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
校徽:
北师大校徽标志物为“木 铎”。“铎”出现于夏商, 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 古代用以木为舌的木铎宣布 政令,后来木铎就成了教师 的指谓。
校训:
校训为著名史学家启 功所拟。“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是中国知 识分子人格修养的标 准和精神追求,又是 启功70多年从教生涯 中的一个感悟。
食堂:
北师大有学五食堂(两层),新乐群食堂(四层)两个主 要的学生食堂。以及穆斯林餐厅,教工食堂,实习餐厅, 专家餐厅等各种食堂,除了餐厅按时供应三餐,师大里还 有桂林米粉,合利屋,面包房,蜜春堂,煎饼,加肠饼, 南方扒饭,避风塘,猫眼奶茶,等等各种吃的。关于月花 销,如果仅仅在吃这个方面,一般来说400块就够了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教育学 心理学 中国语言文学 地理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 民俗学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理论物理 生态学 系统理论 环境科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
国际合作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大学、研究 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及加拿 大等国家的50多所大学有交换留学生项目的合作。学校先 后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俄克拉荷 马大学、加拿大道森学院和舍布鲁克大学、丹麦奥尔堡大 学、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美国威廉玛丽大学合作建立了 7所孔子学院。长短期留学生来自94个国家和地区,秋季 在学长期留学生1800余人,其中学历生占76%。
宿舍:
本科生六人一间,也有 七人一间的。冬天暖气 充足,室内几乎可以达 到20多度。夏天室内, 闷热。宿舍里有网络, 北师大上网不贵,按流 量计算10块钱5G.可以满 足基本需求,20块12G, 30块20G。
校区:
规划出的有三个校区 实际使用中的是两个校区 本部 在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 ,这个是主要的校区 辅仁校区 在西城区定阜街 也就是北海附近 昌平校区 在个系:哲学系、思想政治教育系、社会 学系;13个研究所两个实验室:社会数据调查实 验室、科学技术与应用美学实验室;两个杂志社: 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跨学 科交流的研究中心。
学术研究:
学院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和学术 传统,在认识论、价值哲学、人的哲学、生存哲 学、儒家哲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易学哲学、 人本主义、西方历史哲学、普通逻辑、科学技术 哲学等领域,获得了丰硕成果。
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 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 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 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 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 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 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本学科研究方向:
本科学科重点建设语言学、英美文学、英 语教育、翻译学等研究方向。
历史学院
简介:
历史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 由 1902 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第二类”分科演变 而来。 1912 年称北京高师史地部, 1928 年单独 设系, 1952 年院系调整,辅仁大学历史系并入。
11个研究所是:
1.古代汉语研究所 3.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5.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 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 8.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 9.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11.新闻传播学研究所 2.现代汉语研究所 4.文艺学研究所 6.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 10.语文教育研究所
英语部
简介:
办学条件院系设置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912年,英语部成立。这是学校外语学科正式建 制的开始。 1928年,更名为英语系。 1949年2月17日,北平的和平解放,北平改称北京, 学校也相应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改称外 语系,内设英语、俄语两个教学组。 1952年,北京师范大学与辅仁大学合并,撤消了 外语系改为俄语系。 1960年,学校决定恢复英语专业,俄语系再度更 名为外语系。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重建日语专业。 2002年12月,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成立。
学科:
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 文献学和考古与博物馆学等专业。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简介: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953 年的政治教育系。197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以 原政治教育系哲学教研室、哲学史教研室、逻辑 教研室、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研室为主体,整 合相关部门,组建起了哲学系,这是新中国高等 师范院校中的第一个哲学系。1988年,政教系并 入哲学系。1994年,中学思想政治课研究中心及 《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并入哲学系。2003年, 在原哲学系的基础上,整合相关学术资源,成立 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图书馆
主教学楼
教育学部
简介:
教育学部的愿景是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建设 成为中国教育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高素质教师的 培养基地,未来教育家的摇篮,教育决策的思想 库,国际教育交流和中国教育文化产业的重要基 地。
部徽:
文学院
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前身中国语言文学系,是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文系之一。文学院下设11个 研究所。本科教育设汉语言文学和传播学两个专 业,由全院统筹;研究生则入所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