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的特点在浩瀚的海洋中,被希腊古人称为"海怪"的鲸鱼遍布在世界各大洋。
从这个名字可见古人类对海洋中这种巨兽的敬畏之情。
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
通常人们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口中有须无齿,称须鲸,共11种;另一类口中有齿无须,叫齿鲸,共70多种。
不同的种类,体长与重量有很大差异,体长从1米到30多米不等;体重从几吨到几百吨。
鲸鱼其实并不是鱼类。
鱼类是左右摆动尾鳍来使身体前进,而鲸却是以上下摆动尾鳍的方式前进;鱼类用鳃呼吸,而鲸有鼻孔,用肺来呼吸,由于它们每分钟心跳只有九次,所以可以屏住呼吸长时间潜伏水中;鱼类是冷血动物,而鲸是恒温动物,它们的皮下脂肪很厚,可以保持体温,其体温大约为36.0℃左右;鱼类一般都长着鳞片,鲸则皮肤光滑无鳞片;鱼是卵生的,鲸直接生下幼鲸来,靠母鲸乳汁养大??。
总之,鲸与鱼类完全不同,所以准确地说它们是海中的兽类。
据现代科研考证,鲸类动物的祖先可能是海边陆地上的食虫类或食肉类走兽,后来由于被鱼类等食物所吸引,便从陆地下海。
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适应了海洋生活。
最早的鲸大约出现在5500万年前,古鲸和现代鲸比较,头骨比较小;鼻孔位于头部的前方,尚未移至头的上方;牙齿、头骨和古代的食虫类、食肉类动物相近等。
由于长时间在海洋中生活,颈椎愈合,头与躯干直接连接;前肢呈鳍状,趾不分开,无爪,肘和腕的关节不再灵活运动而更适于游泳;后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残迹;尾巴退化成鳍,末端的皮肤左右向水平方向扩展,形成一对大的尾叶??,总之,进化的结果使它们的体型更似鱼类的流线型,所以人们将它们俗称为鲸鱼。
鲸的繁殖能力很差,一只母鲸两三年才产一头幼鲸,而由于鲸的经济价值很高,遭到人类大肆捕杀,以及海洋污染,鲸的数量急剧减少,某些种类的鲸濒于灭绝。
所以,在我国大多列为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动物。
篇二:鲸说明文鲸说明文鲸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它具有和陆上哺乳动物相同的生理特征,例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具备了一些为适应水生环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构造。
鲸分为3类,分别是须鲸和齿鲸。
这两大类的分群,再学术上主要是依据它们摄食方式之不同而定,须鲸主要的形态特征是没有牙齿,但是有具大的鲸须,可用来筛选浮游生物.所以为滤食性。
齿鲸亚目的主要特征为有牙齿,掠食性,其牙齿的数目与排列方式受到食性的影向会有不同,全世界现存有13科约 79种。
鲸鱼虽然有鱼字,其实它并不是鱼类,而是哺乳类动物,它有许多和鱼类极不相同的特性,例如一般鱼类是左右摆动尾鳍来使身体前进,而鲸鱼却是以上下摆动尾鳍的方式前进。
它们利用前端的鳍状肢来保持身体平衡及控制力向,有些鲸鱼背部的上端还有能保持身体垂直的鳍呢!鲸鱼是群集动物,它们通常成群结队的在海里生活,可是当鲸鱼呼吸时,就需要游到水面上来,这时鲸鱼是利用头上的喷水孔来呼吸,呼气时,空气中的湿气会凝结而形成我们所熟悉的喷泉状。
专家们甚至可以从喷水的高度、宽度及角度,来辨识鲸鱼的种类呢!鲸鱼的种类很多,大致分成齿鲸和须鲸两大类。
鲸鱼的表皮下有着极厚的脂肪层,那就是俗称的鲸油,它可以使鲸体保持温暖,而且也能贮存能量以供应不时之需。
由于鲸鱼体内拥有许多特殊的构造,使它能够长时间的在水中屏庄呼吸、减慢心跳速度,因此当它沈到海底,总要经过一段长时间后,才会再浮出水面。
除了具有贮存氧气的构造外,当身体某个部位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时,体内还会有集中供应的特殊机能呢篇三: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一、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2.、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3、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4.、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5、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
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那些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
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
()6.、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7、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8、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9.、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状万态,惟妙惟肖".()10、漩涡旋转得最急时,非常危险,大小船只都无法驶过。
因此当地在水道两端都设有信号站,白天悬一个红球,夜间亮一盏红灯,表示水道不宜航行,若是两个红球或两盏红灯,则表示船支可完全通过。
1905年,瑞典一艘运载铁矿的船只"英雄"号,不顾水道前头信号站的警告,试图强行驶过大漩涡,结果被甩向岸边撞得粉身碎骨"()二、下面各句属于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下定义b.作比较c.列数字d.打比喻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么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桥长 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5.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根据粗略的计算,白尾地鸦的数量是7000只。
这种分布很狭窄的鸟类,种群数量本身就.......受到沙漠极端环境的制约,随时面对着环境改变可能造成的毁灭性打击。
今天,绿洲和河流上游的大规模开发,下游的无节制拓荒,以及沙漠边缘的过度放牧,已经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由于塔里木河流域1999年来开垦种植棉花,白尾地鸦的栖息地与营巢地正在迅速消失;大小河流上游的水利工程造成下游断流,植被严重退化;烧荒开垦瓜地破坏了地鸦重要的繁殖地??更令人担忧的是,白尾地鸦在我国至今仍未被列入国家和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因而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这一坚强而脆弱的物种正面临着并不乐观的未来。
回答:文段中加点的词"根据粗略的推算"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2、据统计,目前约有数千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运行",且数量正以每年2%至5%的速度递增。
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10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
由于这些物体通常以每秒10公里以上的速度运行,因此如果与其他物体相撞,每小块将产生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力。
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
当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一块迎面而来、直径仅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宇航服,人们肉眼很难看清的油漆片和涂料粉末也能给宇航员带来生命危险。
回答:"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10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中"可能"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过去约4000万年来,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
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回答:"地球逐渐降温"一句中,为什么用"逐渐"一词,请在本段中找出根据简要说明。
4、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有80多种病毒,肆虐范围之广,令电脑世界里几无净土。
回答:"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有80多种病毒,肆虐范围之广,令电脑世界里几无净土" 。
如果把"几"去掉行不行?为什么?5、"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以后,那些停留在墙上的苍蝇很可能就是一个'间.........谍'"。
请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四、阅读文段,根据所给信息回答问题。
(一)洁身自好的莲花(浙江杭州市中考试题)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
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植物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
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
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
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
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
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
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
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
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
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迅速发展。
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
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
1、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②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2、第一段中写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其作用是什么?3、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解释"莲花效应"。
4、"莲花效应"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二)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