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李存审出生贫寒没有地位,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柄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在这中间经历的九死一生的险事不止一件,剖开肉骨从中取出箭头的情况一百多次了。
”于是,把所取出的箭头给孩子们,吩咐他们珍藏起来,说:“你们这些人都出生在富贵之家,应当知道你们的父亲是这样起家的。
”他的子孙都答应了。
出:出身破:剖镞:金属箭头尔曹:你们膏粱:膏,肉;梁,精米。
泛指富贵人家寒微:家庭贫穷,地位低微极:达到出:经历。
去:离开。
乡里:此指家乡。
诺:答应。
120.过去有一位老农耕地,遇见一条受了伤的蛇躺在那里。
另有一条蛇,衔来一棵草放在伤蛇的伤口上。
经过一天的时间,伤蛇跑了。
老农拾取那棵草其余的叶子给人治疮,全都灵验。
本来不知道这种草的名字,就用“蛇衔草”当草名了。
《抱朴子》说:“蛇衔草能把已经断了的手指接起来,接得和原先一样。
”说的就是这回事。
1.著(zhuo)第二音:放 2.《抱朴子》:晋人葛洪著。
(120)121.从前有个厨师,很是迂腐。
他在集市上买了鸡和肉回来,放在厨房中。
恰好这时有朋友来访,于是就进屋和朋友交谈。
朋友告辞离去,厨师看见猫、狗正在偷吃鸡、肉。
厨师立刻说:“你们怎么这样不仁义?我有亏待过你们吗?”猫、狗好像没有听见的样子,越吃越凶了。
厨师又说:“我一向为人忠厚,待你们一向很好,现在你们想欺负我吗?”过了一会儿,满地都是吃剩的骨头,一片狼藉,猫、狗摇摆着尾巴都跑了。
有人说:“这个厨师迂腐啊!那是猫、狗,怎么能当作人来对待呢,应该责备自己才对。
” 庖(páo)夫:厨师。
造访:登家门。
损:亏待。
向:一向。
移时:不多时。
掉:摆动。
亟(ji,第四声):立刻,马上。
造:前来。
(121)122.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院读书时,每天做一锅粥,经过一晚上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和着一些腌菜吃。
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那个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他的父亲(范仲淹的事),他父亲就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
但范仲淹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
留守的儿子(对范仲淹)说:“家父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的,可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好意,只是因为我吃粥吃久了,心里安定,你如今要我享用如此丰盛的饭菜,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会平心静气地再吃下这些粥呢?”1)啖:吃 2)遗(wèi):馈赠,赠送 3)遽(jù):一下子,立刻4)南都书舍:即南都书院5)齑:腌菜 6)留守:官职名称 7)败:坏,腐烂 8)大人,指自己的父亲 9)釜:锅子10)画:划 11)遗:送 12)盖:因为 13)以:把 14)悉:全,都 15)既而:不久 16)后日:以后 17):岂·····乎:难道······吗? 18)闻:听说 19)何:为什么 20)置:放21)留守:官职名称123.以前有一只在山上当王的狮子,一天在深山中抓到了一只豺狼,准备吃掉它。
豺狼说:“我将为大王你每月送来两只鹿来赎回我的小命。
”狮子王很高兴。
豺狼按照约定时间每月给狮子王送去了鹿,自己也靠捕获狐狸、兔子等维生。
一年之后,鹿都被吃光了,豺狼没有什么可以送给狮子了。
一天狮子遇到豺狼,说:“你杀了太多生命了!今天轮到你了。
你还是好好考虑这事儿吧!” 豺狼无言以对,于是被狮子吃掉了。
1、其:作语气副词用,相当于“还是”2、曩:以前124古时候有个学习书法的人,自以为学成了,告别师父离去。
师父说:“我有一箱东西,不想送给其他人,希望安放在某山下面。
”那个人接受了,乘机由于东西上的封条封得不是很牢,于是就打开来看,箱子中都是些磨出洞的砚台,有几十枚,才知道是师父过去一直用的。
顿时觉得十分惭愧,于是返回继续学习,直到精通了他的技艺。
箧:竹箱封题:封条与封条上的字去:离开置:放受:接受启:开启,打开视:查看穴:凹陷,眼,孔,低洼至:直到夙:一直125一个农民,种了好几亩西瓜,正好丰收,就挑出来卖。
在牌子上写:“此瓜出售。
”一个秀才走过来,说:“‘此’字可以去掉,只留‘瓜出售’就可以了”。
农民以为这样是对的(就这样做了)。
接着,又一个秀才看见了这块牌子,说:“大家都看得见这是西瓜,‘瓜’可以去掉?”农民就去掉了'“瓜”字。
没多久,又一个秀才过来说:“瓜放在市场上,不是卖出干什么?‘售’字是多余的。
”农民很惊讶,(于是就去掉)了。
正好旁边有一位老人,说:“虽然字都可以去掉,但是必须写上价格。
”植:种担:挑宜:应该但:只然:认同赘:累赘愕:惊讶然:的样子俄顷:一会儿适:恰好126王安期任东海郡守时,天下混乱,命令:夜晚不能私自出行。
差役抓了一个夜晚出行的人。
王安期问:“你从哪里来呀?”回答说:“从老师那里听课回来,没发觉天黑了。
”差役问:“要鞭打吗?”王安期说:“鞭打书生而树立威信,恐怕不是达到社会太平的根本办法。
”放了他,并命令差役把这个人送回家了。
1、系:抓2、云:说3、致:达到4、释:释放127野兽之中有(一种)叫猱,小而善于爬树,爪子锋利。
老虎的脑袋痒,就让猱不停地挠,(挠)出了窟窿,老虎非常舒服,不觉得(脑袋挠破了)。
猱慢慢地取它的脑浆吃,剩下残余的用来献给老虎说:“我偶然得到些美食,不敢私自享用,用来献给您。
”老虎说:“忠心的是猱啊!爱我而忘了自己的口腹之欲。
”吃完了,还没有察觉。
久了老虎的脑袋空了,疼痛发作,寻找猱的踪迹。
猱却已经跑到高树上了。
老虎蹦跳大叫,便死了。
