验收、建档、检修和报
废等。
3.2.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
机修班组主管对本规程的
实施负责
4.设备的使用
4.1.设备的使用要实行定人定机制度,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到正确使用
设备。
单人使用的设备由操作人员负责,多人操作、集体使用的设备由班组长负责,操作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
4.2.所有设备都要制定操作规程,重点设备、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设备,其操
作规程要制订的详细、清楚。
4.3.设备操作人员在上机前要进行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
安全操作规程的理论教育及实际技能的培训,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
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会排除故障),并经机修班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大型及主要设备要专人专机操作,操作工有权拒绝违反操作规程的工作安排。
4.4.主要生产设备要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4.5.严禁设备超负荷运转。
5.设备的维修保养
设备的维修保养应贯彻以预防性维修为主的方针,即在设备故障发生前,按照检修计划或相应的技术规定进行维修保养,防患于未然,并以保养加计划检修的制度予以落实。
5.1.保养的划分
5.1.1.日常保养:设备的日常保养由操作者负责,班前班后由操作工认真检查。
擦拭设备各处或注油保养,设备经常保持润滑、清洁。
班中设备发生故
障,要及时排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5.1.2.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参加,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和检查,
清洗所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更换油线油毡。
调整设备各部位配合间
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位,设备运转一月要进行一次一级保养。
5.1.3.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为主,操作工参加,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修
理,更换和修复磨损件,局部恢复精度,润滑系统清洗,换油,气、电
系统检查修理,设备运转一年要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5.2.设备的日常保养内容设备的日常保养是设备维护的基础,是预防事故发生
的积极措施,通常在每天下班后 10至15分钟由操作人员进行。
通过对设
备的检查、清扫和擦拭,使设备处于整齐、清洁、安全、润滑良好的状态。
具体内容如下:
5.2.1.设备的完好性、部件、配件是否缺失。
5.2.2.对能空转的设备启动后先进行空转,确认声音正确、润滑良好,方可正
常操作。
5.2.3.检查螺丝,对螺丝进行紧固处理,以防止在使用中脱落。
5.2.4.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整、安全、灵活、准确、可靠。
5.2.5.检查润滑装置是否安全、完整、可靠、油路畅通、油标醒目。
5.2.
6.对各传动部位进行润滑加油,检查传动系统各操作手柄、电器开关位置
正确无松动,操作灵活可靠。
5.2.7.检查各种管线、管件完好、无跑、冒、滴、漏现象。
5.2.8.清洁设备各部位,使设备内外干净,滑动导轨和接合处无油污、锈迹、
灰尘和杂物。
5.2.9.各种工具、附件应摆放有序,存放整齐。
5.2.10.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经常巡回检查,操作中通过听、看、闻等方
法观察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3.设备日常保养的具体要求
5.3.1.班前认真检查设备,按规定做好点检工作,按规定进行合理润滑和加油。
5.3.2.班中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5.3.3.发现隐患及时排除,自己解决不了的应立即通知机电修理人员处理。
5.3.4.班后做好设备清扫,润滑工作,一般设备为10-15分钟,大型、关键设
备可以适当延长。
油毡、油线、油孔、油杯、油池要坚持每周清扫一次。
5.3.5.做好交接班工作,将当天设备运转情况详细记录在交接班记录本上。
5.3.
6.坚持每天一小扫,周末大清扫,月底节前彻底扫。
周末一般设备清扫1
小时左右,节日保养按规定保养标准进行,并将作好记录。
5.4.一级保养
5.4.1.设备的一级保养定为每月进行一次,除电器部分由电工负责外,其余由
操作人员进行。
5.4.2.清扫、检查、调整电器部分,检查电器接触是否良好,接线是否牢固。
5.4.3.彻底清洗、擦拭设备内外表面和死角部位,清除表面活动毛刺,无药垢,
无油污。
5.4.4.检查、调整必要的零部件,调整各运动部件的间隙,更换易损件。
5.4.5.检查紧固件和操纵装置,做到齐全可靠。
5.4.
6.检查、更换各种计量仪表和安全附件。
5.4.7.清洗油杯、油管、油标,检查油质,按规定加油,做到油路畅通,油标
醒目。
5.4.8.排除故障,消除隐患。
5.4.9.必要时对设备局部拆卸检查,调整和修复。
5.4.10.保养后应达到:外观清洁,呈现本色,油路畅通,润滑良好,设备磨损
减少,设备缺陷排除,事故隐患消灭,设备操作灵活,运转正常,保持
完好状态。
5.5.二级保养
设备的二级保养视不同设备情况一般一年进行一次,由维修人员为主进行,操作人员参加。
保养内容:
5.5.1.完成一级保养的全部检查内容。
5.5.2.检查传动系统,修复、更换磨损件。
5.5.3.清洗变速箱或传动箱。
5.5.4.调整检查各操作手柄,使其灵活可靠。
5.5.5.清洗电机,更换润滑质,检查电机绝缘。
5.5.
6.整理电器线路,做到线路整齐安全。
接地线符合规定。
5.5.7.更换新油,消除漏油。
5.5.8.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调整、修复和更换必要的零部件。
5.5.9.二级保养后设备应达到完好标准,提高修理间隔期内的设备完好率。
6.设备的检修
6.1.设备的检修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计划检修。
主要设备每年至少进
行一次设备状况普查,根据设备运行的实际技术状态和普查情况,由机修电工班组编制设备的年度大、中修检修计划,并报主管批准,不得任意更改。
6.2.月度检修计划要按年度检修计划进行,并制订出检修方案细则。
6.3.主要设备要制定检修规程、检修技术标准并严格执行,以保证检修质量。
6.4.重点设备检修,或结合检修实现技术革新的,由机修电工班组上报公司领
导,并附图纸说明,经批准后实施。
6.5.检修要逐步采用状态监测和现代故障诊断等技术,努力采用新技术、新工
艺、新材料、新设备。
6.6.检修前要做好技术准备和材料备件的准备,检修后要做到清理现场。
6.7.设备大、中修计划应与在年初下达,在检查生产完成情况时,同时检查考
核设备维修完成情况。
6.8.检修后的设备要由机修电工班组织有关人员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正常生
产使用,所有记录要认真填写后归档。
7.设备检修范围
7.1.大修:分解整个设备,修理基准件,更换或修复全部磨损件,调整电气部
分,清除缺陷,恢复设备原有性能、精度及效率,翻修外表。
7.2.中修:设备部分分解、修复或更换磨损件,对精度、性能达不到工艺要求
的部位进行针对性修理,恢复设备精度、性能。
7.3.小修:针对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拆卸部分零部件进行检查、修整,更换
或修复少量磨损件,同时检查、调整、紧固机件,恢复设备使用性能。
8.设备事故的处理
8.1.设备因非正常磨损而造成停产或效能降低影响使用寿命,使设备损失价值
达到规定数额者称为设备事故。
8.2.设备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操作,保持现场,由机修电工班组会同事故发生
部门进行原因调查,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妥善处理,机修电工班组将调查及处理的情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呈交公司主管领导(小事故处理除外)。
9.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9.1.主要设备完好率:机械设备90%以上,动力电气设备95%以上。
9.2.设备可利用率。
要求达到95%以上。
9.3.设备故障停机率。
要求控制在l%以内。
9.4.大修设备返修率。
要求控制在1%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