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 钢材与铝合金(建筑材料)
第六章 钢材与铝合金(建筑材料)
第六章 钢材与铝合金
钢的生产、 第一节 钢的生产、分类与晶体组织 第二节 钢材的技术性质 化学成分、热处理、 第三节 化学成分、热处理、加工硬化与时效对钢性质的影响 第四节 建筑钢材的标准与选用 第五节 建筑钢材的锈蚀与防止 第六节 铝及铝合金 建筑钢材与非金属材料相比有以下优点:强度高, 建筑钢材与非金属材料相比有以下优点:强度高,比强度高 ,品质
冷加工包括冷拉、冷拔、冷轧
冷加工与时效对钢性质的影响
时效 冷加工
第四节 建筑钢材的标准与选用
• 一、钢结构用钢(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结构 ) • (一)碳素结构钢 1.碳素结构钢的牌号
• GB700-88规定,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屈服点数值、 质量等级符号、脱氧程度4部分组成。其中“Q”代表屈服点; 碳素结构钢按照其屈服点分5个牌号,即Q195、Q215、 Q235、Q255和Q275;按照质量等级(硫、磷杂质含量由 多到少)分为A、B、C、D共4个质量等级。按照脱氧程度 分为4种,即沸腾钢(F)、半镇静钢(b)、镇静钢(Z)、 特种镇静钢(TZ)。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在钢牌号中Z和TZ 予以省略。例如Q235—A.F,表示屈服点为235Mpa质量等 级为A级的沸腾钢;Q235—C,表示屈服点为235Mpa质量 等级为C级的镇静钢。
30
7850
0
0
P
750
1765
20~25
30~40
图6-4 铁碳合金的含碳量、晶体组 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共析钢 分类 项目 晶体组织 相对含量 /% 工业 纯铁 亚共析钢 铁素体 过共析钢 渗碳体 珠光体
性能变化
强
度
硬度
塑性、 韧性
含 碳 量 /% 0 0 .0 2 0 .7 7 2 .1 1
第二节
表6-2 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牌 号 等 级 — A B A B C D Q255 Q275 A B — C 0.06~0.12 0.09~0.15 0.14~0.22 0.12~0.20 ≤0.18 ≤0.17 0.18~0.28 0.20~0.38 0.35~0.80 Mn 0.25~0.50 0.25~0.55 0.30~0.65
工作温度低于-20℃时的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振动荷载但可不验算疲劳的结构以 及承受静力荷载的受弯及受拉的重要承重结构。③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30℃的 所有承重结构。 (2) 非焊接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的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要验算 疲劳的结构。
•
优质碳素结构钢对有害杂质含量控制更严格(S<0.035%,P<0.035%)、 质量更稳定,性能优于普通碳素结构钢。
均匀致密、结构可靠性高 ,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能经受冲击和振动荷载 , 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锻压、焊接、铆接和切割,便于装配
钢结构的主要缺点是: 钢结构的主要缺点是:耐腐蚀性差,在使用环境中,应注意
对结构的防锈等防护;耐火性差,温度达到300℃以上,钢材的 强度明显下降,在火灾中,钢结构的耐火时间只有20~30分钟,
法与工艺的性能。可焊性好的钢材焊接时,硬脆倾向小,不 易形成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焊接后仍能保持与母材基 本相同的性质。)
化学成分、热处理、 第三节 化学成分、热处理、加工 硬化与时效对钢性质的影响
• 一、化学成分对钢性质的影响 • 1.碳(C) 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主要元素。 • 2.硅(Si) 硅是作为脱氧剂而加入于钢中的,大部分熔于铁 素体中形成固溶体,能提高钢材的硬度、强度。硅含量较低 (小于1.0%)时,对塑性和韧性影响不大。 • 3.锰(Mn) 锰是炼钢时用来脱氧去硫而加入钢中的。 • 4.硫(S) 硫是钢中有害的元素。硫多数以FeS的形式存在于 钢中。FeS与Fe形成共晶溶点很低(985℃) • 5.磷(P) 钢中有害元素。 • 6.氧(O) 氧是钢中的有害元素。 • 7.氮(N) 多数熔于铁素体中形成固溶体,氮虽能提高钢的 强度和硬度提高,但却显著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增加钢的 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 • 8.钛(Ti)、钒(V) 钛是强脱氧剂,钒是弱脱氧剂。二者能显 著提高强度,细化晶粒,改善韧性。
钢的脱氧和铸锭
二、钢的分类
• • • • • • • • • (一)按照化学成分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种 1.碳素钢 (1)低碳钢 C<0.25% (2)中碳钢 C=0.25%~0.60%; (3)高碳钢 C>0.60%. 根据硫(S)、磷(P)杂质含量的多少,又可分为 (1)普通碳素钢 S≤0.050%,P≤0.045% (2)优质碳素钢 S≤0.035%,P≤0.035% (3)高级优质碳素钢 S≤0.025%,P≤0.025% (4)特优质碳素钢 S≤0.015%,P≤0.025%
