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复习(五)课外阅读一、阅读《一枚扣花》,完成练习。
(28 分)一枚扣花星期天,妈妈带我上街。
我特意拿出生日时姑姑送给我的扣花戴在胸前。
这扣花可真漂亮,一颗颗晶莹的水晶石镶嵌在金孔雀形的扣花里。
动一动,“金孔雀”就闪闪发光,非常惹人喜爱。
街上人山人海,商场的人更多。
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挤进商场。
正当我被五颜六色的衣服吸引时,肩膀被推了一下。
我气得猛一回头,冲着推我的那人嚷道:“挤什么?”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用手指着我的前胸,嘴里一个劲地“啊,啊⋯⋯”,并招手要我出去。
我低头一看,糟糕!我的扣花没了!我急忙挤出人群。
只见那人大约三十来岁,个子不高,眯着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
他一见我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一件东西递给我。
我接过一看,咦,这不是我丢的那枚扣花吗?我气呼呼地问:“你这人怎么随便拿我的扣花呢?”那人见我发火,嘴里一个劲儿地“ 啊,啊⋯⋯”,脸上现出焦急的神情。
他一会儿指指我手中的扣花,一会儿又弯腰走几步,做出捡东西的样子,好像要告诉我什么。
看他的表情和动作,我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芳芳,你怎么站着发呆呢?” 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忙四下环顾,人呢?我还没有感谢他呢,他却不见了。
我随妈妈走出商场,一边走一边找那个人,希望看到那双不太有神的眼睛。
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那拾金不昧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然而我没有找到他,只有我手中被汗水浸湿的扣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显得更加美丽。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6分)迫不及待:拾金不昧:2. 画“ ”的句子是描写;画“ ”的句子是描写。
(6分)3. “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你认为文中的聋哑人可敬在哪里呢?(6 分)4. 对“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中“微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聋哑人拾到一枚扣花,很高兴。
B. 聋哑人很有礼貌,对待别人很热情。
C. 聋哑人脸上总是乐呵呵的,有些痴。
D. 聋哑人听不清楚“我”说的话。
5. 短文结尾为什么说扣花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美丽呢?请写出其中的原因。
(7 分)二、阅读《两只蚂蚁》,完成练习。
(18 分)两只蚂蚁雷阵雨过后,两只蚂蚁从树缝中爬了出来。
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欣赏着雨后美丽的景色。
它们觉得山更青了,草更绿了,花更艳了,大自然中的一切显得更加迷人了。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两只蚂蚁被风吹了起来,正好掉在树下的大水坑里。
一只蚂蚁吓得动也不敢动,僵直地伸着它的足和触角,连呼救的勇气也没有。
它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慢慢地往下沉。
它想:“我不行了,我完了⋯⋯”另一只蚂蚁虽然心里也充满了恐惧,但是它想:“我怎么能这样死去呢?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生存希望,我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如果不与逆境抗争,就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它拼命地挣扎着,用尽全身的力气蹬着、划着⋯⋯第二天清晨,只有一只蚂蚁从树缝里钻出来晒太阳,仔细一看,正是昨天在大水坑里挣扎的那只。
1. 两只蚂蚁被大风吹到()。
(3 分)A.大海里B. 大树上C.水坑里D.树缝里2. 两只蚂蚁遇险后分别是怎样想的?分别用“ ”和“”画出来。
(6 分)3. 第二天清晨,为什么只见到一只蚂蚁?(6 分)4. 两只蚂蚁结局不同的原因是()。
(3 分)A. 它们掉进水里后都很害怕B.它们都不敢与死亡作斗争C.一只蚂蚁敢与逆境作斗争,另一只蚂蚁不敢与逆境作斗争。
D.一只蚂蚁有呼救的勇气,另一只蚂蚁没有呼救的勇气。
三、阅读《飞翔的蜘蛛》,完成练习。
(21 分)飞翔的蜘蛛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3 米多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有的蛛网全都搅毁了。
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地向前爬行,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在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说是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
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小时,直到丝成一条直线。
以后的进程一般比收第一根丝的速度要快多了。