1、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2、善:善于,擅长。
3、缘:爬树4、殊快:很舒服。
殊:很,非常。
快:高兴、痛快5、啖:吃,(dàn)6、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
汰、扔掉。
余、剩下的7、腥:荤腥,即美味之意。
8、左右:对人不直称其名,只称他的左右,表示尊敬。
9、口腹:指饮食。
10、踪:追寻 11、走避高木:逃避到高高的树上去了。
走,跑。
避:躲避。
12、跳踉(liáng):跳跃。
13、使:让 14、迹:寻找。
128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
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
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
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孟子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之人。
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①既:已经。
②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
这里指织布。
③以:用。
④子:古代指你。
⑤斯:这。
⑥是以:因此。
⑦则:就。
⑧旦:早晨。
⑨夕:泛指晚上。
⑩道:法则、方法。
129何梅谷是鄱阳人。
他的妻子将要老死了,喜欢念经,从早到晚,一定要嘴里念“观音菩萨”上千遍。
何梅谷凭儒学在当时出了名,(他想)阻止他的妻子做佛事,可是妻子不听从;不阻止,他又怕给当时的读书人留下笑柄,(这样使得他)进退两难。
一天,他三番五次地喊他妻子的名字,一直到晚上也喊个不停。
妻子生气地说:“为什么这么吵闹呢?”何梅谷慢慢地回答说:“(我)才喊了你半天,你就对我生气,观音菩萨一天被你喊上千遍,怎么能不对你生气呢?”妻子顿时明白了,于是停止(做佛事)。
(1)鄱阳: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
(2)士人:读书人。
(3)垂:临近。
这里有“将”的意思。
(4)夕:黄昏。
(5)之:代词,指何梅谷之妻每天念的“观音菩萨”这件事。
(6)贻:留下。
130从前有个愚蠢的人,经常在门外悬挂鞋子作为标志.一天他到外面去,到了中午,忽然下起了雨.他的妻子把鞋子收了进来.到了接近傍晚时分,愚蠢的人回到了家,他没有看见鞋子,惊讶地问:“我家搬迁了吗?”来回走动却不进去.他的妻子看见了他,问道:“这是你的家,为什么不进去呢?”愚蠢的人说:“没有鞋子,这就不是我的家.”妻子说:“你难道不认识我了吗?”愚蠢的人仔细观察了他的妻子,这才恍然大悟。
曩:从前县:悬挂志:标志履:鞋薄:临近,靠近薄暮:傍晚及:等到徙:搬迁审:仔细视:观察悟:恍然大悟131一只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蚌马上合上,夹住了鹬的嘴。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
”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会饿死你。
”鹬和蚌都不肯互相放弃,渔夫就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①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壳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的外壳。
②曝(pù):晒太阳。
③鹬: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
④箝(qián):夹住。
⑤喙(huì):鸟的嘴巴。
⑥渔者:捕鱼的人。
⑦禽:同“擒”,捉获。
132张僧繇在江苏南京市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没有点上眼珠。
(他)常常说:“(这龙的眼睛)点了马上就飞走了。
”人们认为(这)是荒唐的,他便只好给其中一只龙画上了眼珠。
立刻,在电闪雷鸣中,那只龙冲破墙壁,乘着云雾飞上了天。
没有画上眼睛的依然留在墙上。
每:常常。
须臾:一会儿。
破:击破。
以为:认为。
诞:虚妄,荒唐。
133李离是晋文公的狱官,他错误地听取了下级的汇报而判人死罪,把自己关押起来定了死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之分,处罚有轻重之分,下级官吏有错,不是你的过错!”李离说:“我担任的官职是长官,并不让位给下级官吏;享受俸禄多,不和下属平分利益,现在我错误地听从了下级汇报而判人死罪,却把罪转嫁到下级官吏身上,是没有听说过的。
”他推辞而不接受命令,晋文公说:“你如果自以为有罪,我也有罪吗?”李离说:“狱官遵守法纪,错误地判刑,应判自己的刑,错误地判人死罪,就应判自己死罪。
您因为我能审察不明显的和判定疑难案件,所以让我当狱官,现在我错误地听取下吏的汇报而判人死刑,罪责应当死。
”于是他仍不接受命令,用剑自杀而死。
134.韩信钻裤裆【原文】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裤下。
’于是信熟视之,俯出裤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译文】淮阴市上的一些无赖少年中,有一个想侮辱韩信,对韩信说:“你虽然身高体大,并喜欢佩带刀剑,但内心胆小得很呢!”他当众侮辱韩信说:“韩信,你要是不怕(能:禁得起、忍得住)死,就刺我;要是怕死,就从我的裤裆下爬过去。
”这时,韩信用眼睛盯了那人好久,然后趴下去,从那人的裤裆下爬了过去。
整个市上的人都笑他,认为他胆小。
后称能忍小辱而终成大器者为能受得起“胯下之辱”。
135.二鹊救友【原文】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