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细胞生物进化八
单细胞藻类 多细胞藻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生物遵循 从无到有、从低等到高等、从简 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
植物的进化
植 物界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过程。当 今地球上生长着约40多万种植物。它们不仅在 形态结构上不同,而在营养方式、生殖方式和 生活环境上也各不一样。现代科学和化石研究 表明,现存的这些植物大约经历了30多亿年的 漫长历程逐渐发生发展和进化而来的。地球上 最早出现的植物是细菌和蓝藻等原核生物,时 间大约距今35~33亿年前。以后经历了5个主 要发展阶段才发展到现在的状况。
中 华 微 网 虫
三 叶 虫
百 合
始 祖 鸟 化 石
始祖鸟化石复原图
辽 西 鸟 化 石
辽 西 鸟 复 原 图
辽 西 鸟 骨 骼
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扁形动物
单细胞生物
鸟类 爬行动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鱼类
线形动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腔肠动物
藻类植物
植物进化树
植物进化历程:
动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
多细胞的腔肠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扁形动物 节肢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进化树
无脊椎动物进化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简单的说,就是经历 从无壳到小壳,从小壳到大壳的过程
无壳无脊椎动物
淮南生物群:寒武纪晚期,8~7.5亿年,要 是蠕虫类,查尔生物类
裸子植物在受精阶段摆脱了外界水的 束缚,鼎盛于中生代。早期主要是苏铁 和本内苏铁植物;晚期在北半球主要是 银杏和松柏,在南半球是松柏。
被子植物阶段
第五个阶段为被子植物时代。它们是 从白垩纪迅速发展起来的植物类群,并取代了 裸子植物的优势地位。裸子植物木质部中的兼 有输水和支持功能的管胞,在被子植物中分化 为导管和纤维两种细胞,增强了输水和支持功 能。两层珠被、双受精及新型胚乳的出现增强 了胚的发育能力和后代对环境的适应性。经历 四个阶段:乔木阶段、灌木和草本阶段、杂交 阶段和多倍体阶段。
埃迪卡拉动物群
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埃迪卡拉南部山区的庞 德砂岩层中,5.6亿~6亿年,有腔肠动物 门、环节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15属, 25个种的低等动物。
有壳无脊椎动物
小壳体化石:梅树村动物群
大壳体化石:澄江动物群
脊椎动物进化
鸭嘴兽
最早的哺乳动物长得很奇特。 至今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鸭嘴兽 和猫一样身上长着毛,体温不 大恒定,变化在26-35℃之间, 长有乳腺但没有乳房,用乳汁 喂养幼儿;但它是和龟一样属 卵生动物。从以上特点可以看 出鸭嘴兽既有爬行动物的特征 (卵生、体温不恒定等),又有哺 乳动物的特点(披毛、有乳腺、 用乳汁哺养幼儿等),这说明鸭 嘴兽是哺乳动物中原始的类群, 同时也可看出哺乳动物的祖先 与爬行动物的亲缘关系。
藻类植物
第一个阶段称为菌藻植物时代。 即从35亿年前开始到4亿年前(志留 纪晚期)近30亿年的时间,地球上 的植物仅为原始的低等的菌类和藻 类。其中从35~15亿年始才出现了红藻、绿藻等真核藻类。
蕨类植物
第二阶段为蕨类植物时代。从4亿 年前由一些绿藻演化出原始陆生维管植 物,即裸蕨。它们虽无真根,也无叶子, 但体内已具维管组织,可以生活在陆地 上。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早、中期它们 经历了约3000万年的向陆地扩展的时间, 并开始朝着适应各种陆生环境的方向发 展分化,此时陆地上已初披绿装。
裸子植物时代
第四个阶段称为裸子植物时代。 从二叠纪至白垩纪早期,历时约1.4 亿年。许多蕨类植物由于不适应当 时环境的变化,大都相继绝灭,陆 生植被的主角则由裸子植物所取代。 最原始的裸子植物(原裸子植物) 也是由裸蕨类演化出来的。中生代 为裸子植物最繁盛的时期,故称中 生代为裸子植物时代。
原裸子植物:是从裸蕨植物演化而来的, 外形似 蕨类,尚未形成种子,仍以孢子 进行繁殖。但木质部有具缘纹孔的管胞 组织,即兼有 蕨类和裸子植物的特征。
此外,苔藓植物也是在泥盆纪时出现 的,但它们始终没能形成陆生植被的优势类 群,只是植物界进化中的1个侧支。第三个 阶段为蕨类植物时代。裸蕨植物在泥盆纪末 期已绝灭,代之而起的是由它们演化出来的 各种蕨类植物;至二叠纪约1.6亿年的时间, 它们成了当时陆生植被的主角。 许多高大 乔木状的蕨类植物很繁盛,如鳞木、芦木、 封印木等。 蕨类植物陆生但受精阶段离不 开有水的环境。早期以裸蕨为主;中期以石 松和楔叶植物为主;晚期以真蕨中的厚囊蕨 和种子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