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1综合说明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
1.1.2项目类型和性质项目类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
项目性质:土地整理。
1.1.3项目区位置和范围项目所在地:*********。
项目区位置和范围:项目区位于******,地理位置西至东经117°43′46″,东至东经117°45′49″,南至北纬32°17′28″,北至北纬32°19′54″。
项目区涉及******全域。
1.1.4项目区地貌类型项目区属于平原微丘。
1.1.5建设规模项目区总面积为821.2643公顷,高标准农田面积466.6667公顷,位于******。
1.1.6项目建设原则要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要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安排,规模整治,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整治,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土地权益人合法权益,鼓励农民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引导,聚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
1.2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1.2.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有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两个方面。
灌溉与排水工程--主要是确保项目区粮食稳产丰收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旱与涝)的能力。
为解决灌溉水源,根据项目区供需水量要求计算结果,并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主要通过改善原有的灌排系统来保证项目区水源供应和排涝。
本项目区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是改建沟渠等。
田间道路工程--主要是对生产路和田间道的建设。
田间道与乡村路相连接,辐射范围左右各300米;生产路布设在田间地头,并与田间道相通形成网络,利于田间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和劳作。
1.2.2建设工期项目拟建设工期为4个月(2013年9月—2013年12月)。
1.2.3项目估算投资项目总投资356.1120万元,亩均投资0.0509万元。
其中工程施工费310.2545万元,占总投资87.12%;其他费用共计38.8749万元,占总投资的10.92%;不可预见费6.9826万元,占总投资的1.96%%。
1.2.4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56.112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资350.0000万元,县级财政投资6.1120万元。
2项目背景2.1项目所在区简况2.1.1 所在县的地理位置***地处***东部,是皖东地区人口最多和面积最大的县。
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13′~32°42′与东经117°13′~118°15′之间。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东西长83 公里,南北宽56 公里,总面积2998 平方公里。
2.1.2 项目所在县的自然条件2.1.2.1地形地貌***地势大致是北高南低。
境内地貌类型分为丘陵、波状平原和平原三种。
北部和东部为丘陵;大部分地区为波状平原,残丘和缓岗散面其中;小量的成片平原仅分布于县西南一带;池河沿岸有一狭窄的河谷小平原。
全县海拔高程小于350米,相对高程大于100米。
2.1.2.2气候和气象***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
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233. 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1—53%,气温21℃期间的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54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4.6℃—16.4℃,活动积温为5414.3-5439.5℃;稳定通过10℃的天数213天;有效活动积温为4752.1—4755.7℃;无霜期长达208—216天;多年平均降雨量838毫米(1951—2001);多年平均蒸发量190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1%。
光能充裕,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热同期,有利于植物生长,适合多种动植物生存。
2.1.2.3水系和水文***水资源主要依靠地下水。
灌溉水源以取地下水为主,自然降水为补充,居民及牲畜用水使用地下水,水质良好,水资源丰富。
2.1.2.4土壤分布***内土壤成土母质为古河流冲积物,经人为耕种熟化条件下形成耕种旱地,土壤类型主要为砂姜黑土,生产性能为:(1)适耕期短,仅为3-4天,有机质含量为0.9—1.5%,全氮为0.06—0.08%,速效氮25—40ppm,速效磷5—8ppm,速效钾100—280ppm,但潜在肥力大。
(2)易旱土壤的孔隙度小,剖面中砂姜层和黑土层直接影响着毛管水上下运行,土壤渗透性和释水性弱,地下水不能上升到地表补给耕作层水分,常因降雨的季节性分配不均,干旱季节土壤蒸发量大于降雨量,造成土壤水分亏缺,引起干旱。
(3)易涝。
因地势低洼,夏秋季降雨集中,地面积水,造成哑巴涝灾。
应当重视排水,降低土壤地下水位。
从***的土地资源现状及特点分析,项目区的土地整理价值较大,投资少,见效快,利用范围广,经过开发整理后,可极大提高土地利用率。
2.1.2 项目所在县的自然资源条件***矿产资源特别是非金属矿产品种多,质量好。
目前,境内已发现的矿种有金、铜、铅、锌、岩盐、石膏、石英岩、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花岗岩、麦饭石等23个品种,其中:岩盐储量为17.5亿吨,氯化钠含量最高达99.2%;石膏储量2.3亿吨,为全省所独有;大理石荒料储量277万立方米,是皖东地区大矿之一,主要品种有虎皮、条带、龙云、彩云、鱼子玉、黑皖螺、方山玉、青石玉、豆沙玉等九种;石英岩矿储量2620万吨,含氧化硅品位95-99%,矿石硬度7-8级;石灰石储量3亿吨,含氧化钙45~51%,氧化镁1~3%;方解石矿储量100万吨以上,含碳酸钙95%以上;白云岩矿储量189万吨;还有页岩、陶土、玄武岩、膨润土、麦饭石等。
2.1.3 项目所在县的社会经济情况***国土面积2998平方公里,耕地246.9万亩,人口93.8万,辖22个乡镇,253个行政村。
地区生产总值114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关口,增长24.4%;固定资产投资94亿元,增长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增长19%;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6204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7400元,增长15%。
2.1.4 项目所在县的土地利用情况全县农用地面积为237939.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9.35%。
建设用地总面积为47482.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85%。
未利用地总面积为14394.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0%。
2.2项目提出的缘由贯彻落实国土资发〔2012〕63号文和《***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皖国土资发〔2012〕180号)要求,根据已制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年度实施方案,统筹安排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和具体建设项目。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生活水平改善的一项有力举措,能大力改善区域环境状况、耕作条件和农业生产环境需要。
具体来说:(1)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需求量增大,耕地在不断减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难以保持,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通过规模化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可以促进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实现,确保粮食安全,社会稳定。
(2)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可以有效的协调处理“既要保护耕地”与“又要保障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做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能更好地利用先进农业科技,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建成集高效农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和集约化农业为一体的高标准农田,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
2.3编制依据2.3.1有关法律、法规(1)《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6)《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7)《***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3.2相关政策(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3)《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4)《关于积极稳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通知》(皖国土资【2009】86号)(5)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源发〈2008〉138号)(6)《关于编制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37号)(7)《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8)《***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管理办法》(皖国土资【2009】155号)(9)《关于抓紧开展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皖土整办【2010】2号)(10)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办法》的通知(皖国土资【2008】118号)(11)关于印发《***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皖国土资【2009】155号)(12)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审查办法》的通知(皖国土资【2008】119号)(13)《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14)《***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皖国土资发〔2012〕180号)(15)《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196号)(16)《***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2]1328号)2.3.3技术标准(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05年7月)(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7)《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9)《***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10)《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11)《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T1005-2003)2.3.4相关规划与基础资料(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整地兴农”工程规划》(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4)《***基本农田保护规划》(2006-2020年);(5)《***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2020年)(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7)其他相关规划与计划(8)区域国民经济统计资料(9)其他相关资料与图件3项目区概况3.1自然条件3.1.1地形地貌项目区地势大致是北高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