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学年第学期期考试试卷
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出卷人:考试类型:闭卷【】
开卷【】适用班级:
一、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由于带传动存在,所以不能保证。
2.在一定的条件下,f为一定值时,要增加带传动的传动能力,就应增加和。
|
3.齿数愈少,齿根厚度就愈;轮齿的弯曲应力就
就愈。
愈;因此,齿形系数Y
f
4.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和。
5.根据受载荷的不同,轴分为;;。
其中
主要承受弯矩;主要承受扭矩;既承受弯矩,也承受扭矩。
6.根据磨擦状态分,滑动轴承的磨擦状态一般分为;两类。
按承受载荷的方向不同,将滑动轴承分为和。
7.滚动轴承的典型结构由;;
;等四部分组成。
8.联轴器根据内部是否有弹性零件,分为联轴器和
联轴器;
)
9.理想的齿轮材料性能应是齿面;齿芯。
10.选择润滑油粘度的一般原则是:重载低速,应选粘度的油;高速应选粘度的油;工作温度低应选粘度的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为了保证带的传动能力,小带轮的包角
1
应。
(A)<120(B)>120(C)<150(D)>150
2.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准则是以不产生破坏为前提建立起来的。
(A)疲劳点蚀;(B)磨损;(C)胶合;(D)塑性变形。
3.一对啮合的齿轮,小齿轮为硬齿面,大齿轮为软齿面,因此有。
*
(A)
H1H2,[]
H1
[]
H2
;(B)
H1
=
H2
,[]
H1 []
H2
;
(C)
H1H2,[]
H1
[]
H2
;(D)
H1H2
,[]
H1=[]
H2。
4.齿轮的齿面疲劳点蚀首先发生在的
部位。
(A)靠近节线的齿根表面上;(B)靠近节线的齿顶表面上;(C)在节线上;(D)同时在齿根和齿顶表面上。
5.在一传动机构中,有圆锥齿轮传动和圆柱齿轮传动时,应将圆锥齿轮传动安排在。
(A)高速级;(B)低速级;(C)中速级;(D)任意位置。
6.装有张紧轮的带传动,带的寿命将。
[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7.如果一转轴工作时是正反转运动,则轴的计算弯矩公式Mα
=中应取。
M
+
)
(
e2T
(A);(B) ;(C) 1;(D) 2。
8.为了提高轴的刚度,应采取的措施
(A)以合金钢代替碳素钢;(B)以球墨铸铁代替碳素钢;(C)提高轴的表面质量;(D)加大轴径。
9.为了把润滑油导入整个磨擦表面之间,应在轴瓦的开设油沟。
(A)非承载区;(B)承载区;(C)任意位置;(D)承载区与非承载区之间。
:
10.带安装后,带在槽中的三个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只有是正确的。
三、问答题(每问5分,共20分)
1.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在传动比i、中心距a及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若减小模数m并相应地增加齿数z1和z2,试问这对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各有什么影响?
在闭式传动中,若强度条件允许,这种减小模数增加齿数的设计方案有什么好处
【
2.试标出图中两种传动形式的蜗杆、蜗轮和齿轮和转动方向,哪种传动形式比较合理
为什么(两种传动形式的参数均相同)
四、计算题(共22分)
'
1.图示为一齿轮轴,其上装有一对型号为7208E的轴承。
已知
F
x =5000N,F
rⅠ
=8000N,F
rⅡ
=6000N。
试计算作用于两轴承上的总轴向
载荷。
(S=F
r
/2Y,Y=°2′10″)(10分)
2.设两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已知条件如图所示,试问:(1)低速级斜齿轮的螺旋线方向应如何选择才能使中间轴上两齿轮的轴向力方向相反(2)低速级螺旋角应取何值才能使中间轴的轴向力互相抵消(12分)
:
五、改错题(8分)
下图为一输出轴,试指出1~8标注处的错误。
/
-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弹性滑动,恒定的传动比;
2.初拉力,小带轮包角;
3.小,小,大,大;
4.摩损,胶合;
<
5.心轴,传动轴,转轴;心轴,传动轴,转轴;
6.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向心轴承,推力轴承;
7.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
8.弹联轴器,刚性联轴器;
9.硬,韧;
10.高,低,低
二.选择题
1.B,2.A,3.B ,4.A,5.A,6.B,7.C,8.D ,9.A,10.a
《
三.问答题
1.答:(1)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在传动比,中心距及其它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若减小模数并相应地增加齿数时,会使弯曲强度下降,对接触疲劳强度无影响。
(2)在闭式传动中,若弯曲强度条件允许,减小模数,增加齿数,可以使重合度增加,传动的平稳性增加,模数齿顶圆直径也小,既可节省材料,又减少了切齿的工作量。
2.(1)
答:(2)第一种(左)形式较合理。
(3)由于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η是随着滑动速度v s的增加而增大,为了提高蜗杆传动的效率,应尽可能增大v s,即增大蜗杆的转速n1,所以蜗杆传动应尽可能布置在高速级。
四.计算题
1.(1)低速轴小齿轮左旋,大齿轮右旋,中间轴上两齿轮旋向相同才能使轴向力相反。
(2)β2=8°16′04″
2.F aⅠ= F X +SⅡ=6875N ,F aⅡ= SⅡ=1875N
五.改错题
1.无倒角,轴承装拆不方便;
2.轴肩过高,轴承无法拆卸;
3.轮毂与轴无键联接,周向固定不可靠;
4.套筒与轴肩平齐,右轴承定位固定不可靠,套筒外径过大,轴承无法拆卸;
5.轴头过长,齿轮装拆不便;
6.精加工面过长,也不利于轴承拆卸;
7.轴与轴承盖无密封件,盖孔与轴间无间隙,动静件未分开,工作时会干涉;
8.联轴器与轴间无键联接,周向固定不可靠,不利于装拆轴上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