钢材的技术性质
• 一、钢材的力学性能(钢材的力学性能包括弹性、塑
性、强度、冲击韧性、硬度与疲劳强度等。)
• (一)钢材的弹性、塑性和强度
1.弹性阶段(OA段)屈 服强 σs , σ0.2 2. 屈服阶段(AB段)强 度极限σb 3. 强化阶段(BC段)屈 强比 σs/σb 4. 颈缩阶段(CD段)伸
①
Si 0.30 0.30
S 不大于 0.050 0.050 0.045 0.050
P 0.045 0.045
脱氧方法
Q195 Q215
F、b、Z F、b、Z
0.30~0.70
①
0.045 0.035 0.045 0.040 0.035 0.30 0.35 0.050 0.045 0.050 0.040 TZ 0.045 0.045
• 2.合金钢 常用合金钢元素有:硅、锰、钛、钒、铌、 铬等。按合金元素总含量不同,合金钢可分为:
(1)低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 (2)中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含量为5%~10%; (3)高合金钢 合金元素含量大于10%。
(二)按用途分类
1.结构钢 主要用于建筑结构及机械零件的钢,一般为低、中碳 钢。 2.工具钢 主要用各种刀具、量具及模具等工具的钢,一般为高 碳钢。 3.特殊钢 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的钢,如不锈钢、 耐热钢、耐酸钢、耐磨钢等。 4.专用钢 为满足特殊的使用环境条件下或使用荷载下专用钢材。 如桥梁专用钢,钢轨专用钢等。
珠光体 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 械混合物
铁素体
珠光体
表6-1 室温下钢中晶体组织的机械性能
σb/M HBW/Pa Pa ak/ (J·c m-2) 200
名称 符号
组合类型
δ/%
铁素 体
α
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 (体心立方晶格)
230
785
50
渗碳 铁和碳的化合物(复 Fe3C 体 杂晶格) 珠光 体 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层 片状机械混合物
第一节 钢的生产、分类与晶体组 钢的生产、 织
• • • • • • • • • 生产方法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一)冶炼 氧气转炉法 (氧化过程) 平炉炼钢法 Fe3O4 电炉钢 (二)钢的脱氧和铸锭 1.沸腾钢 (还原过程) 2.镇静钢 Fe3O4 Fe +O2 3.半镇静钢半镇 静钢 4.特殊镇静钢 (三)钢的热加工
0 . 0 2 1 0 0 . 7 7
γ + F e 3C Ⅱ
2
Ⅱ
P + F e 3C
2 . 1 1 2 0 4 0 5 0 6 0
4 . 3 7 0 8 0 9 0
6 . 6 9 1 0 0
L— 态合金
γ—
α—
P—Βιβλιοθήκη Fe3C—Ld—• 3.钢中的晶体组织与性能 • (1)奥氏体 是碳在γ-Fe的固溶体 • (2)铁素体 是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含碳量0.02%, 由于溶碳量少且晶格滑移面较多,其性质极其柔软, 塑性和韧性很好,但强度和硬度较低。 • (3)渗碳体 是碳和铁形成的化合物Fe3C,其含碳 量高达6.69% ,外力作用下不易变形,故性质非常硬 脆,抗拉强度很低,塑性及韧性几乎等于零。 • (4)珠光体 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两成分相间成片状存在于同一晶粒内,含碳量为 0.77%,其性质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既有一 定的强度和硬度,也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
洛氏硬度试验
• 2.洛氏硬度
• (四)疲劳强度 • 疲劳强度除了与材质有关外, 还与所受应力的种类(拉、 压或弯曲)、应力循环特征 值()、应力循环次数(N) 及应力集中程度有关。一般 来说,钢材强度极限愈高, 其疲劳强度也高。
σ m ax
O
N
二、钢材的工艺性能
• (一)冷弯性能 • (二)可焊性 (可焊性是指钢材是否适用通常的焊接方
F −F L1 − L0 σ b L1 − L0 ψ = 0 1 × 100% δ gt = ( + ) × 100% δn = × 100% F0 L0 E L0 为反映钢材在达到最大破坏荷载前的变形状况,防止突然的脆断,定义钢筋在最大力下
的总伸长率用δgt表示
长率
• (二)、冲击韧性 • 冲击韧性是钢材低抗冲 • 击荷载的能力。
• • • •
• • • • •
2.碳素结构钢的技术要求 (1)化学成分 (2)力学性能 (屈服点σ ,抗拉强度σ ,伸长率δ ,冲击 韧性a ), 3.碳素结构钢的应用
S b 5 k
Q195和Q215钢 Q235是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碳素结构钢 Q255、Q275钢,强度高,但塑性、韧性和可焊性较差,不易冷弯加工 下列情况的承重结构和构件不应采用Q235沸腾钢: Q235 (1) 焊接结构: ①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振动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②
W ak = A
摆锤 读盘 55 8 10 10
55 10 8
10
30
试件
40
• • • •
(三)硬度 硬度是指钢材低抗硬物压入表面的能力。 1.布氏硬度 HB=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