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荣誉“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是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其中“崇尚荣誉”是指要自觉珍惜和维护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建功立业,坚守革命气节,严守军队纪律。
崇尚荣誉,对于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战争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和拼杀,更是意志、精神的较量和征服。
对荣誉的珍视和向往,是官兵的战斗精神之源。
朱德同志曾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
”从某种意义上说,崇尚荣誉就是崇尚英雄、崇尚崇高、崇尚胜利。
官兵血管里流淌着崇尚荣誉的血液,就会为荣誉而顽强战斗;官兵心田里播下了崇尚荣誉的种子,就会为荣誉而英勇献身。
实践证明,只有崇尚荣誉的军队,才能成为战无不胜的军队;只有崇尚荣誉的军人,才能成为不辱使命的军人。
崇尚荣誉,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我们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官兵牢记“八荣八耻”[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基本内容,理解“八荣八耻”的基本内涵,熟知“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真正把“八荣八耻”作为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的依据和标准。
要大力宣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注意发现和宣传普通官兵中的道德楷模和身边的好人好事,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努力形成知荣明耻、见贤思齐、崇尚英雄、追求崇高的浓厚氛围。
崇尚荣誉,最重要的是创造荣誉。
军人的荣誉主要体现在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上,体现在苦练精兵、矢志打赢上,体现在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上,体现在友爱互助、团结和谐上。
当代革命军人崇尚荣誉、创造荣誉,就要像杨业功那样忠诚履行使命,像丁晓兵那样书写壮丽人生,像李向群那样勇于牺牲奉献,像苏宁那样献身国防事业,像雷锋那样热爱党和人民,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勇当先锋、建功立业。
荣誉,一直为大家所向往,为人们所珍重,更为军人所崇尚。
大思想家顾炎武曾说,“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古罗马有这么一句名言,“荣誉是人生的第二遗产”。
人间无数的荣誉中,最为厚重的就是军人的荣誉,一直为大家所向往,为人们所珍重,更为军人所崇尚。
人间无数的荣誉中,最为厚重的就是军人的荣誉。
军人荣誉是在雄姿英才的战歌中诞生的,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升华的。
战役年代,许多将士奋勇杀敌,血染疆场,有的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但他们永远活在后世子孙的心里;和平年代,多数军人没有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洗礼,但他们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同样为军人这个集体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军人最崇尚的是荣誉有一种说法,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
对优秀的军人而言,荣誉甚至比生命更重要。
但荣誉始终像月亮般高高在上。
人类常常因为误解而狂热地追逐荣誉,其实他们追逐的仅仅是自己的欲望。
这种情形类似于缘木求鱼,结局充满荒谬和可笑。
明代戚继光曾写下一句话,这句话可以通俗地翻译为:当一个军人开始疯狂猎取功名时,他可能很快就要成为倒霉蛋了。
戚继光仿佛在自言自语,但这句话是诚实的。
没有显赫的功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功名牵着鼻子走,最终踏上万劫不复的扭曲之路。
因此,当我们言说荣誉之时,第一需要明确的就是对待荣誉的态度。
还是那句老话,荣誉的宝贵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但无论我们对荣誉怀有何等饥渴的心情,追求荣誉的脚步都必须沿着道德的路线奔走。
也就是说,我们朝着荣誉飞奔而去时,一定要穿上实事求是的跑鞋,并在途中放弃一切不择手段的非分之想,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不迷失方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军人崇尚荣誉的就必须摒弃那些极端个人主义的情绪,并时刻把党、国家和集体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
这样,崇尚荣誉的价值追求才能化为力量源泉,对军人的成长进步和国防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人的精神力量比体力更富于生命力。
”这句话用来形容荣誉对军人的影响恰如其分。
在崇尚荣誉的过程中始终持有平常之心,生命才能融入一片和谐的风景。
这种美好而平静的心态,能让军人对荣誉的向往不受纷纷扰扰的功利思维所诱惑。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国捐躯,虽死犹荣”……只要高贵的情怀没有丢弃,这些让人感动的生命宣言就能再次从历史背后走出来,像空气一样与祖国和人民融为一体。
朱德曾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
”可见革命军人崇尚荣誉的本质就是崇尚英雄、崇尚崇高、崇尚胜利。
只有热血中涌动着崇尚荣誉的情感,军人才能为使命而不畏牺牲。
或者说,军人的心灵只有播入崇尚荣誉的种子,才能长出英勇的花朵。
实践证明,只有崇尚荣誉的军队,才能成为战无不胜的军队;只有崇尚荣誉的军人,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军人。
崇尚荣誉并非只能通过血洒疆场来体现。
和平年代的军人依然在崇尚荣誉,依然因为崇尚荣誉而持有高贵的情怀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洪水肆虐时,军人挺身而出;疫病蔓延时,军人挺身而出;冰雪成灾时,军人挺身而出;地震发生时,军人挺身而出……在荣誉的召唤下,军人的脚下始终延伸着闪光的词语——舍生忘死、迎难而上、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因为荣誉我们重新理解了英雄——那些怀揣荣誉与祖国站在一起的人们都是英雄。
纪伯伦在《沙与沫》中说: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企求成就的东西。
军人重视荣誉重于生命。
对荣誉的崇尚让军人更加明确自己肩头的责任。
