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道防腐保温方案

管道防腐保温方案

技15-01洛阳分公司芳烃异构化进料换热器改造管道除锈、防腐、保温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洛阳隆惠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五年九月一、编制说明芳烃异构化单元进料换热器是异构化装置中一台重要的节能设备,目前进料换热器是单管立式换热器,存在换热深度偏低,热回收不充分,能耗高等问题,本次改造,将异构化换热器更换为高效能缠绕式换热器,提高换热效率,减少燃料消耗,节能效果明显。

本方案适用于技15-01洛阳分公司芳烃异构化进料换热器工艺管道防腐保温施工。

本工程建设单位为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设计单位和总承包单位为洛阳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洛阳石化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为洛阳隆惠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二、编制依据1.工程合同;2.SH3606-2011《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技术规程》;3.SH3548-2011T《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GB50126-2008《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5.洛阳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图纸2A0895。

三、涂料防腐蚀工程1.主要工作量:卷制钢管Φ559×14/Q245R 6m卷制钢管Φ610×10/Q245R 15m卷制钢管Φ610×10/15CrMoR 24m无缝钢管Φ168×7/20# 10m无缝钢管Φ114×6/20# 5m以上材料在预制前进行喷砂除锈,刷无机富锌底漆,使干膜厚度≥60μm,现场安装完成后全部用硅酸铝纤维管壳做保温,并用δ0.5mm厚镀锌铁皮保护。

2.一般规定2.1.防腐蚀结构,各层的种类,漆膜变数,各层干膜厚度及漆膜总厚度应符合设计文件,项目中涉及为保温管道,设计要求采用无机富锌底漆1遍,干膜厚度≥60μm。

2.2.施工前,应有经审批后的施工技术文件,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3.涂料防腐蚀施工机具应安全可靠,并满足涂装工艺要求。

2.4.施工环境应通风良好,并应符合产品涂装要求。

遇雨、强风天气应停止防腐层的露天施工。

2.5.防腐蚀涂料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质量检验报告和产品技术文件,不应使用超过存放期限的涂料。

2.6.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应及时进行工序检查,隐蔽工程未经验收不得进行后续作业。

3.表面处理3.1.管道除锈等级为Sa2.5级:非常彻底的喷射除锈。

管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3.2.管材表面除锈等级的评定,应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不借助于放大镜等器具,以正常视力直接进行观察。

4.涂层施工4.1.管材表面处理后,宜在4h内涂底漆,当发现返修或污染时,应重新进行表面处理。

4.2.涂底漆前应对标识、焊缝坡口等特殊部位加以保护。

5.滚涂法施工5.1.滚涂前涂料应倒入有滚涂板的容器中,将滚子的一半浸入涂料,然后提起,在滚涂板上来回滚几次,使滚子全部均匀地浸透涂料,并把多余的涂料滚压掉。

5.2.把滚子按W型轻轻地滚动,将涂料大致地涂布于管材表面上,接着把滚子作上下密集滚动,将涂料均匀地分布开,最后使滚子按一定的方向滚动,滚平并修饰表面。

5.3.在滚动时,初始用力要轻,以防流淌,随后逐渐用力,致使涂层均匀。

6.涂层质量检查7.成品保护7.1.防腐蚀后的管段堆放、装卸、运输等应采取防腐层不受损伤的防护措施,管段应分类整齐堆放,底部用支垫垫起,并高出地面,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

7.2.搬移管段时,应采用专用吊具。

宜使用宽幅尼龙带等专用吊具,防止损伤防腐层。

8.无机富锌涂料配制与涂装8.1.涂料应根据产品技术文件按比例调制,调制后的涂料宜在8h内用完。

8.2.被涂管材表面经抛丸除锈至Sa2.5级,表面粗糙度Rz达到40μm~70μm。

8.3.涂装环境相对湿度宜大于等于50%以上,低湿度条件下可以在漆膜表面洒水加速固化。

9.安全防护9.1.涂料应在专用仓库内贮存,并符合下列要求:a)库房内应通风良好;b)应配置消防器材c)库房内不得住人;d)用电设施应满足相应的防爆等级要求。

9.2.涂料防腐蚀施工作业场地不得有明火或电火花作业,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

四、绝热工程1.材料1.1.绝热层材料应有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标。

当用于保温层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其平均温度小于或等于623K(350℃)时,导热系数值不得大于0.10W/(m.K)。

1.2.用于保温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硬质绝热制品密度不得大于220kg/m3,半硬质绝热制品密度不得大于200kg/m3,软质绝热制品密度不得大于150 kg/m3。

1.3.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技术参数及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1.4.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化学性能应稳定,对金属不得有腐蚀作用。

1.5.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必须具有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其规格、性能等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规定。

1.6.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到达现场后应对产品的外观、几何尺寸进行抽样检查。

1.7.硬质绝热制品在装卸时不得抛掷,在运输过程中应减少振动。

1.8.绝热材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棚库内。

1.9.软质及半硬质材料堆放高度不应超过2m。

2.施工的准备和要求2.1.绝热工程施工前应对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质检资料进行检查。

