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政策和法规知识点

社会工作政策和法规知识点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笔记到2020年,社工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工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高级社工人才达到3万人。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形式:①捐赠②设立帮扶项目③创办服务机构④提供志愿服务《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

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主要有两类: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②、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城市医疗救助形式:1、社会力量资助2、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补助3、医疗机构减免有关费用。

“两免一补”(免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高中阶段提供心要的学习和生活补助。

只要符合救助的条件,不论是否有本地户藉,都可以在居住地申请临时救助。

救助站应根据受助人员情况确定救助限期,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延长,报上级民政主管备案,对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受助人员,救助站应终止救助。

老年人:60岁以上公民。

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集中使用残疾人占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25%以上。

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其所在省、市政府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1950年5月1日实施《婚姻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

无效婚姻:1、违反一夫一妻制2、近亲结婚3、患禁止结婚疾病4、未达法定婚龄。

可撤消婚姻:因胁迫而媂结的婚姻(结婚一年内提出撤消)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宣告婚姻无效。

夫妻间的继承权,约定财产制的效力优于法定财产制,法定与约定财产制的适用原则: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方式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约定只有在夫妻双方均承认的情况下才能认定。

“感情确已破裂”4类法定情形: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2、实施家暴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的。

离婚诉讼的调解:①和好:调解协议②达成离婚协议:离婚调解书③协议不成,调解无效:离婚判决书。

军人离婚特别规定:现役军人配偶要求离婚,须征得军人同意,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除外,如:①重婚或与他人同居②实施家暴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③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女方在特殊情况下的离婚特别规定:①女方在怀孕期间②女方分娩后一年内③女方中止妊娠后6个月,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对于婚姻违法行为的救助措施主要包括:劝阻、调解、和制止。

被收养人的条件,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符合以下情形之一:①失父母的孤儿②查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③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收养人应具备条件:①无子女②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③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④年满30周岁⑤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收养人的特殊要求:①无配偶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年龄应相差40周岁以上②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

收养年满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收养孤儿,残疾儿或社福机构查不到生父母的弃婴或儿童,可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1名的限制,办理收养登记的法定机关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

解除收养协议,养子女未成年,须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同意,养子女满10周岁以上的,应征得本人同意,养子女成年后,协议解除收养须得收养人,被收养人同意。

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尽了赡养义务的儿媳、女婿;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需指出:孙子女、外孙子女不属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法定继承人,但他们可以通过代位继承方式取得其祖父母、外祖父母遗产,代位继承只适用于法定法定继承人。

应当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没有保留的,应从继承人所继承的遗产中扣回。

转继承:是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所应继承的遗产份额转由其继承人承受的一项制度遗嘱形式:公证遗嘱(最有力、可靠)、自书遗嘱(最常见)、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以上两个见证人)遗嘱、遗赠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法定继承人必要的继承份额。

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你优先于遗嘱。

申请宣告死亡:①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②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的;③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人民调解是一种人民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群众性自治活动。

人民调解的原则:①依法调解原则(调解的依据);②自愿平等原则(调解的基础);③尊重当事人权利的原则(调解的保障)。

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社会危害程度,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事件发生紧急程度,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

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矫正人员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三日内以指定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禁止令制度是我国刑罚制度的一个重要创新。

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社矫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8小时。

撤销缓刑、假释:1、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严重的2、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接受社矫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3、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处罚的,仍不改正的4、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5、其它违反,情节严重的。

社区矫正警告:1、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2、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3、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4、保外就医不按时交病情复查情况,或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教育仍不改正的;5、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6、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

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怀孕期、哺乳期、未满16周岁、不适用强制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一年。

违反治安管理特别人员:1、精神病人(不罚);2、不满14周岁(不罚);3、盲人或聋哑人(从轻或不罚)4、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从轻);5、间歇性精神病人正常时违反(应处罚);6、醉酒(应处罚)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减轻或不予处罚的:1、情节特别轻微2、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受侵害人谅解3、出于他人胁迫或诱骗4、主动投案陈述自己违法行为5、有立功表现违反治安管理,应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不执行的情形: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初次违反的3、70周岁以上的4、怀孕或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算。

询问不满16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到场。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查证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出示工作证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公安检查文件,笔录应由检查人,被检查人签名或盖章。

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20日。

限制人身自由1日,折坻行政拘留1日。

公安机关应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无法当场交付宣告的,应在2日内送达被处罚人,给予行政拘留的,应及时通知被处罚人家属。

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其亲属提出符合规定的担保人的,或按每日行政拘留200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的,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执行的,公安机关对其处300元以下罚款。

公民牺牲被评烈士:1、在查处违犯罪行为,执行国家安全工作,执行反恐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牺牲2、抢险救灾,抢救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公民生命财产牺牲的3、执行外交任务或维护国际和平中牺牲的4、执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中牺牲的5、其它牺牲情节突出堪为楷模的。

现役军人死亡日批准为烈士:1、对敌作战死亡,或对敌作战不治身亡2、执行任务被杀害,或被俘后不屈遭杀或折磨致死3、抢救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或执行反恐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死亡4、执行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军事任务及参加武器装备科研试验死亡的5、执行外交任、对外援助、维持国际和平任务中牺牲的6、死难情节突出,堪为楷模烈士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1、烈士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或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2、烈士子女未满18周岁或已满18周岁因残疾或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3、由烈士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已满18周岁但因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符合条件由户口所在地县政府民政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凭证领取)烈士褒扬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以及相关规定适用范围的,还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相当于烈士本人40个月工资的烈士遗属特别补助金。

民政部门发给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40个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排职少尉军官工资。

属《工伤保险条例》的月工资指烈士牺牲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300%计算,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月工资是指烈士牺牲当月的本人基本工资)烈士纪念日:9月30日死亡抚恤:我国现役军人死亡性质分为:烈士、因公牺牲和病故;残疾性质分为:因战致残、因公致残和因病致残。

一次性抚恤金:烈士和因公牺牲: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的基本工资;病故的: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的基本工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