失去崇尚荣誉的精神支撑,就不会有那些视死如归的眼神,不会有舍生取义的身影,不会有拼尽最后一滴血的豪情。
对穿军装的我们而言,正是荣誉赋予生命以意义。
因为荣誉,生命变得厚重而精彩;因为荣誉,生命在短暂的旅程中熠熠生辉。
荣誉是珍贵的,因为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荣誉只为忠诚者敞开大门。
在谈论崇尚荣誉时,不要忘记忠诚于党,不要忘记热爱人民,不要忘记报效国家,不要忘记献身使命。
带着荣誉出发的军人,在挫折和诱惑中勇敢前行,始终持有高贵的情怀,才能在梦想的天空展翅翱翔。
当前,革命军人大力培育“崇尚荣誉”的价值观,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牢记光荣历史,发扬优良传统,始终保持珍惜荣誉、维护荣誉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民族的希望。
这既是我军与生俱来的崇高使命,也是铁血历史沉淀的无上光荣。
从工农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八路军、新四军的浴血抗战,从抢险救灾时受灾群众的“主心骨”到维稳处突时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我军始终无愧于“党和国家钢铁长城”的崇高荣誉和“人民子弟兵”的光荣称号。
身为当代革命军人,在深感自豪的同时,更应倍加珍惜荣誉、全力维护荣誉。
应始终把崇尚荣誉作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的必然要求,作为报效祖国、献身使命的强大动力,把崇尚荣誉的要求贯彻落实到部队执行任务和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
二、以提升思想境界为根本,以增强素质能力为基础,以勇于建功立业为动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
我军历来英雄辈出、享有盛誉。
荣誉的背后是广大官兵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素质能力和一流的工作业绩。
无数生动实践证明,任何荣誉都不是投机取巧、守株待兔得来的,而是靠汗水、鲜血甚至是生命创造的。
这就要求当代革命军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为争创荣誉、赢得荣誉奠定思想基础;立足本职、深钻细研,不断提高军事素质、业务技能和执行任务的本领,为争创荣誉、赢得荣誉提供必要条件;树立远大目标,坚持一流标准,争创一流业绩,形成争创荣誉、赢得荣誉的良好氛围。
三、坚决抵制诱惑,严格遵守国法军纪,始终保持胜利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我军历来以气节坚贞、纪律严明、举止文明而著称。
这既是优良传统,也是崇高荣誉。
身为当代革命军人,应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高度警惕敌对势力的渗透策反,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划清是非界限,在重要事情和岗位上恪尽职责、把好关口;筑牢思想防线,坚决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灯红酒绿的诱惑,坚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文明的言行举止,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遵纪守法意识,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军队的铁律”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军人的天职”,自觉维护国法军纪的权威性、严肃性,自觉遵守和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在严守纪律中维护军人的崇高荣誉。
四、正确处理奋勇争先与牺牲奉献、集体荣誉与个人荣誉的关系,始终保持高度的集体主义觉悟和无私奉献精神。
崇尚荣誉不是沽名钓誉。
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荣誉的导向作用,更要教育引导当代革命军人正确认识和对待荣誉,真正把“崇尚荣誉”的要求领会好、贯彻好。
作为当代革命军人,应深刻认识到军人是牺牲奉献的代名词,只有将牺牲奉献作为前提,才能锤炼出奋勇争先的本领,才能不断赢得荣誉;深刻认识到军人个人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组织的帮助培养,如果不热爱集体、不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就不可能取得一流业绩、赢得个人荣誉。
“假如有一天,当他们走向战场,他们可能会中弹,会牺牲,但即使牺牲,也只有用前胸去迎接子弹,而绝不是用后背。
什么是军人?军人流血不流泪,要有和敌人拼命的勇气,面对强敌连眉毛都不皱一下,军人的荣誉感比命都重要。
这身军装不是那么好穿,在穿上这身军装之前你们可要想清晰,一旦穿上,你们对国家和民族就有了一种责任,就应该随时预备把自己的命交出去,作为一个老百姓,怕死并不丢脸,如果作为军人怕死,那是世界上最丢面子的事。
”这段话是《亮剑》中李云龙说的。
每当想起这段话,作为军人的我总是心潮澎湃……追溯历史,二十世纪像一首歌,有高音也有低凋;二十世纪像一条路,有平坦也有崎岖;二十世纪沐浴着科学之光,又渴望清新的空气;二十世纪,经历过战役的洗礼,呼唤着和平的橄榄枝。
二十世纪,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抗争和奋斗,更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崛起。
那么,当时间的车轮辗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有没有想过荣誉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续写荣誉之歌?荣誉观是军人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崇尚荣誉是军人永恒的价值追求。
军人以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为使命,身系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时辰面临生与死的考验。
战火纷飞的岁月,军人的使命和荣誉感体现在杀身成仁,纵身跳崖的那一时辰;体现在临危不惧,舍身堵枪眼儿的那一瞬间;体现在大义凛然,拉响炸药包的那一秒钟。
军人的使命和荣誉感更融入在挺起胸膛迎向敌人的那种壮志中;融入在保家卫国誓将与阵地共存亡的那满腔热血中;融入在誓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遍锦绣大地的那份豪情中……白鸽翱翔鲜花盛开的年代,熊熊烈火中有我们军人的身影;滔滔洪水中有我们军人的脊梁;高高山岗上有我们军人的声音;蔚蓝天空中有我们军人的飞机;巍巍青山中有我们军人的脚印……军人的荣誉感啊,处处可见!你可以在做了好事不留名的雷锋们身上看到它,可以在勇斗歹徒保护群众生命的徐洪刚等好战士身上找到它,可以在已经摘下帽徽和领章走在回家的路上,但忽然听到部队有重大任务,又悄悄返回军营,默默地站在队伍后面的普通复退士兵的身上感受到它……军人的荣誉感表现为光荣感和自豪感,表现为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体现,是军人奋发进取的巨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