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正岩土工程计算分析软件支挡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理正岩土工程计算分析软件支挡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岩土工程计算分析应用软件》课程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成绩评定:教师:考查时间:目录1挡土结构分类及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1.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1.1.2 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1.1.3重力式挡土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 1.1.4悬臂式挡土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1.1.5 扶壁式挡土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1.1.6锚杆锚定板式挡土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1.1.7加筋土挡土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1.2抗滑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2工程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2.1 工程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2.2 工程地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2.2.1 气象、水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2.2.2 底层岩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2.2.3 构造地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2.2.4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3边坡稳定性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3.1 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3.1.1 条块划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3.2计算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3.2.1计算参数取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3.3 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3.4 边坡稳定性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4 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5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挡土结构分类及特点1.1定义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1.1.2 应用在遇到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修建挡土墙1. 陡坡地段;2. 为避免大量挖方及降低边坡高度的路堑地段;3. 可能产生塌方、滑坡的不良地质地段;4. 高填方地段;5. 水流冲刷严重或长期受水浸泡的沿河路基地段;6. 为节约用地、减少拆迁或者少占用农田的地段;7. 为保护重要建筑物、生态环境或其他特殊需要的地段。

◆1.1.3重力式挡土墙一、重力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一般用块石、砖或素混凝土筑成,它是靠挡土墙本身所受到的重力保持稳定,通常用于h<5m的低挡土墙。

特点: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2、施工工期短。

3、能就地取材。

4、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

5、工程量大,沉降量大。

适用范围:墙高h< 5m且地基承载力较高地段。

重力式挡土墙◆ 1.1.4悬臂式挡土墙是由立板(墙面板)和底板(墙趾板和墙踵板)两部分组成,一般形式为如图所示:臂式挡土墙多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它的稳定性主要靠墙踵悬臂以上的土所受重力维持,它的悬臂部分的拉应力由钢筋来承受。

特点: 1、截面尺寸小。

2、施工方便。

3、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

4、工作面较大。

适用范围:地基土质差且墙高h>5m的重要工程。

悬壁式挡土墙◆1.1.5 扶壁式挡土墙当挡土墙的墙高h>10m 时,为了增加悬臂的抗弯刚度,沿墙长纵向每隔0.8~1.0m ,设置一道扶壁,称为扶壁式挡土墙。

特点: 1、工程量小。

2、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

3.工艺较悬臂式复杂。

适用范围:地质条件差且墙高h>10m 的重要工程◆ 1.1.6锚杆锚定板式挡土墙是由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挡土板构成墙面,与水平或倾斜的钢锚杆联合组成。

锚杆的一端与立柱连接,另一端被锚固在山坡深处的稳定岩层或土层中。

特点:锚定板挡土墙由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墙面板、立柱、钢拉杆和埋在填土中的锚定板所组成锚杆挡土墙通常由立柱、墙面板和锚杆三部分组成的轻型支挡结构。

锚杆挡土墙 特点: 1、结构轻,柔性大。

2、工程量少,造价低。

3、施工工艺较复杂。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的重要工程,墙高可达27m 。

◆1.1.7加筋土挡土墙是在土中加入拉筋,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特性,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

由面板、拉筋组成,依靠填土、拉筋之间的摩擦力使填土与拉筋结合成一个整体。

特点:加筋挡土墙由面板、拉筋组成。

依靠填土、拉筋之间的摩擦力使填土与拉筋结合成一个整体。

特点: 1、结构轻,刚度大。

2、设计、施工简单。

适用范围:加固河堤、围堰等。

扶壁式挡土墙锚杆锚定板式挡土墙 加筋土挡土墙1.2抗滑桩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但对正在活动的滑坡打桩阻滑需要慎重,以免因震动而引起滑动。

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

特点:使用抗滑桩,土方量小,施工需有配套机械设备,工期短,是广泛采用的一种抗滑措施。

根据滑坡体厚度、推力大小、防水要求和施工条件等,选用木桩、钢桩、混凝土桩或钢筋(钢轨)混凝土桩等。

注意:当土层沿基岩面滑动时,锚固深度也有采用桩径的2~5倍。

抗滑桩的布置形式有相互连接的桩排,互相间隔的桩排,下部间隔、顶部连接的桩排,互相间隔的锚固桩等。

桩柱间距一般取桩径的3~5倍,以保证滑动土体不在桩间滑出为原则。

2工程简介2.1 工程概况工程名大河石沟四号变形体重力式挡土墙,该工程边坡治理范围于大河石沟4#变形体左侧沟源处,向东凸出山梁的北侧,整体坡向NEE向。

变形体前缘高程1067m,后缘高程1083m,平均宽度约20m(图3.6-1)。

变形体顺坡长度22m,平均坡度约45°,其后缘斜坡坡度较缓,坡度30°左右,前缘斜坡坡度变陡,坡度50~55°,变形体平均厚度3m(图3.6-2),预计其发生顺层滑塌失稳破坏的方量约1320m3。

选用重力式挡土墙。

2.2 工程地质条件4#变形体变形迹象轻微,地震裂缝较少发育,且单条裂缝延伸不大,埋深较浅。

斜坡为一中倾顺向基岩斜坡,岩性以寒武系邱家河组硅质板岩为主,岩体风化强烈,产状10°∠38°,卸荷裂隙发育,主要发育产状为200°∠47°,120°∠75°的陡倾角节理,岩体呈板、块状,一般块度15~30cm,最大可达1.5m。

TC11揭示变形体后缘一带表层的残坡积层厚度约0.5m,主要以褐黄色的粉质粘土为主,向下则为硅质板岩全风化层,厚度约0.3cm,至槽底一带出露强风化基岩,层间揉皱强烈2.2.1 气象、水文工程区位于青川县中南部,属亚热带中高山区气候类型,冬季寒冷,夏季炎凉(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3.8℃,最高气温34.4℃,最低气温-6.2℃。

年平均降雨量954mm,最大降雨量集中在6~9月份,为600~939mm(青川气象局1987~1989年统计平均),降雪期多在冬季,霜冻期在12~2月份。

工程区内水系较为发育,最大水系花果河(即大院河)发源于石家院,由北向南流经锁家沟、水草坡、瓦厂里、花果村等,最终注入剑青公路旁的青竹江。

花果河最大流量集中在7~9月份,约4~8m3/s,最小流量对出现出现在1~3月份,流量约0.2~0.5m3/s。

受季节控制,雨季消涨急剧,对沿岸的民房、建筑物等造成威胁。

2.2.2 底层岩性:主要由碳质板岩、碳质硅质板岩组成,偶夹硅质白云岩透镜体及薄层灰岩,下部夹锰质砂岩及贫锰矿层。

岩性组合变化较大,石坝一带主要为碳质板岩,且厚达350~400m;向东硅质岩成分逐渐增多,锁家沟一带则全为黑色薄-中层状硅质岩,厚度仅为60~80m;向西在房石西边厚度减为20~30m;2.2.3 构造地质后缘裂缝(L24)产出于的残坡积层中,沿N5°W方向延伸,最大下错8~15cm、错动方向N65°E,拉开5cm左右,向下追踪至强风化基岩内部,深度约1.5m,单条延伸长度约3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