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doc

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doc

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doc一、选择题1.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分解的顺序是()A.淀粉→蛋白质→脂肪B.淀粉→脂肪→蛋白质C.脂肪→蛋白质→淀粉D.蛋白质→淀粉→脂肪2.如图表示血液流经某器官X后一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器官为A.肺B.心脏C.肝脏D.肾脏3.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成分输血。

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 )A.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B.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C.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D.血小板、全血、血浆、红细胞4.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置如图实验装置,已知试管A实验材料是:淀粉液+唾液,则试管B实验材料应为A.淀粉液+碘液B.唾液+碘液C.淀粉液+清水D.唾液+清水5.一个A型血病人需要输血,他应该输()A.O型血B.A型血C.B型血D.AB型血6.小华和同学们跳绳,20秒钟内她的脉搏为44次,则她的心率为A.75次/分B.88次/分C.132次/分D.120次/分7.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呼出二氧化碳B.排出汗液C.排出粪便D.排出尿液8.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要想吃的健康就得关注食品安全,讲究合理膳食。

人们的下列做法,做到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是()①食物多样,粗细搭配②经常吃“洋快餐”,少食水果、蔬菜③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④“虫眼蔬菜”,放心食用⑤睡觉前多吃一些食物,早餐可以不进食⑥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⑥D.①⑤⑥9.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A.气体的压力B.气体的扩散作用C.呼吸运动D.气体的过滤作用10.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形成原尿和重吸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的部位是()A.肾小管肾小球B.肾小球肾小管C.毛细血管肾小管D.肾小囊肾小管11.外界空气由鼻腔进入到肺泡,依次要通过A.口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泡B.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C.喉→咽→气管→支气管→肺泡D.口→咽→气管→支气管→肺泡12.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物的是 ( )A.水、无机盐B.糖类C.脂肪D.蛋白质13.患急性肺炎的病人验血,往往会出现下列哪一现象?()A.血红蛋白增多B.红细胞增多C.血小板减少D.白细胞增多14.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中与肺的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是()A.肺泡数目极多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肺泡外面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以上都是15.人在吸气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A.收缩、缩小、下降B.舒张、扩大、下降C.舒张、扩大、升高D.收缩、扩大、下降16.如图是小肠绒毛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肠绒毛是小肠内表面皱襞上的绒毛状突起,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B.图中6所示的结构是肠腺,它分泌的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它们都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营养物质中的麦芽糖、氨基酸等成分能通过小肠绒毛壁进入循环系统17.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

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18.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很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是政府和科学家的事,与中学生无关B.古人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说明黄河水滔滔不绝,不需要保护C.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十分丰富的,人类砍伐森林对生物圈不会产生影响D.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和建设这两种系统19.人的皮肤不慎划破,会感到疼,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含有下列组织中的:()①上皮组织②肌肉组织③神经组织④结缔组织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0.下表列出了甲、乙、丙、丁4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

据表分析,正确的是()食物糖(克)脂肪(克)蛋白质(克)维生素A(毫克)维生素C(毫克)维生素D(毫克)甲507134000乙453100545丙183632300丁90181016 A.有利于坏血病患者食用的食物是甲B.有利于防治夜盲症的食物是乙C.有利于儿童预防佝偻病的食物是丙D.提供能量最多的食物是丁21.如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气体a、b分别代表氧气和二氧化碳B.外界的a进入血液穿过2层细胞C.①处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运动D.②处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扩散作用22.为了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现有4只分别贴有以下不同标志的垃圾桶,废旧报纸应投入()A.B.C.D.23.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物质,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有机物,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需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C.需要量很少,但对人体有重要作用D.饮食中缺少维生素C易患神经炎24.食品安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雅称“味蕾上的健康”。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大力倡导居民食用绿色有机蔬菜B.发芽的马铃薯有毒,应尽量少吃C.应少吃或避免吃油炸、油煎食品D.购买包装食品应注意识别保质期25.如图是中国的“平衡膳食宝塔”,青少年每天应比成人适当多摄取宝塔中哪几层的食物?早、午、晚三餐摄入的能量比最好的是下列哪项()A.Ⅴ和Ⅲ,0:6:4 B.Ⅲ和Ⅳ,3:4:3 C.Ⅰ和Ⅳ,4:4:2 D.Ⅰ和Ⅱ,2:3:5 26.以下关于肺泡的描述,错误的是()A.肺泡很小,仅由一个细胞构成B.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C.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增多D.肺泡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27.“测量胸围差”可以使你获得对生命现象的直观感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下列关于测量胸围差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测量时,软尺的位置会影响“胸围”的准确度B.测量时,三次测量的位置可以不同C.三次测量可以是三个人的胸围差,然后取平均值D.实验数据处理时,要对三次测量的数据取平均值28.下列有关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水、无机盐和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A,易患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病症C.缺少含碘无机盐,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病症D.脂肪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不参与构成细胞29.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A.鼻腔前部的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C.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D.以上三项都对30.下列不是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的是()A.小肠很长且内表面有皱襞B.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很薄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如图:据此解答。

【详解】淀粉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其最先在口腔内被消化。

口腔中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

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

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

在小肠中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再在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因此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分解的顺序是淀粉→蛋白质→脂肪。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大营养物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淀粉:口腔;蛋白质:胃;脂肪:小肠。

2.D解析:D【解析】血液流经X器官后,尿素含量明显降低,说明该器官是肾脏,因为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后,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含量会降低,同时血液携带的氧气被组成肾脏的组织细胞利用了,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降低。

3.B解析:B【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输血的原则.解答时可以从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缺少的血液成分方面来分析.【详解】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是缺乏血小板,贫血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数量过少,大面积烧伤皮肤受损导致血浆过少,创伤性失血主要是血液总量过少。

因此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是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的主要成因.4.C解析:C【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详解】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就应该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除唾液这个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即在实验组中加入唾液,相应的对照组中加入等量的清水,所以B试管应该加入淀粉液和清水。

【点睛】科学探究实验要注意对照实验原则。

5.B解析:B【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详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

所以A型血病人应给他输A型血。

故选:B。

【点睛】注意: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首选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6.C解析: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率和脉搏的知识,首先明确的是心率和脉搏的概念。

【详解】心率指的是心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指的是60~100次每分。

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

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

题中,小华和同学玩跳绳,20秒钟内她的脉搏为44次,60S是20S的次数的三倍,所以心率应该是44×3═132(次/分)。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心率的计算。

7.C解析:C【分析】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详解】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