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教学中成功激励学生学习的案例

课堂教学中成功激励学生学习的案例

课堂教学中成功激励学生学习的案例
成功和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使学生做到“乐学”,还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特别是职高学生,更需要太多的关怀、鼓励,建立自信心。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鱼缸中,用一块玻璃将梭鱼与小鱼分开,饥饿的梭鱼看到小鱼后,拼命撞击玻璃,但一再的失败,使它丧失了吃小鱼的希望和信心。

久之,将玻璃取出,小鱼从梭鱼身边不断游过,梭鱼却不再去捕食它们,最后,这条梭鱼竟饿死在有丰富食物的鱼缸中。

这说明:虽然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安排,为学生准备十分丰富的教学内容,但如果学生经过努力,始终达不到成功的目标,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

所以,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选择或设计一些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能够表述的概念,能够解决的例题、习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广泛地参与教学,亲自实践,让他们从“学”到“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挖掘教材中的新奇因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 是青少年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好奇心打破了学生心理原来的平衡状态,为了寻求新的平衡,就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追求科学性的同时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抽象、枯燥乏味的教学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创造性的发展。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考虑认识过程,还要考虑情感过程,情感因素考虑得越多则教学效果越好。

教学时应根据需要从数学教材中挖掘、发现有用的教学素材,使之应用于现实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应用问题的解决锻炼意志、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学了“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穷人到富人那儿去借钱,原以为富人会不愿意,哪知富人竟一口答应,但提出了这样的附加条件:在30天中,每天借给穷人1万元,借钱第一天,穷人还给富人1分钱,第二天还给富人2分钱,以后每天所还钱数都是上一天的2倍,30天后互不相欠,穷人听后,觉得挺划算,本想定下来,但又想到此富人是吝啬出名的,怕上当受骗,所以很为难,现在请你来帮帮他,看看是否划算?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同学们带着一份好奇,一份疑问,带着帮穷人解决问题的一份责任感愉快地去探索、去研究。

经过老师的点拨,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等比数列知识,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列出了等比数列前30项的求和运算式:
30S =++++323331┅ ┅29
3+=)13(2131)31(13030-⋅=--⋅。

这样新旧知识的冲突,使他们产生了好奇心与探索欲,并通过积极思考把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职高学生的数学基础总体比较差,大部分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在学习上没有紧迫感、竞争感,惰性大,因此,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上述情况,教师要以极大热情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要及时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一定要避免用错误去刺激学生,而应该仔细地倾听完学生的想法,挖掘其中的合理成分,给予其适当的提示来解决问题。

切忌通过简单的“示范”予以纠正,这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乐趣,使他
们在情感上感受到老师关爱,进而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好感,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本人在《解三角形》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都开过学校的“叉车”吗?
学生:异常兴奋地回答道:当然开过,上个星期我们刚刚进行过叉车比赛呢。

师:这节课吴老师带大家到“实训场地”体验一次开叉车,怎么样?……
(此处教师通过物流专业学生熟悉的专业技能——驾驶叉车,让学生马上有一种亲切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下面的课后延伸做了铺垫)
学生:高兴地回答:“好,好!”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每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的情景,让学生降低对数学的恐惧心理)
师:那就请大家坐上我们的模拟叉车吧!(多媒体展示叉车)
学生:有点失落,因为没有真去实训场地
师:多媒体播放事先录制的本班“张xx、李xx,沈xx同学驾驶叉车的VCR”(张xx同学平地驾驶叉车搬运物品,李xx同学在有坡度的场地驾驶叉车搬运物品)录象停留在李xx
同学驾驶叉车的画面,并将坡度调陡,试问:李xx同学还能直接开上去吗?。

学生张翔:大声回答:不一定。

(张翔是本班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平时很少能够听到他主动回答问题)
师:张翔回答得非常好,为什么不一定呢?
学生张翔:我自己驾驶叉车时发现,我们的叉车有最大行驶坡度限制的。

