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膨胀珍珠岩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应用
一、珍珠岩概述
1、珍珠岩工业的发展
珍珠岩是一种火山喷发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酸性玻璃质熔岩,属非金属矿物质,主要成分是SO2、AL2O3、CaO和一定含量的化合结晶水,经过人工粉碎,分级加工形成一定粒径的矿砂颗粒,在瞬间高温下,矿砂内部结晶水汽化产生膨胀力,将熔融状态下的珍珠岩矿砂颗粒瞬时膨胀,经冷却后形成多孔轻质白色颗粒,理化性能十分稳定,具有很好的绝热防火性能,是一种很好的无机轻质绝热材料,可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制冷、建材、农业和医药、食品加工过滤等诸多行业。
珍珠岩工业的发展可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1924年德国首先在实验室发现珍珠岩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膨胀性;1940年美国在内华达洲开始生产膨胀珍珠岩做砂浆骨料;1949年成立了珍珠岩协会,现有44个国家和地区的75个珍珠岩协会,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我国珍珠岩工业起步较晚,1964年开始组织科研攻关,由地质部河北非金属地质研究所探询珍珠岩矿山资源,电力部在北京、冶金部在大连、建材部在天津选点进行珍珠岩生产、科研攻关,经过5年的努力,终于研究掌握了膨胀珍珠岩及其制品的生产工艺,于1969年春在大连耐火材料厂进行了工艺、产品坚定,也标志着我国珍珠岩工业的规模化生产开始起步,由于我国珍珠岩资源丰富、分布面广、品位又高,因而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全国珍珠岩矿业以达到了千余家。
2、建筑保温材料的应用状况
外墙墙体保温隔热在建筑节能中占有重大比重。
国外的外墙保温工程最早出现在欧洲,至今已有35年以上的历史。
使用最多的是发泡聚苯板薄板抹面外保温系统,其他应用的技术还有玻璃棉外保温系统、岩棉外保温系统、聚氨酯外保温系统和珍珠岩保温系统。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外保温技术,并进行了工程试点。
国内的企业、研究单位首先通过改良工业窑炉、管道保温技术用于建筑物节能。
这方面的技术有珍珠岩、复合硅酸盐、海泡石或有机硅复合的各种外墙保温砂浆,并于90年代初应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节能建筑。
随着对国外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我国也开始使用如发泡聚苯板薄板抹面外保温技术、机械固定聚苯板钢丝网架外墙保温技术、胶粉发泡聚苯颗粒外保温技术和聚氨酸高效外保温材料。
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指标要提高到65%以上,这对外墙保温技术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对于建筑材料业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合格的外墙保温系统应该具备下列条件:(1)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形变而不产生裂缝或空鼓。
(2)能长期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的形变。
(3)能承受风荷载的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4)能耐受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5)在罕遇地震发生时不应从基层上脱落。
(6)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应采取防火构造措施。
(7)应具有防水渗透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