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英语专业口语教学问题及对策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难题,本文针对英语专业大一年级的口语教学从学生、教师、学校方面提出问题,并给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英语专业;大一;口语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093-02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普遍的特点是笔头功夫很好,但口头表达却是差强人意。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一个英语专业班级里能比较自信说英语并能较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
表达的学生屈指可数。
本文认为,如何让学生在四年的英语专业学习中在口语上有很大的提高,能达到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水平,充分做好大一刚进校学生的说英语意识培养非常重要。
本文提出了大一学生的特殊性及大一口语教学中的问题,理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大一英语口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
相对其他年级的学生来说,大一年级的学生属于较特别的群体。
特别之处就在于大一年级的学生刚结束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进入到全新的大学教育阶段,处于学习模式的转变之初;再者,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大一是专业上的入门阶段,学生从这个时候才开始系统学习专业正确的英语语音及语言表达。
这些特点在口语教学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语音语调不准,美式英式发音混淆不清;二是在表达方面体现出词汇量少
和惯用汉语思维来进行英语表达,经常想不出和汉语词汇相对应的英语表达;三是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不够自信,怯于开口,鼓起勇气开口时会表现出担心说错单词发错音的心理负担。
2.教师。
(1)外教。
语言学习,尤其是口语练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是语言环境。
当然,在国内普通的大学要创造一个全英文的环境还是不太现实,对此,不少学校也请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上口语课。
外籍教师上口语课固然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学生能直接接触活生生的地道英语,并一定程度上了解他国文化习俗。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外籍教师上口语课带来的效果并不怎么理想。
首先,几乎没有外教使用学校采用的口语教材。
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工具、教学目标,课堂内容由外教自主安排,但不是所有外教都能系统安排自己的教学,所采用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随性,不少学生反映外教课轻松好玩,但一节课下来真正学到的东西不多。
其次,外教资源有限,流动性大,一般都是短期在岗。
一学期过后学生面对的又是新的外教,且新旧外教之间并无工作交接,不能做到针对性的、系统性的、有层次性的教学进展,学生能学到的都是些零散的、有限的东西。
(2)中国教师。
也有一些学校选用中国的老师上英语口语课。
中国老师上课有统一的教材、系统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目标。
但对于英语口语这个较特殊的课程及大一这个较特殊的教学对象
来说,中国老师的口语存在很多弊端和限制。
口语的学习很需要一个正确的语言环境,有些中国教师本身就不是地道的英语表达者,对地道的英语表达准确性不够,对英语国家的人文风俗地理习惯也
了解不深,仅依靠教材进行教学,对学生英语口语的输入输出很有局限性,并且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临场问题,不能给出最准确地道的回复。
3.学校对英语口语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课程安排来看,口语课的课时相对其他专业课来说,课时量是最少的,一般每周只有两小节。
当然,口语的学习和练习不能仅靠课堂几十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应该是系统的方法及日常使用的部分表达句型,更大的提高还是得需要学生在课后花更多时间坚持练习。
抛开此点不谈,学校对于口语课的监管力度和重视程度还是不够。
对于外教对课堂内容和方式的自主安排,就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的体现之一。
再者,对于师资的配备及对学生课后的口语练习指导不够。
二、关于大一口语教学的对策
1.选用外教上课,学校加强监督管理。
口语课不同于其他语言基础课及与英语相关的专业课。
口语注重的是平常的口头表达,用于日常生活中各种场合,与书写式英语有很大的差别。
口语的表达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
不是本土生活的人或长期生活于该语言环境中的人无法真正准确地用该语言
进行表达。
在非英语国家生活的中国教师及只在英语国家留学几年的中国教师在英语口语的表达上很有限制性。
因此,英语口语,尤其是在打好基础的大一年级,应该选用外教教授本科目,能够为学生做好正确的口语表达的引导及创设更好的语言环境。
但在选用外教上此课程时,学校应该加强管理,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更好地保
证课堂效果,避免有的外教随意对待教学:一是严格做到外教的集体备课,检查备课内容,确保每节课都有恰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有所获;二是定期对外教进行评教,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与需求及时反馈给该外教,监督外教教学及让教学更有针对性;三是在口语课的课堂及课间休息,要求学生只能用英语进行表达,努力营造一个英语语言环境。
2.本国英语教师听外教课。
在选用外教授课的基础上,安排该系或该学院教授英语相关课程的中国教师听外教课,并对外教课程进行评教。
中国老师也有过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经历,比外教更能了解中国学生的需求及就业需求,在听了外教课后可以为外教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以达到监督及使教学目标更实际的作用。
同时,中国教师也能学习外教上课所用语言,这对增强中国老师英语课堂口语运用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并且可以满足暂时顶替外教口语课的不时之需,再者还能增进两国老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整个院系良好的工作及人事氛围。
3.营造说英语的环境,提高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
对于刚入校的大一学生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新的、陌生的,一切都是起点。
在起点时,学校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尤其是说英语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学生在大学几年里的专业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此方面,需要学校多方的努力:校领导的重视,辅导员的监督,各任课教师的积极培养。
对此,我有以下建议:(1)校领导要充分地重视,监督及号召各部门各年级营造学习英语的积极环境;
(2)作为学生在校“父母”的辅导员,要在思想和行动上鼓励监督学生大胆说英语,自身也为学生做好积极学习英语、说英语的榜样;(3)各任课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课上课后都鼓励学生说英语;(4)定期开展英语相关活动或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5)英语系部的布置要体现外语系的风采;(6)在第一学期,除常规的学术等讲座外,定期为学生开展由高年级优秀学生做的经验交流讲座或动员活动。
参考文献:
[1]张蔚.交际法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口语教学[j].外语教学,2001,(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brumfit,c and johnson,k.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brown g,yule g.teaching the spoken english[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ruth grairns,stuart redman natural english[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作者简介:胡欢(1986-),女,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