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市产业结构分析

深圳市产业结构分析

深圳市产业结构分析林靖摘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判断。

深圳市产业结构从1979年37:20.5:42.5发展到2010年0.1:47.5:52.4,GDP 由1.96亿元增加到9510.91亿元。

深圳市深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并推动城市建设日益更新,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本文通过演进分析、偏离-份额分析、合理化分析三种方法对深圳市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深圳;产业结构;分析Abstract: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is the them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s also the value judg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Shenzhen developed from 37:20.5:42.5 in 1979 to 0.1:47.5:52.4 in 2010, the GDP added from RMB196 million to RMB951091 million. Leapfrogging Development of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ed the upgrading of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rban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urban society economic developed。

This paper will analyse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methods of Evolution analysis,SSM and Rationalization analysis and then mak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above results.Key words: Shenzh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alysis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故此,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关系着经济结构,而且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总体水平。

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经济水平列入全国一线城市,深圳市居民平均生活水平高于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同时带动内地诸多城市的发展。

这些成就的取得均离不开深圳市产业结构的发展。

据此,本文从多角度对深圳市产业结构进行分析。

一、深圳市经济发展概况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设立的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从中国南海之滨的小镇,到一座与香港合作打造世界级大都会的现代化城市,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彩缩影。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特区的建立,深圳拉开的经济起飞的序幕。

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9510.91亿元,占全国的2.39%,比1979年增长了4843倍,2010年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四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

2010年,深圳市实行“特区一体化”,为深圳市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创造了条件。

2010年,深圳市产业结构实现0.1:47.5:52.4。

深圳市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二、深圳市产业结构演进分析1、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深圳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演进是一个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吸收以及主导产业经济部门以此更替的过程。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初期,以接受香港制造业的转移为契机,大力发展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与之配套的商贸服务业,完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型。

1995年,抓住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经过10年的努力,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

2005年起,深圳以“十一五”规划为蓝图,着力优化产业机构,继续发展高薪技术产业,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文化产业。

近年来,又精心培育了新能源、生物、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阶段,深圳正处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

纵观30年来深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经历了蛙跳式的演进,高新技术迅速崛起,持续增强经济与技术的结合,使传统产业逐步升级或转移,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的经济形态不断产生,有效推动经济建设由数量型、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方式向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化经营转变,走技术先进和内涵发展的道路,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并推动城市建设日益更新,促进城市社会构建不断发展。

深圳市产业结构演进过程见下图图1:深圳市产业结构演进轨迹(1979-2010)2、配第克拉克定律配弟-克拉克定理:劳动力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变动,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由此而导致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关系密切。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逐渐增大。

图2:产业结构演进模式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进入高级阶段。

三、深圳市产业结构SSM 分析1、SSM 简介偏离—份额分析法(SSM 方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刻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Ni ,结构偏离分量Pi 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i ,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2、利用SSM分析深圳市产业结构本文选取全国为大的区域,为其参照系,选取1999-2004和2004-2009两个时间段来纵向比较,查得数据见下表1。

表1:深圳市与全国1999、2004、2009年产业结构对照数据来源:2010年全国统计年鉴及2010年深圳市统计年鉴通过以上表1数据,利用SSM方法计算得到(其中N1,P1,D1,PD1,G1分别代表第一时间段(1999-2004年)深圳市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部门优势(P1与D1之和),总的经济增量(N1、P1与D1之和), L1为第一时间段深圳市对全国的相对增长率,W1为深圳市第一时间段结构效果指数,u1为深圳市第一时间段竞争效果指数。

N2,P2,D2,PD2,G2分别代表第二时间段(2004-2009年)深圳市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部门优势(P2与D2之和),总的经济增量(N2、P2与D2之和), L2为第二时间段深圳市对全国的相对增长率,W2为深圳市第二时间段结构效果指数,u2为深圳市第二时间段竞争效果指数。

):L1=1.33,W1=1.04,u1=1.28L2=0.9,W2=1.04,u2=0.87表2:以全国为参照系的深圳市市产业结构Shift-share 分析表四、深圳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1、利用结构偏离度对深圳市产业结构合理化衡量n n i=1i=1Yi i i =|1||1|Y i Y L Y E L L L−=−∑∑E 表示结构偏离度,Y 表示产值,L 表示就业,i 表示产业,n 表示产业部门数根据深圳市2010年统计年鉴查得数据,计算得到E=0.292、利用泰尔指数(泰尔熵)分析深圳市产业结构 ni=1i i i ()ln()Y TL Y =∑Y L Y L Y 表示产值,L 表示就业,i 表示产业,n 表示产业部门数。

T L ≠0,表明产业结构偏离了均衡状态,产业结构不合理。

根据深圳市2010年统计年鉴查得2009年数据,计算得到TL=0.013、合理的产业结构的标准一般,合理的产业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第一,能满足有效需求,并与需求结构相适应。

第二,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效益。

第三,资源配置合理并得到有效利用,出现资源供给不足或过量时,能通过进出口贸易进行补充调节。

第四,各产业间能相互补充配套、协调发展。

第五,能吸收先进技术,有利于技术进步。

第六,在保证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吸收较多的就业人数。

第七,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

五、深圳市产业结构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自经济特区成立以来虽然深圳市经济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产业结构进入高级阶段,依据泰尔指数可以看出深圳市产业结构依然存在不合理之处。

结合深圳市实体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总结出深圳市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需要改善之处:第一,正确处理好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第二,正确处理好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均衡。

第三,正确处理好产业链缺失环节与关键缺失环节和高端环节的关系。

第四,正确处理好继续发展现有产业与培育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

第五,正确处理好消费结构升级与产品升级、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

针对理论分析与实际相结合,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首先,要优化资源配置:在政府产业激励与制约的政策指导下,要建立以企业为资源利用主体、市场为连接平台、价格为交易杠杆的资源配置模式,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性保障。

从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政府对资源优化配置的指导性政策,培育市场主体增强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三个方面着手。

其次,统筹协调产业布局:第一、优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二,深化发展传统优势产业。

第三、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

第四、适度发展重工业产业。

第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最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应当鼓励原创性创新,抓好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进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创新支撑服务体系。

这些方面发展好了,深圳市产业结构才能实现更好的优化和升级。

参考文献:1.于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05.2.杨瑞芳.深圳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特区经济.2008-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