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动手,开发学生智力
——读《劳动和智力发展》有感
济水东庄学校谭玉琴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劳动对于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
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学校生活的智力丰富性。
如果不能使双手成为智慧的高明的老师,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对知识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就会缺少一种强有力的情绪刺激。
”其实,我觉得这里说的“劳动”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各种“试验”或是“研究性学习”。
我们推行的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地方课程、活动课程自主、合作、探究性的研究性学习迄今为止在许多学校依然是有形而无内容的。
当前问题主要是在实践层面上,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多样课程、研究性学习?如何才能走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之路?其实,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口号,更重要的是行动。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所考虑绝不应仅仅是分数,如何让孩子们的学习走向开放、自主,走向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之路,这才是当前所有教师应当首先考虑的问题。
也许,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会不自觉的小看体力劳动。
但事实情况是:在所有的劳动里都充满着一种丰富的智力生活,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
在劳动中使孩子发现问题,去尝试自己的能力,从而去解决问题,这样以来在劳动中就开发了孩子的智力。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孩子多去参加课外小组活动,每个课外小组都是一个创造性劳动和完满的智力生活的中心。
我们在教学中,要多上活动课,使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劳动者,思考者,探索者,使他们在有趣的,令人鼓舞的创造活动中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
但活动的设计要带有研究的
性质,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如果没有了研究性,那么这些劳动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和令人厌烦。
因此,必须把这种研究的意图灌输给孩子们,才能燃起孩子们求知欲的火花。
所以,我认为学习和劳动的结合,就在于干活时思考和思考时干活,手脑并用,通过思维和劳动的结合,双手的精确动作在实现着精确的设想,而不是单纯的浪费现成的知识。
在劳动中是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解决问题,开发了孩子的智力。
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把握好方向,精心地去多设计一些活动,使孩子在劳动中变得更聪明。
我会在体会中去实现自己设想。
通过劳动开发学生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