2.2.绝热工程施工人员应配置完善的劳动保护用品。

2.3.绝热层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a)管道的支吊架、仪表接管部件等均已安装完毕。

b)绝热管道表面的油污、铁锈已清除干净。

c)对管道的安装及焊接、防腐等工序已办妥中间工序交接手续。

3.绝热层的施工3.1.绝热层施工时,同层应错缝。

3.2.水平管道的纵向接缝位置,不得布置在管道垂直中心线45°范围内。

3.3.绝热层采用镀锌铁丝捆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根据绝热层的材质和绝热后管径的大小需用镀锌铁丝。

b)捆扎间距:对硬质绝热制品不应大于400mm;对半硬质绝热制品不应大于300mm,对软质绝热制品宜为200mm。

c)每块绝热制品上的捆扎件不得少于两道。

d)垂直管道的绝热层采用硬质、半硬质绝热制品施工时,应从支撑件开始,自下而上拼接,保温应采用镀锌铁丝进行环向捆扎。

e)当弯头部位的绝热层无成型制品时,应将只管壳加工成多节弯形敷设。

4.保护层的施工4.1.金属保护层材料采用镀锌薄钢板。

4.2.直管段金属护壳外圆周长的下料,应比绝热层外圆周长加30~50mm。

护壳环向及纵向搭接一边应压出凸筋,环向搭接尺寸不得少于50mm,纵向搭接尺寸不得少于30mm。

4.3.管道弯头部位金属护壳环向与纵向接缝护壳接缝的下料裕量,应根据接缝形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绝热层外径小于200mm的弯头,金属保护层可做成直角弯头。

b)绝热层外径大于或等于200mm的弯头,金属保护层应做成分节弯头。

c)弯头保护层安装,其纵向接口应采用钉口形式,环向接口可采用咬接形式。

纵向接头固定时,每节分片上固定螺钉不宜少于2个,并应顺水搭接,搭接宽度宜为30~50mm。

4.4.弯头与直管段上金属护壳的搭接尺寸,中、底温管道应为50~70mm,搭接部位不得固定。

4.5.水平管道金属保护层的环向接缝应沿管道坡向,搭向低处,其纵向接缝宜布置在水平中心线下方的15°~45°处,并应缝口朝下。

4.6.管道金属保护层的纵向接缝,可采用自攻螺丝固定,间距宜为150~200mm,间距应均匀一致。

4.7.垂直管道保护层的敷设,应由下而上进行施工,接缝应上搭下。

5.安全技术5.1.绝热工程的施工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工作服、工作鞋、防护镜等防护用品。

5.2.绝热工程安装高度超过2m时,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安全带无处悬挂时,应设置安全绳。

5.3.拧紧捆绑铁丝时,不得用力过猛,并应将铁丝头嵌入绝热层内。

5.4.绝热施工的电动设备及工器具,应设专人进行管理,并应由电气专业人员进行电动机械的电源接设;电动机械的布置应有防雨设施;电动机械应配备漏电保护设施,并应有防触电的措施。

5.5.施工完毕后,应防止施工成果的二次污染。

五、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以项目部经理为质保工程师的质量保证体系,充分发挥质保体系人员的作用,确保正常运转。

2.贯彻“质量至上”的思想,强化精品意识,严格按施工图纸、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施工,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做好“三检一评”的工作。

3.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弄清设计意图,搞好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措施,做好交底工作。

4.施工过程中严把“五关”,即原材料验收关、施工程序关、操作规程关、隐蔽工程关和质量验收关。

5.加强质量检查,严格执行质量奖罚制度,建立巡检制度,定期组织联检和质量评比,狠刹质量通病。

6.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QC活动,攻克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难关,全面提高施工质量。

7.工程标识和可溯性管理,工程产品的防护要严格按GB/T19002及我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所规定的要求控制。

8.对质量控制要点,及时通知甲方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现场确认。

对建设方的检查意见及指导精神要尽快落实到实处。

9.工程安装过程中,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工艺、作业指导书进行,接受质检部门及第三方的监督检查。

10.施工班组应做好各种标识和各项施工记录,以确保其可追溯性。

11.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施工员应及时向项目质量工程师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厂长、经理)报告,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重大问题向项目经理汇报。

12.施工中严格执行施工图技术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督促施工班组做好质量自检记录,随时抽查工程质量。

13.材料到货后,应核对材料规格、数量、标记,与材质证是否相符,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外观检查和实际尺寸测量,对需复验的材质要及时进行复验。

对验收合格的材料要及时做好材料标识。

14.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施工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参加进行工程中间交接。

15.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施工员应按规定整理竣工资料,竣工资料整理完后交质量管理部检验员检验,合格后交技术科资料员装订。

16.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实施细则执行公司《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7.发生质量事故由质量管理部负责按公司《质量管理考核办法》规定进行处理。

18.工程质量控制点见下表备注:A级质量控制点:最重要的质量控制点,由建设单位、监理方、总承包方、施工方三方代表共同确认;B级质量控制点:重要的质量控制点,由监理方、总承包方、施工方共同确认;C级质量控制点:一般质量控制点,由总承包方、施工方质量检查人员检查。

19.总包单位组织机构20.分包单位组织机构21.分包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六、施工机具及劳动力计划1、施工机具一览表2、劳动力计划。

相关主题