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探索

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探索

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探索
[摘要]通过借鉴外国先进教育观念,并结合中国现状,提出践行绿色教育的方法:构建绿色校园即为天文合一,朴素自然的花园式校园;营造绿色庄园即学校管理重在追求尊重与民主和谐;塑造绿色园丁即教师管理重在日有所进;培养绿色精灵即学生管理重在呵护人性。

实施绿色教育志在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庄园绿色园丁绿色精灵[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2-0034-02
一、“绿色教育”的概念
跨入新世纪,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教育改革波澜壮阔,“绿色教育”应运而生。

与应试教育迥然不同,“绿色教育”是一种民主、人文、和谐的现代教育观,它涉及绿色校园构建、绿色课堂营造、绿色园丁培养等各个方面,目的在于通过绿色教育的观念规范教师和学生们的行为,提高全体师生的环保素质。

在实施绿色教育的过程中,应把握绿色管理的导向,把师生互动的课堂作为突破口,营造一种自然、和谐、民主的氛围,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

绿色教育应该是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教育观念,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教育真正达到自然、无污染的境界。

二、国外的特色教育,堪称是绿色教育的楷模
(一)法国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法国的教育十分强调对青少年自由个性的培养。

1.法国的校园采用的是开放式而非封闭式的形式
法国的学校,大多建在树林间或小山坡上,教学区在一起,宿舍是在十几公里远的大学城里,没有栏杆,没有大门,没人把守,给学生一种自由、自然、清新的感觉,这样的校园环境能够使学生们释放自己的天性。

2.法国给予学生许多自主权
法国学校给予学生很多自主权,比如中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暑假通过打工、实习,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为大学时的专业选择打下基础。

3.法国的课堂是自主互动的课堂
法国的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均采用开放式的教育形式,授课大多没有教材,只有一些讲义和幻灯片可供参考,教师通常是设定一个题目,让学生课下查找资料,课上做“presentation”并加以归纳总结,给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是采用互动的形式展开讨论,这样的形式既轻松活泼又使人印象深刻。

4.丰富的课余生活
法国的博物馆和文化馆对于18岁以下的学生是自由开放的,学生们可以参加各类课外活动,以此丰富课余生活,激发学生们的科学文化兴趣。

(二)美国的“通识教育”
美国的教育是一体化的素质教育,贯穿于中小学到大学教育,其中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融合,相互配合,使每个学
生都能感受到“自由”、“创新”。

1.美国教育是一种轻松愉悦的自由教育。

在美国,学生们都是轻轻松松上课,在课堂上可以放声大笑,每天至少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可以放学回家,学生享受充分的自由。

2.美国教育注重创新和个性培养
美国学校为学生开设各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美国教育而言,培养学生以下两方面的能力更重要,一个是要学生知道到哪里寻找自己的所需,而不是记忆更多的知识;另一个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新的创造。

(三)德国的“关键能力”培养
德国十分注重教育,教育的投入经费早在1989年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993年起已超出国防经费的3倍多。

德国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自我能力、应用能力和环保意识能力。

德国的这种关键能力培养除在专业学习之外,附加讲座、培训、项目等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将所学与所用紧紧结合在一起,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此外,德国一些高校还通过项目学习、研究性学习、加强职业实习等办法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三、中国“绿色教育”的提出
(一)我国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没有达到绿色教育的境界,一些不自然甚至是反自然的现象随处可见,最为严重的是应试教育思想,在这种思想知道下,绿色教育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梦。

学校为了满足升学压力,实行分班教学,班级分快慢班,学生按成绩排名,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和家长都重视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个性的追求,抹杀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中国的学生大多成为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力的学习机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教育形式,淡漠了对于孩子心灵和智慧的开发;淡漠了对人情和人格的陶冶;淡漠了人的个性张扬和创造力的发挥。

素质教育虽然在中国已经提出很长时间,但是成效并不大,主要在于政策的落实不到位,缺乏具体的政策指导;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学生就业有些脱节,因而一种新型教育理念——“绿色教育”应运而生。

(二)绿色教育的出现及基本理念
2002年11月23日开幕的“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上,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作了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发言,提出了“绿色教育”新理念——“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

结合各类专家的理论,绿色教育的基本理念可以这样诠释:绿
色教育是要营造朴素自然的校园环境,用科学的方式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四、践行“绿色教育”的措施
笔者结合绿色教育的基本理念,提出以下几个推行绿色教育的方法:
(一)绿色校园:天文合一,朴素自然的花园式校园
要将绿色教育理念完美地实施于教书育人的环境中,首先要给师生提供一个灌输绿色教育的平台,使师生在校园中感受和谐、温馨的氛围,对此我们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校园文化布局。

澳大利亚学校的校园并不像国内学校那样讲究,那样宽敞与整齐划一,而是像家庭似的很温馨,很随意,但每个空间都充分利用了,连走廊都成了陈列学生手工作品的地方,形成了独特的校园走廊文化,被人称之为“会说话的墙”。

澳大利亚校园不强求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的截然分开,而是体现一种依山造势、水到渠成的随意性。

楼房造型与屋子大小不一。

高楼大厦不多,大多是1-2层小楼,小巧玲珑,家具特色很浓,功能室与教室不截然分开。

如生物课室陈列着许多运动的标本,电脑室与图书馆合二为一。

学校很重视绿化,所有的校园几乎都是掩映在绿树花草之中,有的学校还有生物园,学生在园中种花种草种菜。

(二)绿色庄园:学校管理重在追求尊重与民主和谐
要将绿色教育理念完美地贯穿到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
握好对学校的整体管理。

学校就像一个绿色庄园,只有在庄园里的一切都循自然而安排,顺自然而发展,才能保证其生生不息、日新月异。

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学校要建立民主管理体制,实行教师合理化奖惩制度,通过教师、学生座谈会征求各方面意见,改善学校管理,并实行民主监督体制,及时解决教师、学生反映的实际困难。

(三)绿色园丁:教师管理重在日有所进
在一个自然亲和的校园中,如果说校长是“庄园主”,具有旗帜和灵魂的作用,那么作为校园的一支重要力量,教师是当之无愧的绿色园丁。

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引导教师树立远大的理想。

通过有计划、有专题、有总结的理论学习,开办青年教师党课培训班,组织教职工外出参观和进行社会实践,使教师加深对教育事业的认识。

另一方面要用制度约束教师行为。

制定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要以科学有序的制度引导并规范教师,使每位员工都感受到来自学校管理层的关怀。

(四)绿色精灵:学生管理重在呵护人性,实行可持续教育绿色教育是尊重人、感染人的教育。

在实施绿色教育的过程中,要努力创设科学、民主、和谐的绿色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创造性地学习;要将各项德育目标和任务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方法培养人,以人文的精神塑造人,以绿色的环境熏陶人”,实现全方面育人。

总之,绿色教育是一种回归自然、回归人性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既能高度适应现实生存,又可以扬弃性地充分吸收十分丰富的传
统资源,使自己永葆青春与活力。

“绿色教育”理念是中国素质教育的一种升华,需要各方努力将其贯彻,并且要与时俱进,不断实践与完善这种教育观念。

[参考资料]
[1]丁开艳,孙和.践行绿色素质教育[j].教育,2010,(3).[2]靳忠良.澳大利亚的绿色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8).
[3]张兆权,绿色教育之我见[j].教育艺术,2003,(7).[责任编辑:钟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