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教案

2018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三)》(分数乘分数)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的主要内容。

同时,它也是分数乘法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设计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探究分数单位乘分数单位的乘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第二个问题是分数乘分数的乘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第三个问题结合直观的或抽象的计算过程,归纳分数乘分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学情分析:
学生记住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

但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比较困难。

另外学生容易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所以要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区分。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面积模型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乘法运算。

3、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乘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法学法: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教学用具:
纸条、长方形白纸、彩笔等
教学资源: 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引思想
师:先考考同学们的观察力
1、出示艺术图片,你看见了什么?
2、引思想:仔细的观察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

带着这种能力进行今天的数学学习。

二、折纸探究学新知
1、分数单位乘分数单位
(1)请生阅读“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段话,引出问题:每次取一半之后,剩下的部分占整根木棒的几分之分呢?
(2)用纸条代替木棒,请生示范第一次截取一半,涂出剩下的部分,观察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分?
问:剩下谁的12
?怎样列式,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抽象成图。

(3)按照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写一写的方法完成第2次,第3次截取。

(4)仔细观察2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分数单位乘分数单位,积也是一个分数单位
(5)试着举例验证你发现的规律是否可行。

(请生举例)
2、分数乘分数
师:用折纸的方法继续研究34 ×14
=? (1)请生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2)出示要求,动手操作
A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涂一涂,观察计算结果是多少.
B 、独立思考:“每次的单位1”一样吗?
C 、结合折纸过程,说说分子、分母是怎么得到的。

(3)观察4个4,1个3与两个分数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4个4是两个分数的分母在相乘,1个3是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

3、尝试练习总法则
师:按照你发现的这一关系和格式计算下面3个题
(1)14 ×23 35 ×56 78 ×14
(2)请生独立完成,画图验证其中的一个。

(3)请生结合图讲解算理
(4)总结法则:分数乘分数,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

三、练习巩固用新知
师: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校园总面积的35 是空地,空地的23
准备铺草坪。

铺草坪的面积占校园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画一画,算一算。

请生讲解
四、谈谈收获激兴趣
1、你学会了什么?
2、分数乘法运算最早见于中国古代的《九章算术》,该书称“母相乘为法,子相乘为实,实如法而一”。

师:古人多么富有智慧,同学们,开启你们的智慧之门吧,分数中还有很多问题等待你们去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