师:很好,张翔在叉车学习中非常细心,这值得大家学习,来我们给张翔鼓掌。

(这时候给张翔同学的鼓励,不仅仅可以让张翔感受到被老师认可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其他同学也要做学习中的有心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那么大家知道驾驶叉车的最大坡度是多少呢?……
(此时,学生积极进行小组讨论,参与的热情很高,纷纷举手抢着说)
学生:有说10°,也有说12.5°,还有说空车22.5°满载时为15°,议论纷纷
师:大家讨论得很踊跃,给出了很多答案,那到底哪个是对的呢?
学生起立回答:叉车的最大驾驶坡度为22.5°,满载后,叉车的最大驾驶坡度为15°
师:沈春忠回答得非常漂亮,下面再请大家观看VCR,我们班沈xx同学在沃尔玛配送中心实习时的一段画面:超市进了100箱娃哈哈营养快线,若每箱重10公斤,且10箱一堆放置在仓库外面,现在作为物流调配员的我们,要将这批货物搬到距地面高1米的仓库内,而货运通道的坡度为45°,请各小组设计一个可以将这批货以最快速度搬运完毕的方案,并画出示意图?(我们可以采用的工具是:人工、长木板,叉车)
(学生进入思考,有小组讨论合作的,也有独立探究的)
师:哪个小组可以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方案?
学生1:我们建议,多安排几个搬运工,一箱一箱搬运
学生2:我觉得,我们可以先用木板铺一滑板,先将高处的饮料滑到仓库内,然后再用人工堆齐
师:让我们为大家的积极思考一起鼓掌(通过自我激励,可以让学生很明确地认识到老师对自己的这一表现的肯定,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给出那么多方案,到底哪个方案最佳呢?大家可别忘了还有我们最熟悉的叉车哟!学生3:用叉车,然后我们大家在叉车后面推,将叉车推上去
师:危险!这样操作违反了,物流仓储人员的安全规定噢!
能否利用长木板重新铺设坡面呢?并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建模思想,先将实际问题放在纸面上分析解决。

(在学生感到困难时,我们应该给他搭一个台阶,引导学生的思维,为其成功作一些铺垫)
学生4:我可以从A 点铺设到D 点用木板,使坡面的坡度为15°,然后用叉车将货物运到仓库。

师带头鼓掌
师:太棒了。

那么你最好挑选一根多长的木板来重新铺设坡面?请大家设计一个数学模型 (分组分工完成:擅长画图作图,擅长测量的测量,擅长计算的计算,擅长报告的报告) 学生5:板书解答过程,说明我只要找一根不短于3.9米的木板即可
解:在ABC Rt ∆中,045=∠ACB 2,1===∴AC BC AB
又0045,75=∠=∠BAC BAD
00135,30=∠=∠∴ACD CAD D
ACD AC AD ACD AD D AC ∠∠⋅=⇒∠=∠∴sin sin sin sin 86.326≈+=∴AD
师:大家从这次驾驶叉车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呀? 学生:正弦定理C
c B b A a sin sin sin ==的应用 师:非常好,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重点,下面根据大家上述问题的解决中所得到的启示,利用一把卷尺和一个量角器,目测求钱塘江的宽度?城隍阁的高度?
本案例的总结与反思:
这确实是一堂具有激励性,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用性数学课,教师和学生都体验到了课堂学习的快乐。

剖析这堂课,我们可以发现,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执教者创设了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环境,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引入到生活中来,同时,通过对学生及时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课堂中,我充分运用了外在调节、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来促使学生产生内部激励动机,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除此之外,本堂课又一亮点就是:满足了学生的关联需要。

课堂中,多次采用小组讨论和互动学习,这不仅使学生参与课堂率大增,更重要地是可以更好的挖掘出学生各自的才能,展示给大家树立起自信;同时,通过这种分工合作,也培养了同学之间协作精神。

然而,在该案例中也反映出来,职业学校中有一部分学生只要听到老师的表扬,就会把尾巴翘得老高,在课堂中话语比较多,影响课堂纪律。

A 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