尽管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来,仿佛是进行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似的。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织得精巧而且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
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
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能把网结在空中。
奇迹是执着者造就的。
1. 第3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3分)A. 表示话题的突然转变B.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声音的延长2. 短文中两次写“蜘蛛不会飞翔”,为什么题目却是“飞翔的蜘蛛” 呢?(6 分)3. 请用几个词概括蜘蛛的精神。
(从原文中找)(6 分)4.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读完这篇短文后的感悟。
( 6 分)四、阅读《蜗牛的森林》,完成练习。
(33 分)蜗牛的森林①蜗牛生活在一片草地上,对于蜗牛来说,这里就像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②可是有一天,草地上来了一只穿红靴子的兔子,蜗牛很热情地招呼说:“欢迎你来到蜗牛的森林。
”兔子听了哈哈大笑说:“这样的草地怎么能算森林?最高的草才过我的靴筒。
你没见过森林吗?”③于是,兔子给蜗牛描述了真正森林的样子——那里有高大的树木,葱绿的枝叶。
④蜗牛很吃惊,他被这突如其来的介绍搞晕了,世界上还有这样好的地方?他决定去寻找真正的森林。
⑤蜗牛上路了,他日夜不停地赶路,去寻找真正的森林。
这样过了许多天。
⑥一天,蜗牛看见四个巨大的树根,他想:这样的大树,只有森林里才有啊!蜗牛很高兴,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森林。
可是,森林这么大,蜗牛站在地上是看不清楚的,他决定沿着树干一直往上爬。
蜗牛爬到顶上的时候,感觉到刺眼的阳光。
哦,原来他爬到了大象的背上,那粗粗的树根原来是大象的腿啊。
⑦大象一点儿也不知道背上有一只蜗牛,跨着步子慢悠悠地走进了森林,蜗牛终于看见了真正的森林——树木枝繁叶茂,太阳光斜斜地透过茂密的树叶,像星星一样撒在地上。
蜗牛高兴极了。
⑧这时,森林里来了一个巨人,大象很热情地招呼他:“请休息一会儿吧,这里是大象的森林。
”巨人哈哈笑着说:“这森林的树就和小草一样高,才到我的膝盖。
”可不是嘛,大象在巨人面前显得很小很小,这森林就在巨人的脚下。
⑨巨人说:“再见,小小的大象,我要到我自己的森林里去了。
”蜗牛明白了:巨人一定有个更大的森林。
⑩当大象又经过草地的时候,蜗牛赶忙顺着他长长的鼻子爬了下来。
他觉得那些森林都不适合他。
从此,蜗牛安安心心地住在自己的森林里了,虽然这里最高的草也就过了兔子的靴筒。
1. 将下面的陈述句变为转述句。
(4 分)巨人哈哈笑着说:“这森林的树就和小草一样高,才到我的膝盖。
”2. 根据短文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4 分)蜗牛终于看见了真正的森林——树木枝繁叶茂,太阳光斜斜地透过茂密的树叶,像。
3. 文中第③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4 分)A. 表示话题的突然转变B.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声音的延长4. 蜗牛的森林是这样的:()。
(4分)A. 有高大的树木,葱绿的枝叶。
B.有四个巨大的树根。
C.那是一片草地,最高的草也就过了兔子的靴筒。
D.森林的树就和小草一样高,才到巨人的膝盖。
5.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0 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故事还写了、和等人物。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6. 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7 分)参考答案一、1. 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2. 神态动作3. 有拾金不昧的品质,心地善良。
4. B5. 因为失而复得的扣花体现着聋哑人拾金不昧的品质,所以显得更加美丽。
二、 1.C2. 我不行了,我完了⋯⋯我怎么能这样死去呢?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生存希望,我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如果不与逆境抗争,就只有死路一条。
3. 另一只蚂蚁被淹死了,沉到水底了。
4. C三、1.B2. 蜘蛛虽然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结在空中,就像会飞一样。
3. 勤奋坚韧沉默执着4. 学习或做事都不能怕麻烦,为了达到目的要执着、坚韧,付出足够的努力。
四、1. 巨人哈哈笑着说,这森林的树就和小草一样高,才到他的膝盖。
2. 星星一样撒在地上3. B4. C5. 蜗牛兔子大象巨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6. 蜗牛生活在一片草地上,对于蜗牛来说,这里就像一片茂密的森林。
有一天,蜗牛遇到了兔子,兔子告诉蜗牛真正的森林是怎样的,于是蜗牛便去寻找真正的森林,他爬到大象背上来到了森林里。
在那里,蜗牛又听巨人说还有更大的森林。
蜗牛觉得那些森林不适合自己,于是又回到了属于自己的那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